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精神,防控危化品重大安全風險,為慶祝建黨100周年營造安全穩定環境,近期,應急管理部派出6個工作組,赴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等14個重點省份開展危化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
01消防控制室無人值守 企業被責令停產 總經理被免
7月2日,應急管理部第三督導核查組赴四川突查危化品重大危險源企業。督導核查組在和邦生物營養劑分公司給該企業消控室打電話無人接,檢查發現消防控制室無人值守。督導核查組要求地方責令企業停產整頓,全面系統開展設計診斷和安全風險評估。檢查當晚,該企業開會免掉營養劑分公司總經理的職務。
02 汽化溫度竟靠人盯守
近日,上海市金山區金山衛鎮,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第三組在上海群力化工有限公司廠區進行檢查時,發現該企業異丁烯的蒸發汽化過程存在較大問題。
該企業采用溫水水浴的方式將液態異丁烯汽化,輸送至車間進行下一步化學反應,但溫度控制和聯鎖設置并未接入整個生產系統的自動化控制系統(DCS主控室)。
檢查時,專家發現蒸汽加熱箱柜上放了一本填得密密麻麻的記錄本。正在值守的工人說,他們的主要工作任務是監測汽化溫度,當控制數據發生偏離時,及時控制溫度,從而減少異丁烯的汽化量,這個崗位需要24小時值班。
“主要靠人來盯著,這哪兒行啊!”專家表示,異丁烯受熱后壓力會上升,控制不好就會超壓,如果遇到其他設施完整性達不到要求,就極有可能導致異丁烯泄漏,甚至是爆炸,所以控制溫度和壓力極其重要。
仔細檢查后,專家又發現原設計的溫度、壓力聯鎖單元并未投用,現場控制閥走的是旁路,無法安全有效控制該裝置。同時,蒸發器的壓力報警裝置設置的最高報警值就是罐體的設計壓力,一旦出現事故,現場值班人員將暴露在危險環境中。另外,異丁烯儲罐、泵、管線上的所有泄壓安全閥都是直排大氣,沒有安裝阻火器,一旦泄壓閥起跳,可能發生爆炸。此外,該企業還存在儲罐和管線上連接的閥門、焊接的法蘭等與內部壓力等級不匹配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專家表示,企業生產工藝設計或施工時存在問題,異丁烯蒸發器由人盯守,不能滿足安全生產要求,必須重新完善并接入DCS系統,同時聯鎖系統完善后,還需進行安全完整性評估,達到安全等級。
03動火安全作業證時間“倒流”
“1分鐘之內把所有的流程走完,實際操作中有這個可能性嗎?是這樣做的嗎?危害辨識不明、錯誤,這是符合規定的動火安全作業證嗎?”近日,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第五組赴湖南省長沙市銅官工業園區湖南吳贛藥業有限公司,核查特殊作業管理制度及作業前風險分析、審批票據資料時發現,該企業提供的20張動火安全作業證中,大多數都存在上述問題,甚至一張動火安全作業證上就有兩三處錯誤。
5月24日至5月26日,在湖南省組織開展的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地市交互檢查中,該企業就被發現存在動火安全作業證“不符合公司《動火作業管理制度》規定的應由安全部門審批的要求,動火安全作業證無完工驗收簽字”等問題和隱患,并被要求整改。
督導核查組專家在對企業提供的《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整改治理報告》資料進行核查時發現,附件中關于企業在地市交叉檢查后的整改措施和落實情況不徹底,其中3張動火安全作業證“范本”依舊存在多處問題。一張編號為86的動火安全作業證,動火方式是電焊切割,未辨識出涉及的“臨時用電”等其他特殊作業,危險辨識中缺少“火災”。此外,該動火安全作業證上的動火分析時間、申請部門意見、安全管理部門意見、動火審批人意見皆為6月16日8時40分,但動火前,崗位當班班長驗票時間為6月16日8時30分,時間出現了“倒流”。
專家多次向企業工作人員確認:“這是按要求培訓之后的作業證嗎?這是你們覺得符合標準的作業證嗎?”均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面對專家指出的時間“倒流”問題,企業工作人員接連解釋:“有時候為了節約時間,沒有看表,就憑感覺寫的。”“需要多人簽字,有時不能及時找到所有領導簽字。”過了一會兒,該工作人員又說,“只是10分鐘誤差,又不是說這十分鐘就會發生爆炸”,認為專家過于“揪細節”。
