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宣布,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海洋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技術和工藝”項目支持的“國產自主天然氣水合物鉆探和測井技術裝備海試任務”在我國南海海域順利完成海試作業,此舉標志著我國海洋天然氣水合物鉆探和測井技術取得重大進展。
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是最具商業開發前景的戰略資源之一,在我國主要賦存于南海800米以深的海底,其具有地層非成巖、非均質性強、易遇滑塌和淺層氣風險等特殊難題。長期以來,由于國內缺乏針對水合物的鉆探和測井技術裝備,只能高價聘請和租用國外專業人員和設備開展作業。
中海油研究總院董事長米立軍表示,本次海試作業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獲得了高質量的測井數據,驗證了國產自主深水技術裝備的可靠性,一舉打破了我國依靠自主力量進行海洋水合物鉆進作業深度和作業水深兩項紀錄,為含水合物淺軟地層鉆探和測井作業提供了范本,為天然氣水合物技術裝備國產化自主化道路汲取了寶貴經驗。
2021年6月,中海油研究總院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海洋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技術和工藝”為項目支撐,依托國產自主“海洋石油708深水工程勘察船”和國產深水鉆井系統、新一代隨鉆測井工具,在南海1758米水深預定海域,開展了為期兩周的兩口水合物評價井的海底井場調查、鉆探作業和隨鉆測井作業,取全取準了包括自然伽馬、電阻率、聲波、井徑、井溫、地形地貌等第一手資料,順利完成目標任務。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守為說,本次海試成功使中國海油在深水-超深水天然氣水合物鉆探取樣領域,具備了船舶-鉆探-測井-取芯-在線分析檢測全套國產化技術水平和全過程作業能力,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自主掌握該項技術的國家,我國海洋天然氣水合物鉆探和測井技術邁入了國產自主新時代!
據了解,中國海油自1995年起持續攻關水合物基礎理論和工程難題,開展了多輪地質綜合研究和勘探工作,逐漸建立了基于國產自主“海洋石油708深水工程勘察船”的國產鉆井和測井系統,并在摸索和實踐中自主研發了水合物繩索取芯工藝技術、深水淺表層CPT取芯工具等配套技術,于2019年在瓊東南海域收獲了天然氣水合物巖心樣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