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 ||
文件號 | 蘇市監規〔2021〕1號 | 制發日期 | 2021-08-30 |
各設區市市場監管局,各有關單位:
《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管理辦法(試行)》已經2021年8月20日省市場監管局第18次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1年8月26日
(此件公開發布)
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表彰在標準化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營造全面推進實施標準化戰略的良好氛圍,調動標準化工作者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以標準創新助力高質量發展,根據《江蘇省標準監督管理辦法》、《江蘇省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是經省委、省政府批準設立的評比表彰項目,由省市場監管局主辦,獎項包括組織獎、項目獎和個人獎,每2年評選1次。
第三條 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的申報、推薦、評審和授獎工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不收取任何費用。
第二章 組織機構
第四條 省市場監管局負責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評選的組織工作,設立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領導小組。
第五條 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由省市場監管局負責人和相關處室主要負責人組成,主要職責是:
(一)審議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相關制度;
(二)指導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評選工作,審議評選工作方案和評選結果;
(三)決定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評選重大事項。
第六條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省市場監管局標準化管理處,主要職責是:
(一)制定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評選工作方案、申報通知、評分標準、評審規則等文件;
(二)開展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申報、形式審查和受理等工作;
(三)組建專業評審組,開展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的評選工作;
(四)公示評審結果和建議表彰名單,對異議情況進行受理、調查并提出處理意見;
(五)向領導小組報告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評選情況,提請審議擬表彰名單;
(六)承擔領導小組的日常事務。
第三章 表彰范圍和評審標準
第七條 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組織獎的表彰對象是:
(一)標準化研究機構、國家級或省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承擔單位、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建設單位等組織;
(二)省內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電信聯盟(ITU)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承擔單位或技術對口單位;
(三)省內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分技術委員會、省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秘書處承擔單位。
第八條 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項目獎的表彰對象為現行有效的標準,包括:
(一)項目負責人所在單位在江蘇省,發布2年以上的國際標準;
(二)省內單位為第一起草單位,實施2年以上的國家標準;
(三)實施2年以上的江蘇省地方標準;
(四)省內社會團體發布,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上自我聲明公開2年以上的團體標準;
(五)省內單位發布,在全國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自我聲明公開2年以上的企業標準。
第九條 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個人獎的表彰對象為省內公民,包括:基層標準化工作人員、國家級或省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承擔單位負責人、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建設單位負責人、標準主要起草人、標準化技術組織委員。
第十條 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組織獎不分等級,申報的單位應當同時滿足以下要求:
(一)遵守標準化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將標準化工作納入本組織機構的工作規劃、計劃,在國際、全國和江蘇省標準化工作中貢獻突出,有效促進相關行業、領域的發展;
(二)科學運用標準化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取得創新性成果;
(三)注重標準化人才培養,具有一支結構合理、穩步發展的標準化人才隊伍;
(四)在標準化科研、標準制修訂、標準推廣實施、標準化教育和國際標準化等某一方面或多方面取得重要創新性成果,貢獻突出。
第十一條 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項目獎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3個等級,各等級獎項評審標準如下:
(一)一等獎:標準所包含主要內容的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創新性突出,標準實施后取得重大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對促進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作用;
(二)二等獎:標準所包含主要內容的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創新性明顯,標準實施后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對促進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顯著作用;
(三)三等獎:標準所包含主要內容的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創新性比較明顯,標準實施后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對促進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較大作用。
第十二條 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項目獎、組織獎申報單位須近5年未發生重大違法違規違紀行為,未發生重大質量安全、環境污染、安全生產、公共衛生等事故,未引起重大群體性事件。
第十三條 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個人獎不分等級,申報的人員應當滿足以下要求:
(一)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守法律法規和標準化規章制度;
(二)熱愛標準化事業,有較強的標準化工作素養,在標準化理論研究、標準研制、標準推廣實施、國際標準化等某一方面或多個方面做出突出貢獻,取得公認的業績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三)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恪守職業道德規范,作風正派,品行端正,清正廉潔,5年內無違法、違規、違紀行為。
第四章 申報、推薦和受理
第十四條 每屆評選表彰工作開展前,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制定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評選表彰工作方案,報省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審核后,省市場監管局制定發布開展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評選活動通知。
第十五條 省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設區市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按照通知要求,發動并推薦有關單位和個人申報。
推薦單位在擇優遴選基礎上,按通知要求提交各獎項申報材料。申報材料應當完整、真實。
第十六條 申報單位、推薦單位應當分別在本單位公示申報獎項信息,公示時間均不少于5個工作日。
第十七條 已獲得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標準項目獎和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項目獎的,同一項目不得再次參評。已獲得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組織獎和個人獎的,不得再次參評。
第十八條 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推薦材料進行形式審查,符合條件的應予受理。經審查不符合規定的申報材料,不予受理。
第十九條 省市場監管局在官方網站上公示通過形式審查的項目獎、組織獎及個人獎候選名單及相關信息,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
第五章 評 審
第二十條 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各獎項細化評分標準和評審工作規則。
第二十一條 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推薦和受理情況,確定專業評審組。
專業評審組對照本辦法對受理的材料進行評審,提出組織獎、項目獎和個人獎建議名單。
第二十二條 省市場監管局將初評結果反饋各推薦單位,由推薦單位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其中,對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按照管理權限征求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公安等部門的意見;對企業和企業負責人,征求公安、生態環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稅務、市場監管、應急管理等有關部門意見。
第二十三條 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建議名單報領導小組審核同意后,省市場監管局在官方網站上公示組織獎、項目獎和個人獎擬表彰名單,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
第二十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公示內容有異議的,可以在公示期內向領導小組提出,并提供書面異議材料以及必要的證明材料。
以單位名義提出異議的,應當加蓋本單位公章;個人提出異議的,應當在書面異議材料上簽署真實姓名并留下聯系方式。
第二十五條 涉及推薦材料真實性、參評條件以及項目獎的創新性、貢獻度等的異議,推薦單位應當協助調查核實,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將調查核實情況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必要時,領導小組辦公室可組織專家進行調查并提出處理意見。
第二十六條 領導小組辦公室應當及時將異議核實情況及處理意見反饋異議方和推薦單位。
第六章 批準和授獎
第二十七條 公示期無異議或者異議處理完畢的,領導小組辦公室提請領導小組審議表彰名單,由省市場監管局公布表彰名單,并頒發證書。
第二十八條 省市場監管局將評估結果報省創建達標評比表彰工作協調小組備案。
第二十九條 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授獎數量、授獎人數和授獎單位限定數額。每屆組織獎限額5個;項目獎限額30個,其中一等獎5個,二等獎10個,三等獎15個;個人獎限額5個。項目獎單項授獎單位不超過1個、授獎人數不超過3人。
上述獲獎數可少額或空缺。
第三十條 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重點向基層、一線的單位和個人傾斜。副廳(局)級或者相當于副廳(局)級以上的單位和干部以及縣級以上黨委、政府一般不參加評選。縣(處)、科級干部不超過評選總數的25%。
第七章 監督和管理
第三十一條 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評選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的推薦、評審和異議處理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可以向領導小組辦公室或相關紀檢監察部門檢舉。
第三十二條 參加評審的工作人員應當嚴格遵守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工作人員紀律守則。對違反紀律守則的,由省市場監管局將查實的不當行為通報其所在單位。
第三十三條 參評單位和個人提供虛假數據、材料,或以不正當手段影響評審的,取消其當屆和下兩屆參評資格,同時將其行為通報所屬主管部門或單位。
第八章 附 則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自2021年8月26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