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國家發展改革委 環資司 | ||
文件號 | 制發日期 | 2024-06-07 |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有關部門印發《鋼鐵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發改環資〔2024〕730號)、《煉油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發改環資〔2024〕731號)、《合成氨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發改環資〔2024〕732號)、《水泥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發改環資〔2024〕733號)。為便于各有關方面準確理解和把握政策內容,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接受采訪,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請介紹一下相關文件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答:節能降碳是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節能降碳,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一以貫之堅持節約優先方針,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地做好節能工作,用最小成本實現最大收益。鋼鐵、煉油、合成氨、水泥等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點行業。目前,粗鋼、煉油、合成氨、水泥等行業仍分別有約15%、15%、11%、16%的產能能效達不到基準水平,節能降碳潛力巨大。積極推進相關行業節能降碳,把好新上項目準入關口,實施存量項目節能降碳改造,推動用能設備更新,優化能源消費結構,能夠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對支撐全社會節能降碳具有重要意義。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落實《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國發〔2024〕12號)有關要求,進一步加大節能降碳工作力度,分領域分行業實施節能降碳專項行動,加快推進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深入挖掘節能降碳潛力,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分領域分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首批印發鋼鐵、煉油、合成氨、水泥行業4個文件。
問:相關文件提出了哪些主要目標?
答:錨定2025年和2030年兩個時間節點,提出了鋼鐵、煉油、合成氨、水泥行業節能降碳的主要目標。
到2025年底:在能效提升方面,鋼鐵行業高爐、轉爐工序單位產品能耗分別比2023年降低1%以上,電弧爐冶煉單位產品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噸鋼綜合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余熱余壓余能自發電率比2023年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煉油、合成氨行業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水泥熟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比2020年降低3.7%。2024—2025年,通過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鋼鐵、煉油、合成氨、水泥行業形成節能量約32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8400萬噸。在產業升級方面,繼續實施粗鋼產量調控,全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億噸以內,合理控制新增合成氨產能,水泥熟料產能控制在18億噸左右。鋼鐵、煉油、合成氨、水泥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均達到30%,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
到2030年底:鋼鐵、煉油、合成氨、水泥行業產能布局進一步優化,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進一步提高,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用能結構更加優化,節能降碳先進技術加快推廣應用,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問:相關文件部署了哪些重點任務?
答: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能源消費綠色低碳轉型、能源資源循環利用、數字化升級等方面部署了節能降碳重點任務。
一是優化產業布局。嚴格執行鋼鐵、煉油、水泥等行業產能置換政策。嚴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和環評審批,新建和改擴建項目須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和環保績效A級水平,主要用能設備能效須達到能效先進水平。
二是加快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聚焦相關行業主要工序、關鍵環節和重點設備,加大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力度,提升生產工藝流程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要進一步提高相關行業能耗、環保、質量、安全、技術等要求,逐步淘汰限制類工藝和裝備。
三是優化行業能源消費結構。鼓勵相關行業企業實施清潔低碳能源替代,加快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氫能、多元儲能等開發應用,有序推進用能電氣化改造。新建項目原則上不再新增自備燃煤機組,支持既有自備燃煤機組實施清潔能源替代。
四是加強余熱余能和資源循環利用。實施能量系統優化工程,加強相關行業余熱余能利用改造,有序開展余能自發電裝備更新,優化二次能源直接利用方式,減少能源轉化次數,推動資源高效循環利用。
五是推動產品綠色低碳轉型。支持企業加強綠色低碳產品設計研發和生產,鼓勵發展特種水泥、低碳水泥等產品,推動提升短流程電爐煉鋼比重。在保障產品質量前提下,鼓勵相關行業實施低碳原料替代。
六是提升數字化管理水平。完善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運行,支持企業建設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加強生產過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數據收集、分析和管理。推動數字技術與行業融合發展,搭建“工業互聯網+能效管理”應用場景,實現用能設備和生產工藝智能化控制,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問:相關文件提出了哪些政策保障措施?
答:圍繞激勵約束、資金支持、標準提升、技術推廣等方面,提出了推動相關行業節能降碳的政策保障措施。
一是強化激勵約束。以能效水平和環保績效為主要依據,對鋼鐵、煉油、合成氨、水泥等行業實施精細化管理。全面清理地方自行出臺的高耗能行業電價優惠政策。綜合考慮能耗、環保績效水平,完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
二是加大資金支持。發揮政府投資帶動放大效應,積極支持相關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落實好現行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積極發展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產品服務,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為相關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項目提供金融支持。
三是推進標準提升。加快制修訂相關行業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標準,建立健全碳排放技術規范體系,推動制定碳排放核算、低碳工藝技術等標準。鼓勵地方制定更加嚴格的節能標準,支持行業協會、企業、標準化機構等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修訂。
四是加快技術創新。依托科研機構、骨干企業和產業技術創新平臺等,加強相關行業節能降碳關鍵技術裝備攻關。強化科技創新成果綜合評價,將相關行業節能降碳先進技術裝備納入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問:如何推動文件各項任務有效落實?
答:相關文件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加快項目實施、嚴格監督管理、加強宣傳引導等4方面工作要求,為推動完成鋼鐵、煉油、合成氨、水泥等行業節能降碳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分領域分行業節能降碳目標任務落實落細。文件要求各地區結合實際細化工作措施,分解任務,壓實責任,切實抓好貫徹落實。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研究機構作用,加強對企業的服務指導。
二是加快項目實施。深入開展能效診斷,全面摸排相關行業企業能源消費量、能源消費結構、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主要裝置和用能設備能效水平,加強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項目儲備。按照成熟一批、支持一批的原則,壓茬推進項目建設,盡快形成實際節能降碳效果。
三是嚴格監督管理。加大節能監察和監督檢查力度,將節能審查制度執行情況和節能審查意見落實情況納入節能監察范圍,依法依規嚴肅處理違規新增產能、落后產能淘汰不力、節能降碳量造假等行為。
四是加強宣傳引導。依托全國生態日、全國節能宣傳周等重要平臺,加大相關行業節能降碳先進經驗宣傳力度。鼓勵相關行業國有企業、龍頭企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積極開展節能降碳自愿承諾和實踐,營造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