國家基地:園區發展注重科學規劃,早在籌建之初,即委托中化國際咨詢公司就園區產業定位、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內容編制了總體規劃,并邀請原國家計委、經貿委、外經貿部、石化總局、中科院、江蘇省等有關領導及化工、環保、衛生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對發展規劃進行了科學論證,明確了我園重點發展方向。如今,常熟新材料產業園系江蘇省沿江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國家火炬計劃常熟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基地”的核心區,是全國唯一的以氟化學、氟材料為特色的開發區。
綠色基地:園區發展注重綠色文明,這里是全國首批17家推進“責任關懷”的試點單位之一,是江蘇省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擁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國家環保總局確定的國內最大的ODS(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品生產基地;擁有目前全球最大的CDM項目,經聯合國核準的溫室氣體年減排量相當于1400多萬噸二氧化碳。這些都為中國履行《蒙特利爾議定書》和《京都議定書》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園區已有6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驗收,12家企業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還有一批企業被列為創建循環經濟試點企業。
科創基地:園區發展注重科技創新,這里是江蘇省首批科技產業園,一批高新技術企業脫穎而出。7家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院士工作站共承擔各級各類科技計劃和產學研項目近百項。園區牽頭組建了氟化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與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了常熟產業技術創新中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