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低碳經濟是一種趨勢,而作為標識產品生命周期中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方法,以低碳環保為核心的碳標簽,已經越來越被發達國家所接受。碳標簽制度是目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不但能有效促進產品在全生命周期內減少碳排放,而且還能促進消費者更青睞綠色低碳的產品。為保障中國在承諾期限順利實現碳中和,保護我國外貿不受碳標簽技術壁壘的影響,本文將介紹并分析國內外碳標簽發展現狀、碳標簽制度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影響情況,以及海關在口岸建立碳標簽核查制度的前景。
國外碳標簽的發展現狀
碳標簽是一種環境標識,是為了緩解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廣低碳排放技術,把商品在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從原料、制造、儲存、運輸、廢棄到回收全鏈條)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產品碳足跡),在產品標簽上用量化的指數標示出來,以標簽的形式告知消費者產品的碳信息。這一方法可引導消費者購買低碳環保產品,并且可以促進企業轉型升級,采用低碳生產工藝,從而有效減少碳排放量并緩解全球氣溫不斷升高。
從2007年開始,國外關于碳標簽的討論不斷涌現,相關標準開始制定。目前世界已有12個國家或地區立法,要求其企業實行碳標簽制度,全球有1000多家知名企業將“低碳”作為其供應鏈的必需,如沃爾瑪、IBM、宜家等均已要求其供應商提供碳標簽。英國2007年3月推出全球第一批加貼碳標簽的產品;2011年4月,日本開始實施農產品碳標簽制度,要求擺放在商店的農產品通過碳標簽,向消費者顯示其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美國、瑞典、加拿大和韓國等國也相繼推出碳標簽計劃;2021年4月,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在產品上添加‘碳排放分數’標簽”這一修正法案。
碳標簽制度對我國外貿的影響
從長期來看,全球低碳經濟是一種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發達國家正在設立各種碳壁壘,即碳標簽制度,試圖利用本國或本區域的市場力量向他國分攤碳減排代價,并通過新門檻阻礙發展中國家的外貿和經濟發展。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加速發展、工業化與城鎮化同時并舉的階段,也是能源資源消耗快速增長的階段。一旦碳標簽像其他標簽一樣普遍應用于國際貿易商品中,就很有可能會被用來設置技術貿易壁壘,形成新的綠色貿易壁壘。我國主要貿易對象中的英國、法國、美國和日本等國家,都紛紛制定和實施了相應的碳標簽制度,其涉及的商品種類也在不斷增加。其中涉及我國出口商品比重較大的有紡織服裝、農產品和日用品等產品。因此,在我國日常進出口貿易,特別是出口貿易受碳標簽的影響較為明顯。同時,碳標簽制度會增強國際貿易的不平衡。例如,如果發達國家開始征收碳關稅,對發展中國家的大量工業品將造成巨大沖擊,絕大部分商品將成為征收對象。根據聯合國征收系統預估,中國在國際市場上有3成以上的商品將被征收碳關稅,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可能因此而下降,進而導致我國出口商品的市場份額降低。
據統計,從2002年開始,中國已連續17年成為世界上遭遇貿易摩擦最多的國家。若發達國家在世貿組織對碳標簽制度的實施缺乏完善的環境與協調機制時,就強制要求商品加注碳標簽,則容易使其成為一種新的貿易保護措施,從而引發更多的貿易摩擦。如果碳足跡國際標準成為一種新的技術壁壘,國內落后的技術不得不被淘汰,多數企業必須向發達國家購買先進技術,并且要增加認證、貼簽等成本。比如,企業須獲得ISO14001認證或者審計體系認證(EMAS,歐盟生態管理),則該企業更方便和容易申請到碳標簽,同時還可以減免25%的碳標簽使用費用。
實施碳核查進出境監管的前景
為了能順應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有效保護我國進出口貿易健康發展,打破碳關稅綠色壁壘,我國需要繼續完善碳標簽制度和碳核查體系。目前,國外在碳核查領域的研究已有多年經驗,并且制定了相對完善的標準,對于核查方法和核查監管都有詳細的規定。我國碳交易試點起步晚,相關的碳核查理論、實踐經驗較為缺乏,碳核查的質量還有待提高。
能源產品的碳標簽核查
目前,大部分產品在生產過程多數需要依靠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轉化完成。過去,這個轉化主要依靠燃燒煤等化石燃料發電,過程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占我國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推動清潔能源的使用是碳中和的基礎和首要任務,如盡可能利用水電、風電、氫能和核能等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這就引出能源產品碳標簽的審核層次,針對傳統的化石能源和清潔能源產品需要建立不同的碳標簽審核標準。
加工貿易型產品的碳標簽核查
對于加工貿易型產品,政企各方要順勢而變,通力打造生態與經濟一體化的創新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技術,促進企業由單純追求利潤目標向追求經濟與生態相統一的生態經濟轉變。對于來料加工貿易產品,海關在口岸進行碳核查時,還需要綜合考慮產品碳排放轉移的情況。
我國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碳標簽制度創新模式,建立適應國情的碳標簽制度。要建立碳標簽預警機制,加強與發達國家合作交流,鼓勵企業尤其是出口貿易企業開展碳標簽認證工作,并在條件允許下選擇碳標簽制度試點行業,逐漸建立在口岸對進出口商品進行碳標簽的核查制度。我們在對出口商品進行嚴格測算與規定的同時,要對進口商品實行同樣的標準,這樣既可在一定程度上規避貿易壁壘,穩定進出口貿易,又可通過統計分析幫助國家摸清進出口商品的碳排放結構,對低碳經濟發展具有一定幫助,有效降低我國碳中和任務的壓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