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 | ||
文件號 | 環辦科財函〔2024〕252號 | 制發日期 | 2024-07-10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部有關單位,各工程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全國性行業組織及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相關規定,充分發揮先進技術在大氣污染防治、噪聲與振動控制和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中的重要作用,我部向社會公開征集大氣污染防治、噪聲與振動控制及其減污降碳協同技術,編制《國家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2024年)》(以下簡稱《目錄》)。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重點領域
(一)大氣污染防治領域
1.鋼鐵、水泥、焦化等行業煙氣超低排放技術,玻璃、陶瓷等行業煙氣深度治理技術,燃煤電廠煙氣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技術,工業鍋爐煙氣綜合治理技術;
2.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技術;
3.船舶、礦山機械等移動源污染治理技術;
4.生活垃圾、危險廢物、生物質等焚燒煙氣凈化技術;
5.餐飲業油煙污染防治技術;
6.惡臭治理技術;
7.揚塵等無組織排放治理技術;
8.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技術。
(二)噪聲與振動控制領域
1.城市軌道交通和鐵路、公路交通等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
2.工業行業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
3.建筑施工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
4.電力生產行業與輸變電系統噪聲控制技術;
5.新型吸聲材料、阻尼材料、隔聲門窗等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
6.噪聲與振動預測等環境規劃設計技術。
二、推薦要求
(一)符合國家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規、政策和標準。
(二)污染防治或減污降碳效果明顯,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具有先進性。
(三)技術持有單位為依法注冊、經營的單位,技術知識產權清晰,不涉及產權糾紛。
(四)示范技術是指創新性強、技術指標先進、治理效果好,基本達到實際工程應用水平,具有工程示范價值和良好應用前景的技術。應至少有1個運行1年以上(即在2023年7月31日前已完成驗收)的成功應用案例。
(五)推廣技術是指經工程實踐證明技術成熟、治理效果穩定、經濟合理可行,尚未廣泛推廣應用的技術。應至少有3個運行1年以上(即在2023年7月31日前已完成驗收)的成功應用案例。
(六)全行業應用較為普及的技術、已納入《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的技術不再推薦。
三、報送方式
申報單位申報技術須經單位推薦,“國家污染防治技術申報表”(見附件1)的“推薦單位蓋章”處應加蓋推薦單位公章。推薦單位主要包括各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生態環境部各直屬單位、各生態環境部工程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全國性行業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
請推薦單位認真組織推薦符合條件的技術,并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核,各單位推薦技術原則上不超過5項。請申報單位填寫“國家污染防治技術申報表”(見附件1),按附件2、附件3要求編寫技術報告和《目錄》(初稿),并按附件4要求準備證明材料,將上述材料合訂膠裝成冊(按附件序號排序),報經推薦單位審核同意后,于2024年8月20日前寄送2冊至指定郵寄地址,同時將上述材料電子件(可編輯版,不超過50MB)發送至聯系人郵箱,郵件名稱格式為“2024+技術領域+技術名稱+申報單位名稱”。
四、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聯系人: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 劉元生
電話:(010)65645390
郵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二七劇場路6號207室
郵箱:liu.yuansheng@mee.gov.cn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
2024年7月10日
(此件社會公開)
抄送: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附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