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已經過去一半,這也意味著距離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正式生效又進了一步。RCEP正式生效后會給進出口企業帶來眾多利好,但是想要享受實在的稅率優惠,正確理解貨物原產地規則并充分利用好RCEP原產地積累規則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商務君用這9個案例,帶你充分理解RCEP原產地規則。
基本介紹
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以下簡稱RCEP)正式簽署。RCEP包括20個章節,涵蓋貨物、服務、投資等全面的市場準入承諾,是一份全面、現代、高質量、互惠的自貿協定。其中貨物原產地規則是貨物貿易的基礎,區域內的原產地累積規則是RCEP的重要成果。
案例規則分析
RCEP規定了三種條件可以視為原產貨物:
在一締約方完全獲得或者生產的貨物。
在一締約方僅使用來自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締約方的原材料生產的貨物。
在一個締約方使用非原產材料生產,并且符合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所列的適用要求的貨物。
1. 在一成員方完全獲得或者生產
具體包括10種情形:
(一)在該締約方種植、收獲、采摘或者采集的植物和植物貨物,包括果實、花卉、蔬菜、樹木、海藻、菌類和活植物;
(二)在該締約方出生并飼養的活動物;
(三)從該締約方飼養的活動物獲得的貨物;
(四)在該締約方通過狩獵、誘捕、捕撈、耕種、水產養殖、采集或者捕捉直接獲得的貨物;
(五)從該締約方土壤、水域、海床或者海床底土提取或者得到的未包括在第(一)項至第(四)項的礦物質及其他天然生成物質;
(六)由該締約方船只依照國際法規定,從公海或者該成員方有權開發的專屬經濟區捕撈的海洋漁獲產品和其他海洋生物;
(七)由該締約方或該締約方的人依照國際法規定從該成員方領海以外的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獲得的未包括在第(六)項的貨物;
(八)在該締約方加工船上完全使用第(六)項和第(七)項所述的貨物加工或者制造的貨物;
(九)在該締約方生產或消費中產生的,僅適用于廢棄處置或者原材料回收利用的廢碎料;或者在該締約方收集的僅適用于廢棄處置、回收原材料或回收利用的舊貨物;
(十)在該成員方僅使用第(一)項至第(九)項所列貨物或其衍生物獲得或者生產的貨物。
具體案例:
案例1:
由懸掛我國國旗并在我國注冊的船只在公海捕獲的金槍魚在我國加工船上加工后出口到日本,出口金槍魚就是中國完全原產。
* 該案例適用第(六)種情形。
案例2:
我國某鋼鐵生產企業利用中國境內回收的廢鋼鐵,經煉鐵-熱軋-冷軋等工序加工制造成冷軋鋼板(HS7225)出口到緬甸,冷軋鋼板是中國完全獲得或者生產的貨物。
* 該案例適用第(九)種情形。
2. 在一成員方完全使用原產材料生產
第二種情況和第一種情況相比,產品的原材料不必一定是在一個成員國完全獲得,但是必須已經獲得原產資格。
具體案例:
案例3:
我國某棉紡企業生產的純棉坯布出口到泰國,純棉坯布使用的棉紗線(HS5205)是本企業生產的,生產棉紗線使用的棉花(HS5203)是從印度進口的,由于RCEP對棉紗線原產規定是品目改變,所以由印度棉花加工成棉紗線后,棉紗線取得了中國原產資格,所以該企業生產的純棉坯布符合第二種情況的規定,是中國完全原產。
案例4:
我國某企業出口日本的竹砧板,在我國境內加工,使用的原料是塑料墊(HS3926.90)和中國產的毛竹、膠水。塑料墊使用的原料為聚乙烯顆粒(HS3901.10),是由沙特進口,制成塑料墊后稅號改為HS3926.90,品目發生改變,取得了中國原產資格,所以出口竹砧板符合第二種情況規定,為完全使用原產材料生產。
3. 使用非原產材料并且符合特定原產地規則
第三種情況規定了RCEP成員國產品使用非原產材料的情況,需要符合特定原產地規則的要求,具體可以分為三種標準,分別是區域價值成分40%(RVC)標準、稅則歸類改變標準、加工工序標準。RCEP在附件《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中對每一個子目作出了產品特定規定,產品特定規定可以是一個標準,也可能包括2個或3個標準。RCEP規定對于一項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包含多個標準的,貨物出口商可以自行決定貨物適用的具體標準,即只要符合一種標準的規定就可以判定該貨物符合特定原產地規則。