督導核查組專家周育輝指出,該企業屬于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同時涉及“兩重點一重大”,危險因素多,反應風險等級較高,一旦引發火災導致爆炸,后果將十分嚴重。動火安全作業證的每一道審批程序都是一項安全保障措施,企業對此不能麻痹大意、流于形式,如果事前不做好危險有害因素分析、安全措施管控不當,動火作業風險將會成倍增加。
在點評反饋會上,督導核查組組長鄭雙忠指出,企業要重視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設和完善,安全生產是系統工程,不僅要加強硬件投入和設備設施檢查,還要同步提升企業安全軟實力,強化企業人員培訓質量,加大安全制度執行力度,才能有力保障企業安全生產平穩有序。
04危化品裝車無防護 防爆區隨意打電話
“2臺氯化氫儲罐安全閥根部閥都處于關閉狀態,環氧氯丙烷儲罐的液位聯鎖、罐區現場的可燃有毒報警器也沒投用……”近日,在浙江省衢州市浙江豪邦化工有限公司,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第三組專家對該企業負責人說。而在這之前的1小時,該企業負責人還信誓旦旦地表示非常重視安全生產。
浙江豪邦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商貿、生產、經營于一體的股份制企業,占地233畝,生產環氧氯丙烷等產品。該廠區有一級重大危險源1個、三級重大危險源1個。
當記者跟隨督導核查組專家來到環氧氯丙烷裝卸區時,作業現場的景象令人震驚。一車產品剛裝好,只見司機在沒有采取任何安全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熟練地爬上2米多高的車頂進行作業,車輛也沒有采取防滑動措施。
“安全帶不系、緩降器不用,掉下來怎么辦?”專家嚴厲地說,“在這種狀況下進行作業,安全是失控的。”
專家抽查了此處的靜電報警夾子,發現全是壞的,而整個工廠,管線上靜電接地多處缺失。
在三級重大危險源的環氧氯丙烷中間段廠房,督導核查組發現,2個電機泵體中間的聯軸器正在運行,而瘋狂轉動的聯軸器外面卻沒有任何防護裝置。
“這是之前檢修時拆掉的,后來就沒再安裝。”現場工作人員一邊解釋,一邊拿起身邊的鐵皮蓋子準備將聯軸器罩起來。
“這樣做太危險了!”專家馬上制止。
在距該廠房不遠處的重大危險源現場資料清單放置處,督導核查組查看重大危險源關鍵設備巡查情況,發現最后一次巡查還是5月28日。而這個巡查表后面附的規定里明確要求,廠房應當每天巡查一次,每月進行一次校驗。
在該企業一級重大危險源場所――環氧氯丙烷儲罐區,有2個2000立方米的儲罐。專家發現,該罐區很多閥門裝反,不能起到調節壓力的作用,且罐區為防爆區域,但罐區內工作的操作人員手機響個不停,并照常接打電話。督導核查組隨機抽查罐區管理人員對罐區的了解情況,問了幾個問題后,發現其對罐區基本情況一知半解。
經過1個多小時的檢查,督導核查組發現,該企業安全管理混亂,存在罐區旁酸性污水泵電機不防爆、現場消防車通道被占用等多項隱患,其中重大事故隱患就有4項,而前期該企業對重大危險源安全隱患的自查中卻只查出4項一般性問題。督導核查組建議地方相關部門責成該企業停產整頓,舉一反三開展自查自糾,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不得恢復生產。
05企業自查與整改不深不細不實
7月2日,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第一組在吉林省吉林市進行督導核查。當日,督導核查組抽查了2家危化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共發現隱患36項,其中事故隱患31項、火災隱患5項,重大事故隱患3項。
督導核查組專家發揮專業特長,檢查時嚴查細問,逐項過關。
記者在現場觀察到一個現象:專家一皺眉,很可能是發現了新問題;只要專家一撓頭,企業負責人就緊張得出汗。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企業自查不深不細不實,對自身安全腦中沒數,心里沒底。例如,吉林怡達化工有限公司自查的16項隱患中有9項未做好記錄,地市交叉檢查發現的11項隱患整改不深不實。而督導核查組發現該企業存在的2項重大事故隱患和3項嚴重違規違法行為在企業自查中均未被發現。
