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油價網10月20日消息 油價反彈遠未結束,全球庫存下降表明市場遠未達到平衡。歐佩克+似乎并不急于向市場增加供應,并且產量似乎低于其自行設定的產量上限。布倫特原油現貨溢價創下2013年以來最高的12個月水平,是另一個油價看漲的指標。
即使在最近幾天達到幾年來的最高水平后,油價在今年冬天仍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分析師表示,至少短期市場基本面表明如此。全球庫存已降至疫情前的五年平均水平以下,庫存正在枯竭,而在生產商對供應的反應減弱之際,需求出現反彈。歐洲和亞洲的能源危機,以及創紀錄的天然氣和煤炭價格,為未來幾個月看漲石油的理由提供了更多理由,因為從天然氣到燃料油和柴油等石油產品的轉變已經開始,尤其是在亞洲。
一年后的石油期貨曲線結構也表明,市場吃緊,原油價格還有上漲空間。
隨著需求反彈,庫存下跌
在需求方面,經濟復蘇和流動性提振了近幾個月的全球石油需求,導致庫存下降,使全球庫存降至近期平均水平以下。
路透社市場分析師約翰·坎普指出,在美國和經合組織發達經濟體作為一個整體,商業石油庫存已經下降到低于新冠疫情前五年的平均水平,去年春夏的巨大庫存已經逆轉。
截至本周最新報告,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為4.27億桶,較今年同期的五年平均水平低約6%。EIA最新數據顯示,汽油庫存較五年平均水平低約2%,餾分油庫存低9%,丙烷/丙烯庫存較今年同期的五年平均水平低21%。
國際能源署(IEA)上周在其最新月度報告中表示,經合組織8月份的商業庫存比疫情前的五年平均水平低1.62億桶。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初步數據顯示,9月份陸上石油庫存進一步減少2300萬桶。
IEA表示,從全球來看,第三季度成品油余額“顯示出八年來最大的缺口,這解釋了盡管原油價格大幅上漲,但9月份煉油利潤率仍強勁增長的原因。”
IEA指出,與沒有天然氣和煤炭緊缺的“正常”市場相比,歐洲和亞洲的能源危機可能使全球石油需求增加50萬桶/天,并提高了2021年和2022年的全球石油需求預測。
歐佩克+保持市場緊張,供應滯后于需求
盡管今夏美國和亞洲爆發了新冠疫情,但石油市場的供應增長一直滯后于需求增長的步伐。
首先,從8月底到9月的大部分時間,是颶風“艾達”限制了美國從墨西哥灣的石油供應。由于殼牌運營的平臺將一直保持離線狀態,直到2021年底,供應要到明年年初才能恢復全部產能。
與此同時,歐佩克+組織繼續保持市場吃緊,每月僅增加40萬桶/日的總供應量。盡管美國和其他石油消費國呼吁開放限制,抑制高油價,盡管能源危機迫使公用事業公司在創紀錄的天然氣價格推動石油產品需求的情況下增加以石油為燃料的發電。
歐佩克+領導人在決定繼續削減每月40萬桶原油產量時指出,預計明年供應過剩,需要放眼未來兩個月。
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王子上周基本上排除了聯盟通過增加比計劃更多的供應來應對油價上漲的可能性。
“我們的眼光應當放長遠。因為如果你這么做了,并把2022年的情況考慮在內,到2022年底你將會面臨大量的庫存過剩,”他周四表示。
此外,產量數據表明,歐佩克+實際上的產量遠低于其集體產量上限。根據彭博社的估計,如果聯盟所有成員國在9月份都堅持各自的產量上限,那么該組織的總產量將比現在高出74.7萬桶/天。
看起來歐佩克+并不太擔心85美元的油價會導致需求減少,至少目前不會。該聯盟的領導人強調了長期愿景和市場穩定性的重要性,預計2022年,他們自己的油井和美國頁巖地區的供應都將增加,即使在油價80美元的情況下,美國頁巖地區的資本支出也將保持不變。
“井噴式”現貨溢價預示著油價將進一步走高
然而,到2021年底,供應仍然緊張,而在2021年12月布倫特合約和2022年12月合約之間的現貨溢價(市場緊縮的關鍵指標)最近幾天已躍升至每桶8美元以上。路透社援引Refinitiv Eikon的數據稱,這是自2013年以來布倫特原油現貨溢價幅度最大的12個月。
日本三菱日聯銀行(MUFG Bank)上周在其《石油市場周報》報告中表示:“能源危機正在為石油價格創造80美元/桶的底線。”
該銀行的研究團隊寫道:“最近幾個交易日布倫特原油價差的井噴表明,油價進一步走高的道路仍然穩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