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中國化工報 | ||
文件號 | 制發日期 | 2024-04-08 |
硝化反應是染料、炸藥及一些醫藥、農藥產品生產過程中的重要反應步驟。應急管理部近日公布的《淘汰落后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藝技術設備目錄(第二批)》(以下簡稱《目錄》),明確提出禁止硝基苯等27種化學品生產過程中采用間歇或半間歇釜式硝化工藝,要求兩年內改造完畢。
淘汰原因: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間歇硝化工藝為分批式操作,每一批次反應物料全部加入反應釜中,反應一定時間后全部取出轉入下一工序。在此過程中,投料、反應時間和溫度的控制、放料等都由人工掌控。操作人員很難做到每一次操作的參數完全一樣,不僅導致不同批次產品質量有波動,更會因操作人員一點疏忽,造成生產安全事故。
半間歇硝化工藝是將一部分物料投入反應釜,另一部分物料采用連續的方式加入,反應結束后放料。但半間歇硝化工藝仍然采用釜式反應,持液量大,在操作過程中也存在滴加過量、攪拌故障、傳熱失效等風險,易生成局部熱點,具有爆炸危險性。
間歇或半間歇硝化反應易發生副反應和過反應,直接影響生產安全,尤其是二硝、三硝的爆炸風險會急劇增加。此外,間歇或半間歇硝化反應釜的攪拌裝置非常重要,如果反應過程中攪拌停止,硝化反應不均勻,容易產生局部熱點引發爆炸。而攪拌器采用甘油或普通機油等作為潤滑劑,機油與硝酸等物料混合,有可能發生硝化反應而造成爆炸。
根據統計,近年來發生的硝化安全事故中,企業多采用間歇釜式硝化工藝。
替代工藝:連續化改造是方向
為提高工藝過程傳質傳熱能力,減少反應器內熱量積累現象,進一步提高硝化工藝的安全性,硝化工藝的主流發展方向是進行連續化改造,降低人工誤操作引發安全事故的幾率。微通道反應器、管式反應器或連續釜式硝化生產工藝可作為替代工藝。
連續釜式硝化工藝將傳統的單釜間歇硝化改為串聯多釜連續硝化,操作流程連續,從本質上實現了物料、熱量的連續流動,提高了工藝安全性。
管式反應器硝化工藝是未來的工藝趨勢之一,目前很多高校和研究機構正在積極開發。根據流動形式,可以分為管式反應器、動態管式反應器和環形反應器。其中,環形反應器與傳統釜式反應器相比,比表面積更大,能夠彌補硝化釜內移熱面積不足的問題,增強硝化反應階段的移熱能力,有效控制和緩解硝化反應“飛溫”現象。
微通道反應器是一種依托于微加工技術,集混合、換熱、反應、分離操作單元為一體的新型管道反應器。與釜式硝化相比,微通道反應器可以使極端條件下的反應變得溫和可控,避免“飛溫”和爆炸事故發生;還可以控制反應時間,使串聯反應在秒級和毫秒級時間內終止,避免副反應發生。
改造建議:開展本質安全設計
《目錄》中提及的硝基苯等27種化學品的生產過程,均有采用替代工藝實施改造的成功案例。
間歇或半間歇釜式工藝在改造中要注意掌握原料、主產物、副產物和各種雜質的理化性質;從硝化反應熱力學、動力學等方面開展工藝技術基礎研究,開展反應安全風險評估,全面分析反應過程的動力學和熱力學數據,明確工藝過程的風險等級;選擇有資質、有經驗的設計單位,評估微通道反應器、管式反應器或連續釜式硝化等替代工藝的可行性,開展本質安全設計,實施全流程自動化控制。
同時,硝化企業還應根據硝化反應的特點,實行本質安全策略,按照“最小化、替代、緩和、簡化”的原則,減少反應失控風險,保證硝化過程的本質安全。針對目前尚未實現連續流硝化工藝的產品,企業應積極開展技術攻關。比如,硝基蒽醌、硝基萘、永固紫等硝化產品黏度較大,反應過程有固體結晶產生,不適合采用微通道反應器,可嘗試進行動態管式反應器研究,或進行釜式連續工藝改造。針對目前國內很多硝化生產裝置自動化水平普遍不高的現狀,借助此次淘汰落后工藝的契機,開展全流程自動化改造工作,全面提升硝化行業的自動化控制水平和本質安全水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