記者在檢查結果反饋會上的直接感受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存在如此多的問題,反映出企業對安全生產的態度不端正和企業的管理現狀不容樂觀。
在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市石油分公司,督導核查組發現,該企業作業操作規程無審批和實施時間,且無聯鎖報警信息,無異常情況處置措施;汽油罐區未設置區域可燃氣體報警設施,卸油泵區、公路發油泵區無圍堰;污水處理系統設備底座未接地;現場儀表編號與DCS上儀表編號不一致;該油庫罐區東側設置的圍欄占用了環形消防車道……短短2小時,督導核查組發現的問題已達十余項,可謂觸目驚心。
當天檢查結束,督導核查組將吉林怡達化工有限公司交辦地方立案,責令停產整改。
06企業擅自將苯罐擴容 擅自變更存儲介質
近日,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第六組對武漢化學工業區內的兩家企業進行督導核查,發現企業存在不按設計建設儲罐、違規超量儲存以及隨意變更儲存介質的行為。
在檢查武漢凱順石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順石化)時,督導核查組危險化學品專家宋東日經過查閱資料和現場測量,指出兩處重大事故隱患。
第一處隱患是兩座苯儲罐設計容積為1000m3,實際建設儲罐容積為1600m3,苯罐與周邊儲罐防火間距不滿足《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的要求。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企業未按設計容量建設兩座苯儲罐,私自將罐增高近5m,存在違規建設、超量儲存行為,這正是此次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的重點內容。
第二處隱患是該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沒有獨立設置,且苯氣未按照有毒氣體進行檢測報警,不符合國家法令和規范的要求。
宋東日告訴記者:“苯是國家《高毒物品目錄》中列為的高度危害化學品,必須安裝有毒氣體檢測器。因為可燃氣體檢測器檢測的是爆炸下限,其報警閾值遠遠超過了苯氣職業健康危害的限值,采用可燃氣體檢測器不能及時有效檢測出苯氣的泄漏,可能會對員工造成中毒或長期嚴重的健康損害。”
另外,在檢查消防水泵房時,督導核查組消防專家只看到了一部內線電話,專家指出:“消防電話是消防專用設備,不能用普通電話代替。”隨后,專家來到配電室,發現也未設置消防專用電話。
專家介紹,按照《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的要求,消防控制室應設置消防電話總機,消防水泵房、配電間等應設置消防專用電話分機。消防專用電話網絡應為獨立的消防通信網絡,因為消防專用電話線路的可靠性關系到火災時消防通信指揮系統是否通暢,不能用一般的電話線路代替。
在檢查另一家企業武漢恒陽化工儲運有限公司時,督導核查組危險化學品專家茍正華查閱企業重大危險源評估報告和安全設施設計專篇發現,企業T206儲罐存儲介質由甲醇變更為液堿,T207和T212儲罐存儲介質由乙醇變更為燃料油,但企業員工僅提供了一般變更管理申請表,無法提供設計變更文件。專家茍正華指出:“儲存介質由易燃液體甲醇變更為腐蝕品液堿,企業僅對清罐作業風險進行了管控,未對儲存的安全條件進行分析,根據《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可燃液體與腐蝕性液體同罐組布置,應設隔堤;堿液儲罐地面應進行防腐蝕處理。通過檢查反映出企業變更管理存在較大漏洞,安全管控不到位。”
針對檢查發現的重大隱患問題,督導核查組組長魏利軍責令凱順石化立即制訂整改措施,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未完全整改到位前不得恢復生產;地方應急管理部門要加強對企業隱患整改工作的監管力度,對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嚴肅查處、從重處罰。
