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高溫季,消費者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轉到能夠降溫的產品上,無論是身上穿的服飾,還是家里蓋的被子、睡的涼席,最好都自帶“清涼感”。
也正是這段時間,各大網商的“冰絲”系列能賣到飛起!而這種一到夏日就火爆的“冰絲”面料到底是什么?為何穿著感覺涼涼的?接下來就讓化工新材料帶你了解一下吧!
1.冰絲是個什么“絲”
事實上,目前并沒有相關的國家標準和紡織行業標準來明確定義“冰絲”的概念,“冰絲”也只是一種用于營銷的商品名稱。
冰絲面料也并不是由單一材料制成,而是由一種粘膠纖維(又稱“人造絲”)和錦綸(聚酰胺纖維)、滌綸(聚酯纖維)等化學纖維以及其他材料以不同的組合混紡制成的。
粘膠纖維
它是人造纖維的主要品種,是中國產量第二大的化纖品種,其主要原料是化學漿粕,包括棉漿粕和木漿粕兩種,通過化學反應將天然纖維素分離出來再生而成,國內所用原料主要是棉漿粕。這種纖維吸濕性好,易于染色,不易起靜電,有較好的可紡性能,被廣泛應用于各類紡織、服裝等領域。
錦綸
錦綸即聚酰胺纖維,俗稱尼龍,是分子主鏈上含有重復酰胺基團—[NHCO]—的熱塑性樹脂總稱。常用的錦綸/聚酰胺纖維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二胺和二酸直接縮聚而得的,例如尼龍66;另一類是由內酰胺縮聚或開環聚合得到的,例如尼龍6。這兩類纖維主要用于紡制合成纖維,最突出的優點是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纖維、導熱系數也很高。
此前,曾風靡一時的安踏國家隊系列產品,采用的就是環保再生尼龍材料——REPREVE?再生錦綸絲。
滌綸
滌綸即聚酯纖維,是由有機二元酸和二元醇縮聚而成的聚酯經紡絲所得的合成纖維,屬于高分子化合物。聚酯纖維最大的優點是抗皺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較高的強度與彈性恢復能力。
2.冰絲為何“冰”
在此,必須提出一個紡織品專業術語——接觸瞬間涼感。國標GB/T 35263-2017《紡織品·接觸瞬間涼感性能的檢測和評價》將“接觸瞬間涼感”定義為“皮膚與低于其溫度的織物接觸瞬間,引起皮膚表面熱量快速流失、溫度瞬間下降,再經過皮膚中感溫神經末梢反映到大腦后形成的涼爽感覺”。
所以冰絲所帶來的涼感其實是一種熱傳導,當人體體溫高于織物的溫度時,兩者接觸,熱量就會從人體傳遞到織物表面,引起人體體溫降低,產生冰涼感。具體來說,冰絲的涼感一是源于材質影響、二是結構影響、三是整理劑影響。
材質方面
織物材料的導熱系數越高,涼感就越明顯,就像左右手同時接觸相同溫度的一塊毛巾和一個陶瓷杯一樣,陶瓷的導熱系數更高,所以摸上去感覺溫度更低。
除此之外,織物材料的吸濕性也會影響涼感。以粘膠纖維為例,雖然它的導熱系數不高,但比棉花高50%的良好吸濕性能利用水的高導熱系數,趁著人體排汗時傳遞走熱量。所以,對于愛運動或是怕熱的人除了參考面料纖維的導熱性,吸濕速干性也更加重要。
結構影響方面
部分纖維異形截面結構可以提高纖維傳熱性能。比如用異形噴絲板,可制成各種特殊截面形狀的錦綸,如多角形、多葉形、中空等異形截面。而這些截面結構都可以提高纖維排汗性能,提高涼感。
整理劑影響方面
冰絲面料的生產過程中,可以添加一些具有導熱或散熱功能的玉石或云母等礦物質的納米狀粉末,利用其傳熱快,吸熱慢的特點,提高冰絲面料涼感,但這種生產方式的技術難度和成本都比較高。
與之相對的成本較低的方式是在面料中加入大量涼感硅油,利用優質傳遞熱量,硅油本身的潤滑度會讓衣服摸起來更加高檔,但隨著洗滌次數的增加,涼感硅油也會隨之脫落,而衣服的品質也會隨之降級,所以看到這里也要提醒大家,憑手感判斷衣服品質的方式不可取!
3.非主流的冰絲產品
除了上述提到用于生產冰絲產品的主流面料以及整理劑以外,目前市場上還有一些非主流冰絲產品,比如添加了木糖醇的冰絲產品,這里利用的是木糖醇會溶解吸熱的物理性質,在人體排汗時吸收熱量,產生涼感;添加了薄荷醇的冰絲產品,利用其可以刺激人體皮膚冷覺系統的性質讓人感到清涼。
不過,這里所提到的添加物都和上述的涼感硅油一樣不耐洗滌,冰絲效果會隨著清洗而逐漸失效……所以看到這里你明白了吧,主流的由混紡面料所制成的冰絲產品才是能穿一整個夏天的優選。
除此之外,現在市面上還有一些涼席,是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制成的,利用的是其熱傳導快,表面光滑的性質,帶來持續涼感。而聚乙烯類纖維的導熱系數是常見纖維中最高的,除了制成大家熟悉的乳膠床墊外,還會用于制作降低摩擦生熱的電梯滑動組件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