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 ||
文件號 | 安委辦〔2021〕4號 | 制發日期 | 2021-03-23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委員會,國務院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推動生產安全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有效落實,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研究制定了《生產安全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評估辦法》。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
2021年3月3日
生產安全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評估辦法
第一條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發揮事故調查處理對加強和改進安全生產工作的促進作用,督促生產安全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有效落實,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報告提出的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的評估工作適用本辦法。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事故結案后10個月至1年內,負責事故調查的地方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要組織開展評估,具體工作可以由相應安全生產委員會或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實施。
第四條 評估工作組原則上由參加事故調查的部門組成,可以邀請相應紀檢監察機關按照職責同步開展工作。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聘請相關專業技術服務機構或專家參加。
評估工作跨行政區域的,相關地方應當積極配合并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
第五條 評估工作組依據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報告,逐項對照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議,重點評估以下內容:
(一)事故發生單位、相關企業和有關政府、部門落實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采取的具體舉措以及工作成效;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情況;
(二)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行政處罰建議等落實情況。
紀檢監察機關參加評估工作的,對有關部門處理意見和有關公職人員責任追究落實情況進行評估。
第六條 現場評估工作方式:
(一)資料審查。對照事故調查報告和結案通知要求,對事故涉及的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提交的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報告進行核查;
(二)座談問詢。了解事故涉及的有關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和單位整改工作開展情況;
(三)查閱文件。對事故整改涉及的有關會議紀要、文件資料、相關文書、財務憑證、人事檔案等進行核實;
(四)走訪核查。赴責任人員單位或羈押場所核查有關情況,赴相關地區和單位、涉事企業、同類企業實地檢查整改落實情況。
第七條 評估工作組對現場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和違法違規問題,應當及時反饋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并提出整改落實建議。
第八條 現場評估工作結束后,評估工作組要形成評估報告。評估報告主要內容應當包括評估工作過程、總體評估意見、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評估發現的主要問題和相關工作建議等,并附問題清單、工作建議清單以及經驗做法清單。評估報告起草過程中,應當充分聽取參加評估工作組的有關部門意見。
第九條 評估工作組按程序向組織開展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評估工作的地方政府或國務院有關部門提交評估報告。
第十條 組織評估工作的地方政府應當依據評估報告,向有關地區和部門反饋評估情況,并將評估報告報送上一級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備案。評估工作由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開展的,評估報告要抄報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
特別重大事故的評估報告,由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報送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并向相關省級安全生產委員會反饋。
第十一條 組織評估工作的地方政府或國務院有關部門對發現問題的處理:
(一)發現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未落實、落實不到位或存在其他問題的,應當向相關地方政府和部門交辦整改工作任務并持續跟蹤、督促整改;
(二)對重大問題懸而不決、重大風險隱患久拖不改,涉嫌失職瀆職的,依法依規移交地方黨委政府和紀檢監察機關嚴肅追責問責;
(三)發現對有關公職人員處理意見不落實以及追究刑事責任工作明顯滯后的,向地方黨委和相應紀檢監察機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通報情況,商請督促落實。
第十二條 評估報告應當通過媒體或以政府信息公開方式及時向社會全文公開發布,接受社會監督。
第十三條 各省級安全生產委員會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省級以上事故調查牽頭部門可以根據本辦法制定相應細化規定。
第十四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