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 ||
文件號 | 工信廳企業函〔2022〕58號 | 制發日期 | 2022-03-24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決策部署,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和創新賦能,實現平穩健康發展,定于2022年在全國范圍開展“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題和目標
(一)行動主題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宣傳政策、落實政策,紓解難題、促進發展”為主題,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骨干支撐作用,匯聚和帶動各類優質服務資源,組織服務進企業、進園區、進集群,為中小企業送政策、送管理、送技術,穩定市場預期,堅定發展信心,促進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
——提高政策惠達率。多渠道、多形式廣泛宣傳各級政府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幫助中小企業知曉政策、理解政策、享受政策,提高政策知曉率和惠及面。
——擴大服務覆蓋面。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國家及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引領帶動作用,廣泛動員和組織各類服務機構參與服務行動,強化對小微企業、困難行業及欠發達地區企業服務供給。
——增強企業獲得感。聚焦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數字化轉型、管理提升、市場開拓等方面的短板弱項,幫助中小企業切實解決生產經營和發展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和問題,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精準滿足企業服務需求,增強企業獲得感。
二、行動內容
(一)圍繞“宣傳政策、落實政策”,開展政策服務
1.廣泛宣傳政策。豐富宣傳方式,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網絡等渠道,積極運用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宣傳解讀惠企政策,擴大政策宣傳覆蓋面,提高中小企業政策知曉率。
2.精準推送政策。通過各級各類中小企業政策服務互聯網平臺及政策服務應用APP,匯集各類助企惠企政策,通過“一點通”“一鍵通”等方式,加強政策“個性化”推送和精準匹配,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鼓勵大型互聯網平臺企業建立中小企業政策鏈接,提高政策可見度。
3.咨詢解讀政策。深入產業園區、產業集群,廣泛開展“政策大講堂”“服務面對面”等活動,以中小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為中小企業提供政策解讀和咨詢等志愿服務和公益性服務,幫助中小企業及時、全面、準確理解和掌握政策。
4.幫助享受政策。發揮“政企”橋梁作用,加強政策落實力量,為中小企業提供政策申報、政務代理、訴求辦理等服務,幫助中小企業享受政策,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落實,中小企業應享盡享。
(二)圍繞“紓解難題、促進發展”,加強專業服務
1.創業培育服務。舉辦“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打造交流展示、項目孵化、產融對接平臺,發掘培育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面向創業者和初創小微企業,提供創業輔導、商業策劃、設立登記、政務商務代理、投融資對接、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等服務,提高創業成功率。
2.創新賦能服務。實施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攜手行動”計劃,推動大型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檢測認證機構等面向中小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實驗試驗、檢驗檢測、資源共享、技術成果轉化推廣等技術服務,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繼續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推進工程,幫助中小企業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開展工業設計賦能中小企業活動,組織工業設計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產品、功能、結構等設計服務。組織節能技術裝備供應商、節能服務公司等為中小企業提供節能診斷分析服務,推動中小企業實施節能改造。
3.數字化轉型服務。制定發布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評價標準及評價模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分行業制定數字化轉型路線圖,為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發展綜合評價診斷服務。組織數字化服務商為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平臺、系統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支持中小企業設備上云和業務上云。
4.育才引才服務。加強多層次人才培訓,繼續開展企業人才素質能力提升行動,深化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培訓,實施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工程、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拓展“企業微課”線上課程。開展全國中小企業網上百日招聘高校畢業生等活動,動員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積極參與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促進高校畢業生與中小企業供需對接。完善人才引進保障服務,解決中小企業人才后顧之憂。
5.管理咨詢服務。組織管理咨詢機構和專家為中小企業提供發展戰略、精益生產、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品牌塑造等管理診斷和咨詢服務,幫助中小企業降本、增效、提質。鼓勵開展企業管理經驗交流、管理創新成果總結推廣和對標等活動。
6.投融資服務。發揮融資服務平臺和各類融資服務機構作用,開展金融知識普及培訓,組織線上線下政銀擔企對接,提供金融惠企政策解讀、金融產品與服務推介、貸款擔保、信用征集與評價等服務。組織股權交易中心、證券公司、律師事務所等開展投融資對接活動及上市輔導服務,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優質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7.市場開拓服務。開展大中小企業供需對接服務,暢通產業鏈供應鏈流通渠道。動員和幫助中小企業參加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APEC中小企業技展會、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大會、中國-中東歐中小企業合作論壇等交流活動,組織實施跨境撮合對接活動,促進中小企業國際交流和商貿合作。組織互聯網平臺企業開展“降成本、拓市場、促轉型”服務活動,幫助中小企業利用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拓展銷售渠道,提高企業和產品知名度。
8.權益保護服務。組織律師事務所和法律工作者,為中小企業提供法律宣講、法律咨詢、法治體檢、維權等服務,幫助中小企業提高合規經營水平和依法維權能力,加強合同管理,防范應收賬款逾期等風險。組織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等為中小企業提供知識產權風險預測預警和糾紛防控服務,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加強勞動人事合規性管理和爭議協商調解,維護中小企業和勞動者雙方合法權益。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加強組織指導,結合實際制定行動實施方案,確定服務目標,創新服務方式,豐富服務內容,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服務活動,不斷提高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服務實效。
(二)強化服務響應。對中小企業的服務需求,國家及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要及時響應,組織和帶動社會專業服務機構,根據中小企業需求開展服務會診和組合服務。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中,信息類、培訓類平臺每家年服務企業1000家以上,技術類、創業類、融資類平臺每家年服務企業500家以上。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對基地內企業服務全覆蓋。
(三)及時跟蹤總結。探索建立服務激勵和效果評價機制,跟蹤了解企業滿意度。對服務效果好的服務平臺通報表揚,對未達到服務要求的平臺督促檢查。及時總結服務成效和典型案例,適時宣傳推廣經驗做法,增強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成效。
請各地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指定專人負責該項工作,于3月31日前將聯系人報送我部(中小企業局)。通過中小企業服務跟蹤平臺(http://sme.megawise.cn/fuwu),每月10日前報送上月服務情況(附件1、附件2)、典型做法和案例,組織本地區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按月報送上月服務情況(附件2)。我部將適時宣傳推廣各地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營造服務中小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2022年3月24日
附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