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 ||
文件號 | 蘇科資發〔2022〕109號 | 制發日期 | 2022-05-13 |
各設區市、縣(市)科技局,國家和省級高新區管委會,省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根據省科技廳與新加坡企業發展局2021年11月在新加坡—江蘇合作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上簽署的諒解備忘錄,雙方聯合設立中國長三角(江蘇)—新加坡產業創新合作計劃,共同推動江蘇與新加坡企業間研發和創新合作。經磋商,省科技廳與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現決定開展中國長三角(江蘇)—新加坡產業創新合作計劃首輪合作項目聯合征集。
根據《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財政廳關于組織申報2022年度省科技計劃專項資金(創新支撐計劃國際科技合作/港澳臺科技合作)項目的通知》(蘇科資發〔2022〕28號)總體要求,并結合省科技廳與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的磋商結果,現將中國長三角(江蘇)—新加坡產業創新合作計劃首輪合作項目聯合征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征集領域及基本條件
(一)技術領域
原則上不限,如生命科學、信息通信、綠色低碳技術、新材料、先進制造等。
(二)基本條件
1. 在江蘇和新加坡各有一家企業作為項目牽頭申報單位,且兩者無關聯關系。根據項目需要,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企業等機構可參與項目合作。
2. 項目應聚焦于開發具有國內和/或全球市場商業化前景的新產品、服務或工藝。
3. 雙方合作應為項目帶來明顯的優勢和新的價值。
4. 項目應體現雙方合作伙伴技術貢獻的平衡,每個合作伙伴的貢獻不應超過項目總量的70%(按人月數計)。
5. 項目合作伙伴應提前就知識產權歸屬和產品、服務或工藝的商業化計劃達成一致。
同時請見《中國長三角(江蘇)—新加坡產業創新合作計劃首輪合作項目聯合征集指南》(附件1)。
二、具體組織方式
1. 合作雙方須共同申報項目。雙方牽頭申報企業分別向江蘇和新加坡的計劃執行機構(江蘇省科技廳和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申報,單方申報不予受理。雙方計劃執行機構將對受理的項目進行獨立評審、擇優推薦,并會商確定擬共同支持的項目。
2. 本次聯合征集的截止時間為2022年6月30日。江蘇方申請企業需提交《江蘇省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書》(以下簡稱項目申報書)、共同申請表(需雙方簽字,樣式請見附件2)等材料。
2022年6月1日至6月30日17:30,江蘇方牽頭申報企業可登錄江蘇省科技計劃管理信息平臺正式填報項目申報書等材料。請有意向的企業提前做好項目對接與申報準備工作。
新加坡方面申報具體安排請根據新加坡企業發展局通知執行。
3. 如項目獲得立項支持,省資助經費每項原則上不超過150萬元,且不超過項目江蘇方總預算的50%。
4. 與新加坡企業已達成聯合申報意向的江蘇方牽頭申報企業,請盡早聯系江蘇省跨國技術轉移中心(省科技廳下屬單位)及相應地方項目主管部門(主管部門聯系方式可于江蘇省科技計劃管理信息平臺上查詢),以便獲取協助,及時解決申報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有關問題。
5. 省跨國技術轉移中心將幫助有明確需求的雙方企業尋找合作伙伴,對接形成具體合作項目。有需求的江蘇企業請填寫《江蘇企業對新加坡合作需求信息表》,該表可在省跨國技術轉移中心網站新加坡合作專區下載(網址:http://www.jittc.org)。
三、有關要求
1. 確保申報單位與境外合作機構符合要求。江蘇方項目申報單位須為2021年1月31日前在江蘇省注冊的獨立法人機構,江蘇方項目負責人須為項目申報單位在職人員。項目主要境外合作機構不得是項目申報單位在境外設立的企業或研發機構,不得是外資在境內設立的企業或研發機構,不得是在境外設立的殼公司,項目不得是企業集團境內外分支機構之間的合作。
2. 提供規范的合作協議等核心支撐材料。項目境內外合作雙方就合作項目已簽署合作備忘錄/意向書/協議等文件,且項目外方負責人須依托本人所在境外機構與境內申報單位開展合作。合作協議等文件應規范,簽字、蓋章、簽署日期及簽約各方代表的姓名、職務等信息齊全有效,各方職責分工及知識產權條款具體明確。外文合作文件需同時提供中文翻譯件。如有境內合作單位,江蘇方項目申報單位也需與境內合作單位簽署合作協議或合作意向書。申報時僅有合作備忘錄/意向書的項目,獲得立項后須在簽訂項目合同時提供正式的合作協議文本。
3. 切實執行限額申報等相關要求。有省國際科技合作/港澳臺科技合作在研項目的企業不得再申報本次項目,已申報過2022年度省國際科技合作/港澳臺科技合作項目的企業不得再申報本次項目。一個企業限報一個項目。在2022年度省國際科技合作/港澳臺科技合作項目申報中,同一項目負責人限報一個項目,同時作為項目骨干最多可再參與申報一個項目,在研項目負責人不得牽頭申報項目,項目骨干的申報項目和在研項目總數不超過2個。同一單位以及關聯單位不得將內容相同或相近的研發項目同時申報不同類別的省科技計劃項目。重復申報的,將取消評審資格。
4. 克服“四唯”傾向并嚴格遵守生物安全等方面要求。項目研究要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按照《關于改進科技評價破除“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蘇科監發〔2020〕135號)要求,注重標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研究涉及人體研究、實驗動物、人工智能的項目,應嚴格遵守科技倫理、實驗動物、人類遺傳資源管理等有關規定的要求,項目合作內容和方式應符合我國及合作機構所在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凡開展須事先審查報批的合作活動,例如涉及人類遺傳資源或種質資源等,申報單位必須事先依法依規履行境內有關審查報批手續。
