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獲悉,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張濤院士、羅文豪副研究員團隊和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設計并構筑了具有金屬—酸“限域毗鄰”結構的分子篩雙功能催化劑,實現了無溶劑體系下由纖維素醇解平臺分子乙酰丙酸乙酯“一鍋法”高效制備戊酸酯類生物燃油的新路線。相關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雙功能催化劑的精準構筑和活性位協同作用機制是生物質催化領域的研究前沿。其在生物質催化轉化領域應用的核心挑戰在于:催化劑合成中往往缺乏在納米尺度雙功能活性位的精準構筑及其協同作用機制,基于低反應底物濃度的高性能在生物質催化過程中無法實現有效應用,以及極易忽略的生物質轉化過程中液相水熱等苛刻環境中的催化劑穩定性等問題。
該項研究發展出Y型分子篩限域的釕基雙功能催化劑,結合多種光譜和電鏡表征、探針分子實驗,證實了金屬—酸活性中心在分子篩內部“限域毗鄰”結構的精準定制。在催化劑性能上,對比不具備金屬—酸活性“限域毗鄰”結構的其他金屬/分子篩或金屬—分子篩簡單機械混合的雙功能催化劑,優選催化劑在乙酰丙酸乙酯催化轉化活性和戊酸酯的收率上呈現至少一個數量級以上的增長,并優于目前文獻報道催化劑的性能最高值。
金屬—酸活性位的“限域毗鄰”結構是實現乙酰丙酸乙酯高效加氫脫氧制備戊酸酯的關鍵。此外,在Y型分子篩限域的釕基雙功能催化劑中,稀土鑭的引入可進一步促進金屬釕在分子篩孔道內分散,并且穩定分子篩的骨架結構,有效抑制液相反應過程中的分子篩骨架結構坍塌,維持分子篩內“限域毗鄰”活性結構,實現該催化劑優異的穩定性。
該研究將分子篩催化中“越近越好”這一概念首次延伸至生物質催化領域,分子篩定制的“限域毗鄰”結構實現“一鍋法”高效耦合系列催化反應,將推動工業化生產生物燃油的發展。
非糧生物質是一種優質和豐富的可再生碳質資源,可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生產燃料和化學品。木質纖維素衍生的戊酸酯類生物燃油因其優異的油品性能和兼容性,被認為是新一代高性能生物燃油。制備該生物燃油對減少傳統非可再生化石能源的依賴和落實碳達峰、碳中和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