01 區域價值成分標準
“區域價值成分40%”是指根據區域價值成分計算所得貨物的區域價值成分(RVC)不少于40%。區域價值成分的計算有兩種方法,分別是:
間接/扣減公式
RVC=(FOB – VNM) / FOB* 100%
直接/累加公式
RVC=(VOM +直接人工成本+直接經營費用成本+利潤+其他成本)/ FOB* 100%
* 其中:FOB=產品離岸價格 / VOM=區域內原產材料價值 / VNM=非原產原材料價值
具體案例:
案例5:
由中國某企業生產出口到泰國的遮陽傘,FOB價為6.9美元每把,具體生產成本如下表:
遮陽傘(HS6601.91)所適用的原產地標準之一為區域價值成分40%。
1.根據扣減法計算:
RVC=(6.9–2.85)/ 6.9 * 100%=58.7%
2.根據累加法計算:
RVC=(3.55 +0.05+0.04+0.41) / 6.9 * 100%=58.7%
通過兩種計算公式得出結果區域價值成分為58.7%,大于40%,所以可以判定遮陽傘為中國原產。
02 稅則歸類改變標準
“稅則歸類改變”(CTC)標準,是指當貨物與生產該貨物的非原產材料被歸入《商品名稱與編碼協調制度的國際公約》(HS編碼)中的不同稅號時,即可視為該貨物經過生產制造已經發生了實質性改變,并獲得原產資格。
稅則歸類改變標準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章改變(CC),既稅則號前兩位發生改變。要求用于生產貨物的所有非原產材料發生HS編碼兩位數級的稅則歸類改變。主要集中于03-05、07、08、11-16、19、20、22-24、50-55、56-63等章節。
品目改變(CTH),既稅則號前四位數發生改變。要求用于生產貨物的所有非原產材料發生HS編碼四位數級的稅則歸類改變。品目改變標準主要集中于第22-27、50-55等章節。
子目改變(CTSH),既稅則號前六位數發生改變。要求用于生產貨物的所有非原產材料發生HS編碼六位數級的稅則歸類改變。主要集中于84、85、90和94等章節。
具體案例:
案例6:
中國企業生產的燕麥片(HS1104.12)出口到韓國,生產所用原料燕麥(HS1004)從法國進口,燕麥加工成燕麥片,產品從10章改變為11章,符合RCEP特定原產地規則中燕麥片“章改變”標準,因此可以判定燕麥片為中國原產。
案例7:
在前述案例3中提到過的棉花紡織加工成棉紗的過程,就是品目改變,中國企業進口印度棉花(HS5203)紡織加工成棉紗(HS5205)出口到泰國,加工過程商品發生了品目改變,因此可以判定出口棉紗為中國原產。
案例8:
中國企業使用從俄羅斯進口的建筑用石(HS2515)添加中國產化學試劑,混合生產混凝土粒料(HS2517)出口到韓國,非原產原料到產品發生了品目改變,因此可以判定混凝土粒料為中國原產。
03 加工工序標準
是指在一締約方進行的賦予制造、加工后所得貨物原產地資格的主要工序。RCEP只采用了“化學反應”這一種加工工序標準。適用化學反應規則的貨物,如果在一締約方發生了化學反應,應當視為原產貨物。RCEP對化學反應(包括生物化學反應)的定義是指通過鍵斷裂并形成新的分子鍵,或者通過改變分子中原子的空間排列而形成新結構分子的過程。同時規定溶于水或其他溶劑、去除包括水在內的溶劑、添加或去除結晶水不屬于化學反應。化學反應標準主要集中在29章部分產品,基本上都同時包含了品目改變或區域價值成分40%。如無環烴(HS2901)、環烴(HS2902)、酚(HS2907)等的產品特定規則都是品目改變或區域價值成分40%或化學反應。
04 區域價值成分累積規則
RCEP原產地規則還規定了10條補充規則,分別累積規則,微小加工和處理,微小含量,包裝、包裝材料和容器的處理,附件、備件和工具,間接材料,可互換貨物或材料,生產用材料,標準單元,直接運輸等。其中區域內價值成分的累積規則因為在15個成員國實行原材料價值累積,各成員國貨物貿易互補性強,深化了15個締約方間產業鏈供應鏈間的聯系,對于形成共同市場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具體案例:
案例9:
中國企業生產的水族箱(HS7013.99)(FOB價58美元/個)出口到新加坡,水族箱的原產地標準之一是區域價值成分40%。所使用的原料如下:
如果沒有累積規則,區域價值成分按扣減法計算時馬來西亞、泰國、印度的原材料都需要扣除,RVC=(58-15-5-18)/58×100%=34%,結果低于40%,達不到RCEP規定的原產要求。
因為有了累積規則,馬來西亞和泰國都可以按照原產累積,則只需要扣除原產印度的成分,RVC=(58-18)/58×100%=69%,大于40%的要求,水族箱滿足原產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