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國家化工生產力促進中心鈦白分中心獲悉,歐亞經濟聯盟內部市場保護司近日正式對外發布公告,建議對來自中國的二氧化鈦生產商/出口商征收為期五年的反傾銷稅。涉案產品為干量計二氧化鈦含量大于等于80%的顏料,涉及歐亞經濟聯盟稅號3206110000項下的產品,但不包括用于生產香料及化妝品、藥品和食品的二氧化鈦。
具體稅率如下:龍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佰利聯新材料有限公司、龍佰祿豐鈦業有限公司、龍佰四川鈦業有限公司以及龍佰襄陽鈦業有限公司的稅率為14.27%;山東道恩鈦業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中國生產商/出口商的稅率為16.25%。
國家化工生產力促進中心鈦白分中心副秘書長孫哲宇認為,歐亞經濟聯盟對華二氧化鈦產品實施反傾銷稅,對中國相關企業來說,雖然短期內可能會面臨出口成本增加、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市場競爭力下降等問題,但長期來看,影響相對有限。
孫哲宇建議鈦白粉企業一方面要加強合規性建設,調整好經營策略,努力開拓新市場。應確保產品定價和銷售策略符合國際貿易規則,通過內部審計和合規培訓降低違規風險,減少反傾銷調查的可能性。通過調整經營策略來應對市場變化,密切關注國際市場動態,制定更加靈活和多元化的市場策略。面對特定市場的貿易壁壘,還可以積極開拓其他市場,以分散風險 。
另一方面要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利用好資源優勢,推動產業升級換代。要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同時關注環保、節能技術,推動行業綠色轉型,提升鈦白粉在高級下游領域中的應用 。對于具有資源優勢的企業,可以通過提高原料自給率和產銷量來補價,從而受益 。
其次是要關注政策動態,加強行業合作,建立長期應對機制。要密切關注國際貿易政策的動態變化,以便及時調整市場策略。行業內的企業可以聯合起來,共同應對反傾銷調查,形成行業無損害抗辯 。同時應定期監控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調整市場策略,分散市場風險,增加對其他地區的出口,減少對歐盟市場的依賴,并加強內部合規管理,確保所有出口行為符合國際貿易法規的要求。
孫哲宇指出,反傾銷事件可能加速國內高成本中小鈦白粉企業的退出,提高產能集中度,有利于優勢龍頭企業。中國鈦白粉企業應積極采取措施應對反傾銷稅帶來的挑戰,同時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和國際話語權,通過提升競爭力和市場多元化來減輕影響,實現可持續發展。
顏鈦鈦行業分析師楊遜認為該事件對國內鈦白粉企業影響有限。一方面是國內出口到歐亞市場的鈦白粉數量不算大,單獨應訴的只有兩家生產商;另一方面是該地區國家對中國鈦白粉的還是有一定剛需和依賴性的,加稅實際是加重了該地區下游用戶的成本負擔。
楊遜指出,這是繼歐盟反傾銷事宜落地后,又一起針對中國鈦白粉產業的反傾銷事件,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全球對中國鈦白粉出口的“圍追堵截”,但還是要看具體國家的具體執行情況。其實該事件一定程度上是對該地區“落后”產能的保護,并不符合市場規律,長期來看中國鈦白粉必將突圍;也或將促進國內供應端從大面積向分散式出口方式轉變,來規避風險。
道恩鈦業公司總經理李建立介紹說,歐亞經濟聯盟發布對中國鈦白粉反傾銷終裁后,該公司及時進行了單獨應訴,但目前企業也沒有太多好的策略。只有進一步開展內部挖潛,通過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加大科技創新和新產品開發力度,走精細化、細分化產品之路,降本提質化解風險。但隨著鈦白粉產能的不斷增長,出口仍然是中國鈦白粉企業的一條必由之路,沒有退路,只有與狼共舞。
對于歐亞經濟聯盟對中國二氧化鈦反傾銷事件,涂多多產業大數據部鈦分析師齊宇認為,相比歐盟反傾銷影響范圍有限總體對于我國鈦白粉出口都存在阻礙性。但隨著中國鈦白粉行業的擴張,未來出口也必將作為其重要途徑,出口預計仍將維持增長趨勢。
歐亞經濟聯盟,成立于2015年,又稱歐亞經濟委員會,成員國包括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和亞美尼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