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有則“2噸自熱方便火鍋提前熟了”的消息沖上熱搜。11月14日下午,重慶市潼南區往太安方向的246國道上,一輛滿載自熱方便火鍋的貨車突然起火,車上裝載的2噸多方便火鍋被燒得一片狼藉。此后,關于自加熱火鍋是否安全的話題引起網絡熱議。那么,這種自熱火鍋到底安全不安全呢?讓我們從化學的角度來探討探討。
自熱火鍋何以“自熱”
所謂自熱火鍋,其實就是有加熱功能的預包裝半成品食物。人們準備食用時,不用火不用電,只要在容器中放入水和加熱袋,就可以實現自動加熱功能,將半成品煮熟成為一個熱氣騰騰的小火鍋。因為這種食品攜帶方便,加工方法簡單,口味多樣,剛一問世便得到消費者特別是年青消費群體的歡迎。
說起來,自熱火鍋的“自熱”原理并不復雜。一般自熱火鍋的發熱包是用生石灰、碳酸鈉、焙燒硅藻土、鐵粉、鋁粉、焦炭粉、活性炭、鹽等組成,其中主要反應物為生石灰。生石灰加水后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熟石灰,反應過程中釋放大量的熱,瞬間能使1L的水溫度升高13.78℃。一般來說,發熱包內加入一瓶礦泉水,20秒就能升溫超過90℃。同時,活性炭、金屬粉、電解質反應也釋放熱量,鋁粉和強堿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等。硅藻土、活性炭等成分是典型的吸附劑,利用其疏松多孔的結構,使各種反應物附著其上充分接觸,有利于化學反應能完全充分。氫化鈣、無水碳酸鈉、硫酸鎂等鹽分物質,能與水反應,是常用的吸水干燥劑,主要是用來吸收滲入包裝內的微量水分,防止生石灰逐漸失效,同時在化學反應中起到輔助作用。
簡單地說,自熱火鍋實際上就是一種利用生石灰的化學性質,和水發生放熱反應,將半成品煮熟的方便食品。
安全風險不容忽視
自熱火鍋雖然使用方便,但是在使用、運輸及存儲過程中確實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首先,自熱火鍋在日常使用方面有安全風險。加熱包在短時間內加熱到高溫,產生的蒸汽容易燙到人,火鍋下表面驟然升溫,有可能導致承載物如玻璃等發生碎裂,對人員造成傷害。
其次,在特殊環境如密閉空間條件下食用時,也存在安全風險。由于加熱包的有關成分發生放熱反應時會釋放易燃易爆物質氫氣。當空氣中氫氣的占比達到4%~75.6%之間時,就有可能引發燃爆風險。此時,一旦遇上火源,比如點煙、開空調、發動發動機等,都可能引發爆燃事故。再如,在長途客車行駛過程中,夏天開著空調,車箱是密閉的環境。乘客大量使用自熱火鍋,就有可能導致氫氣累積。如果達到了爆炸下限濃度,一旦碰到火源如人體靜電,或是電路的火花,都有可能引發爆燃事故。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就做過相關測試,他們對20件自熱方便火鍋類產品進行測試結果顯示,這20件自熱火鍋的發熱包均屬于“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或混合物”。有報道稱,今年1月份,一名男性乘客在乘坐高鐵時,因使用自熱盒飯過程中操作不當,導致車廂內煙霧滾滾并觸發報警器,致使高鐵減速行駛,被乘警批評教育。
另外,這種自熱火鍋集中大量運輸、儲存過程中也存在安全風險,其使用后的廢棄物對環境也造成一定威脅。自熱袋中的生石灰、鐵粉、鋁粉等,在大批量運輸、儲存時屬于“易燃易爆危險品”,具有一定的安全風險。而且,加熱包扔掉后也會持續發熱一段時間,?棄在垃圾桶里,如果遇到下雨天,雨水進到垃圾桶里,就會反應產生氫氣,當有煙頭之類的火源丟入,就可能引發爆炸或者燃燒等事故。而且反應生成物熟石灰等有強腐蝕性,隨意拋棄后對環境中的動物、植物、微生物都所傷害。
相關部門須加強監管
一方面,自熱火鍋攜帶、使用方便,確實滿足消費者所需;另一方面,自熱火鍋在使用、運輸及存儲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如何讓兩者兼而得之,還是需要相關部門加強行業監管,讓消費者在享受方便的同時,保證使用安全。
首先,有關部門應該發布自熱食品和發熱包的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來保障消費者的生命財產安全。據了解,目前我國還沒有出臺專門的自熱產品國家標準。對此,有關部門應該盡快出臺相應的管理措施填補空白,按照危險品的標準制定措施嚴管自熱食品的生產、運輸等環節。如在產品外包裝上,明示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在消費者使用前進行明確地提醒。為保證運輸存儲安全,要明確標示運輸存儲注意事項,如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妥;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易燃物或可燃物、酸類、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雨天不宜運輸等。儲存時要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庫內濕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裝必須完整密封,防止吸潮;應與易(可)燃物、酸類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等。
此外,既然自熱火鍋含有易燃易爆危險品,消費者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攜帶時,運輸管理部門應該制定專門的操作規范嚴加監管,避免公共安全事件發生。據了解,目前,我國民航已經全面禁止攜帶自發熱產品,廣西地區于今年10月1日起,禁止在高鐵、動車上使用這種自發熱產品,福建、四川等地也出臺類似監管制度。今后,交通管理部門應該完善自熱食品攜帶監管措施,在高鐵、動車等密閉性高的公共交通工具方面,使其和打火機、發膠等易燃易爆物品一樣納入限制攜帶物品之列。
總之,國家有關部門、行業等要主動作為,強化自熱食品領域的安全監管,畢竟安全比便利更重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