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 ||
文件號 | 制發日期 | 2024-04-17 |
近日,應急管理部發布了《淘汰落后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藝技術設備目錄(第二批)》,明確提出淘汰單端面機械密封離心泵和填料密封離心泵(液下泵除外),要求甲A類、極度危害、高度危害和操作溫度超過自燃點的危險化學品禁用,在役設備三年內更換完畢。
淘汰原因:密封性差易泄漏
常見的離心泵軸封類型有填料密封、單端面機械密封、雙端面機械密封、串聯式機械密封、干氣密封等多種密封型式。填料密封存在諸多缺點,如軸向預緊力的大小不好掌握,散熱、冷卻能力不夠,應力松弛現象嚴重,密封穩定性差,自動補償能力差,易出現偏擺或振動影響。
單端面機械密封則只有一對密封面,密封失效時,介質會直接泄漏到大氣中。當介質有毒、易燃、易爆以及對泄漏量有嚴格要求時,不宜使用。
總體來說,單端面機械密封以及填料密封相對來說可靠性低,易因為密封失效而發生泄漏,造成火災、爆炸、中毒事故。因此,輸送甲A類、極度危害、高度危害和操作溫度超過自燃點的危險化學品的單端面機械密封離心泵和填料密封離心泵被列入禁用范圍。
其中,甲A類危險化學品應按照《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標準(2018年版)》(GB 50160-2008)及《石油庫設計規范》(GB 50074-2014)等標準中相關規定予以明確,即在15℃時,蒸氣壓大于0.1兆帕的烴類液體及其他類似的液體。此外,對極度危害和高度危害危險化學品的確定,可依照《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GBZ/T 230-2010)中的規定,將毒物危害指數50≤THI<65的物質確定為高度危害(Ⅱ級)介質;將毒物危害指數THI≥65的物質確定為極度危害(Ⅰ級)介質。
替代設備:多種無泄漏泵可選擇
雙端面機械密封離心泵,串聯式機械密封、干氣密封離心泵或者磁力泵、屏蔽泵、隔膜泵等無泄漏泵可作為替代設備。
雙端面機械密封有兩道端面密封,密封腔內緩沖液(或氮氣)加壓,若一級密封失效,緩沖液從密封腔往輸送介質內泄漏,輸送介質不外漏,多用于易燃、易爆、有毒、含顆粒及潤滑性差的介質。串聯式機械密封由兩套及以上同向布置的單端面密封串聯組成,配備外供封液系統,密封腔內的緩沖液不加壓。內側密封相當于一個內置式單端面密封,密封腔內注滿來自封液罐的液體。外側密封可防止隔離液漏入大氣。干氣密封是使用氮氣作為緩沖介質的串聯機械密封,在密封腔內通入氮氣,保證主密封具有一定背壓,可極大延長主密封的使用壽命;主密封泄漏的工藝介質隨密封氣排入火炬,保證工藝介質不向大氣泄漏。
磁力泵由主葉輪、磁性聯軸器、驅動電機等組成,電動機驅動磁性聯軸器外轉子轉動,磁力穿透屏蔽套作用于內磁鋼,使其帶動葉輪旋轉,無軸封,液體由隔離套密封。屏蔽泵的葉輪和轉子固定在同一根軸上,定子磁場穿過殼體屏蔽套驅動轉子帶動葉輪旋轉。屏蔽泵、磁力泵、隔膜泵等無泄漏泵因獨特的結構設計,使得泵內輸送的物料與環境之間實現了徹底的物理隔絕,從根本上避免了傳統的離心泵因密封失效而導致泄漏發生的可能,安全水平更高。
改造建議:結合實際優選設備
此次應急管理部發文淘汰單端面機械密封離心泵和填料密封離心泵,并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企業生產過程中機封泄漏的問題。企業還應不斷追求技術進步,積極主動地應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裝備去提升裝置、設備的本質安全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企業應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最適用的替代設備。液化石油氣、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氫氰酸、氟化氫、液氯、液態光氣等易燃易爆、毒性介質應優先采用屏蔽泵或磁力泵等無泄漏泵。
對現有機泵的機械密封類型進行改造時,要充分考慮輸送介質性質、機械密封的材質、操作溫度、操作壓力、機械密封的沖洗狀況等使用條件,選擇相應的密封形式。裝置設有火炬或氮氣時,對于液化石油氣等易燃易爆無毒的介質,可選用串聯式干氣密封。含硫化氫的污水泵可采用氮氣做隔離介質的雙端面機械密封。裝置無火炬或氮氣時,液化石油氣等易燃易爆無毒的介質,可采用隔離液雙端面機械密封。
此外,企業應開展設備完好性管理。將涉及甲A類、極度危害、高度危害和操作溫度超過自燃點的危險化學品輸送的離心泵納入設備完好性管理范圍,實施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需對重要機泵設置進行在線狀態監測和故障報警,開展預防性維修,杜絕設備運行故障導致的機封失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