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國家發改委產業司 | ||
文件號 | 制發日期 | 2022-03-02 |
工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國工業經濟體系持續完善、質量加速提升、國際影響力持續增長,已成為保障宏觀經濟穩定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抓手。但近年來,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下,工業經濟整體成本大幅上升,下行壓力加大,增速出現波動,結構優化和質態提升步伐放緩。2月18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立足“穩”的基調,緊扣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更大力度集成政策、集聚資源、集中力量,降低工業企業發展成本,推動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降低稅費成本。近年來,我國在降稅費政策上,從“減稅降費”升級到“減稅降費+緩稅緩費”,力度不斷加大,路徑不斷拓展。《若干政策》把降低企業的稅費負擔作為第一要務,著重對中小微企業的適用范圍予以明確,包括“加大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稅前扣除力度”、“延長階段性稅費緩繳政策”、“擴大地方‘六稅兩費’減免政策適用主體范圍”等。這些政策對于提升工業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發展信心,推動工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降低融資成本。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202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若干政策》在服務普惠性方面著重論述了兩個方面:一是通過約束性考核繼續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提高中長期貸款的比例;二是明確了激勵性規定,包括向地方法人銀行提供激勵資金和再貸款優惠資金支持等,以提高金融機構服務工業企業的積極性。同時,《若干政策》還對一些重點工業領域金融支持進行了部署,鼓勵金融機構對參與雙循環的相關企業活動提供金融支持,推動相關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的健康發展。這些組合政策有利于進一步降低工業企業融資成本,提高金融機構服務積極性,增加工業企業發展后勁。
降低用工成本。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增速放慢,勞動力出現局部區域短缺,導致用工成本持續上升。對此,《若干政策》對社保政策的繼續延長給予了重點說明,指出“2022年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繼續在保市場主體、穩就業、保民生上發力,提升企業獲得感。
降低用地成本。工業企業用地目前存在著供給量不足,配置效率不高問題。對此,《若干政策》從保障土地供應、提高配置效率、破除轉換障礙、擴展供應方式等方面進行了規定。在供應規模上提出“保障納入規劃的重大項目土地供應,支持產業用地實行‘標準地’出讓”,對重大項目用地需要給予了定向滿足。“支持不同產業用地類型按程序合理轉換,完善土地用途變更、整合、置換等政策”,有利于進一步挖潛工業用地潛力,提高用地效率。對于購買工業用地占用流動資金大,工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難以承擔的現實,《若干政策》提出:“鼓勵采用長期租賃、先租后讓、彈性年期供應等方式供應產業用地。”這些具體舉措為工業經濟平穩發展起到更好地服務和保障作用。
降低能源資源成本。受多種因素影響,全球能源出現供需失衡,能源價格持續高漲。面對這些問題,《若干政策》提出了差異化的應對之策,以保證供應和遏制價格上漲。在能源供應方面,著重從建立統一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重大支撐性保障電源加快核準開工來推動問題解決。在穩定價格方面,從強化大宗商品期現貨市場監管和有條件推動礦產項目開發兩個方面來推動目的實現。提出加大相應水平的煤電機組改造升級、對節能減污技術改造行動予以電費補貼、加強再生資源的綜合利用、重點領域企業降碳技術改造等。
總的來看,《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含金量高、涉及面廣、針對性強,從五個方面提出降低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政策措施,有利于緩解制約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堵點卡點,對穩定工業經濟增長,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起到積極作用。
(陳東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徐寧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