5. 全面實施科研誠信承諾制。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科研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蘇辦〔2019〕39號)、《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全省作風和學風建設的實施意見》(蘇科監發〔2019〕336號)和《關于進一步壓實省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任務承擔單位的科研作風學風和科研誠信建設主體責任的通知》(蘇科監發〔2020〕319號)有關要求,項目負責人、項目申報單位和項目主管部門均須在項目申報時簽署科研誠信承諾書,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嚴禁剽竊他人科研成果、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偽造材料騙取申報資格等失信行為。因科研失信記錄和社會信用嚴重失信記錄正在接受處罰的單位和個人,不得申報本年度計劃項目。在項目申報和立項過程中相關責任主體有弄虛作假、冒名頂替、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等失信行為的,一經查實,將記入信用檔案,并按《江蘇省科技計劃項目信用管理辦法》作出相應處理。
6. 嚴格落實審核推薦責任。項目申報單位和主管部門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省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審核工作的通知》(蘇科計函〔2017〕7號)等相關文件要求,嚴格履行項目審核推薦職責。項目申報單位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負有法人主體責任,嚴禁虛報項目、虛假出資、虛構事實及包裝項目等弄虛作假行為。項目主管部門切實強化審核推薦責任,會同同級社會信用管理部門對項目申報單位社會信用情況進行審查,并對申報材料內容真實性進行嚴格把關,嚴禁審核走過場、流于形式。省科技廳將會同駐廳紀檢監察組對項目主管部門審核推薦情況進行抽查。
7. 切實落實廉政風險防控要求。按照管行業就要管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嚴格落實省科技廳黨組《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科技管理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工作的意見》(蘇科黨組〔2018〕16號),嚴格遵守“六項承諾”“八個嚴禁”規定,把黨風廉政建設和科技計劃項目組織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切實加強關鍵環節和重點崗位的廉政風險防控。嚴格執行省科技廳《關于轉發科技部〈科學技術活動評審工作中請托行為處理規定(試行)〉的通知》(蘇科監發〔2021〕44號)要求,對因“打招呼”“走關系”等請托行為所獲得的項目,將撤銷立項資格,追回全部省資助經費,并對相關責任人或單位進行嚴肅處理。
四、材料報送
1. 申報材料統一用A4紙打印,按封面、單位信息表、項目信息表、項目申報書、共同申請表、合作備忘錄/意向書/協議及其他佐證材料等順序裝訂成冊,一式五份(紙質封面,平裝訂)。共同申請表、合作備忘錄/意向書/協議及其他相關佐證材料統一由項目主管部門審核,并填寫《項目附件審核表》;除本通知及申報書明確要求的,其他附件不需在網上填報上傳。項目信息表、項目申報書與共同申請表的相關基本信息須一致。
2. 申報材料須同時在江蘇省科技計劃管理信息平臺進行網上提交(網址:http://kjjh.jspc.org.cn/)。企業登錄網上平臺后,選擇“創新支撐計劃國際科技合作/港澳臺科技合作”—“政府間雙邊創新合作項目”類別進行在線填報,申報書采用“政府間雙邊創新合作項目”申報書格式。共同申請表、合作備忘錄/意向書/協議等部分附件也需按要求在省科技計劃管理信息平臺上傳。申報材料經項目主管部門網上確認提交后,一律不予退回重報。除另附材料外,申報材料紙質版須與網上平臺提交最終版一致。
3. 各項目主管部門對申報項目進行審核篩選,匯總推薦,并將匯總表(紙質一式兩份,樣式請見附件3)隨同項目申報材料統一報送至省科技計劃項目受理服務中心,地址:南京市龍蟠路175號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一樓105室。
4. 申報材料網上填報截止時間為2022年6月30日17:30,主管部門網上審核推薦截止時間為2022年7月1日17:30,逾期不予受理。項目申報紙質材料受理截止時間為2022年7月5日17:30,逾期不予受理。
五、聯系方式
1. 江蘇方面
(1)省跨國技術轉移中心 黃岑
(項目對接及征集服務)
電話:025-85485890,18551682466
電子郵箱:prisca_huang@163.com
(2)省科技計劃項目受理服務中心 李彬
(項目受理)
電話:025-85485926
(3)省科技廳對外合作處 吳三毛
(政策咨詢)
電話:025-58708856
2. 新加坡方面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 Felicia Lim女士
電子郵箱:
Felicia_LIM@enterprisesg.gov.sg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2022年5月13日
(此件主動公開)
附件:
附件1.中國長三角(江蘇)—新加坡產業創新合作計劃__首輪合作項目聯合征集指南.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