07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未經正規設計,形同虛設
6月23日,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第六組的危險化學品專家宋東日在檢查企業廠區中控室的可燃氣體檢測報警系統時發現,報警器報警限值設置遠遠高于規范標準的要求,根本起不到預防事故的作用。
這是一家有著60年發展歷史的、集精細化工、農用化工、化學制藥于一體的高新技術產業企業。湖北遠大富馳醫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馳公司)年產硫酸二甲酯50000噸、硝基甲烷7000噸、工業硫酸150000噸。同時還生產氟硅酸鈉、亞硫酸鈉、亞硫酸氫銨、亞硫酸氫鈉、O-甲基異脲、亞胺絡合物等產品。
督導核查組專家現場檢查發現,企業中控室內的硫酸二甲酯報警器的一級和二級報警限值分別超過了直接致害濃度2倍和5倍。
宋東日告訴記者:“硫酸二甲酯屬于高毒類危化品,具有急性毒性及致癌性、急性毒性類似光氣,其危害性甚至遠遠超過氯氣,一旦發生泄漏,危害極大。按照國家標準,即便受儀表制造技術條件所限儀表測量存在困難時,有毒氣體探測器的一級報警設定值也不得超過5% IDLH(直接致害濃度),有毒氣體的二級報警值最大也不得超過10% IDLH,企業實際設置的報警值為2倍IDLH和5倍IDLH,根本起不到預防事故、保護現場作業人員的作用。”
此外,茍正華在中控室檢查3萬噸/年硫酸二甲酯裝置DCS系統時發現,該系統僅能監視,不能實現自動控制,不能滿足《關于開展提升危險化學品領域本質安全水平專項行動的通知》的要求。
記者跟隨專家們來到硫酸二甲酯罐區,專家們現場指出,硫酸二甲酯泵區未按照國家標準設置有毒氣體檢測器,裝置區和重大危險源罐區已經安裝的有毒氣體檢測器位置及數量都不滿足規范要求,經查屬于企業自行安裝,均未經過正規設計。針對這一重大事故隱患,督導核查組要求企業必須進行正規設計、規范整改。此外,專家針對企業重大危險源現場儀表閥門存在的問題、儀表自動化制度建設、安全設施變更管理,向企業給出了整改建議和技術指導。
在查閱湖北富博醫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博公司)的資料時,督導核查組消防專家提出質疑并詢問企業員工:“你們2020年度建筑消防設施檢測報告怎么是富馳公司的?”
“富馳公司與富博公司原來是一家公司,所以建筑消防設施檢測報告就做成了一份。”企業員工解釋道。
督導核查組消防專家隨即指出,富馳公司和富博公司雖一墻之隔,但兩家企業法定代表人不同,卻共用一套火災探測報警系統、消防供配電系統、消防泡沫滅火系統等,未明確雙方的消防安全責任,是不合理的。
此外,兩家企業在企業自查方面均存在自查不深入、未能排查出存在的重大隱患問題,且地市交叉檢查也未能發現重大隱患。
第六督導核查組組長魏利軍在企業反饋會上要求,企業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對查出的隱患問題立即進行整改,加大投入力度確保徹底整改到位,并舉一反三,切實做好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地方應急管理部門要清醒認識做好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政治意義,認真總結督導核查中發現的問題隱患,加強對企業隱患整改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并對整改完成情況予以確認。
08老牌國企生產設施陳舊落后 裝置自動化水平低
2021年7月3日,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第六組在檢查重慶華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彩化工)時發現,該公司廠房陳舊,生產裝置自動化水平較低,存在4項重大事故隱患。
記者跟隨督導核查組專家進入廠區二車間,映入眼簾的是墻皮脫落的廠房、陳舊的生產設施、銹跡斑斑的儲罐和布置混亂的管線。
這是一家有著六十多年歷史、生產功能性還原染料的老牌國有企業,主要從事還原靛藍等功能性還原染料的生產與銷售,在生產過程中儲存、使用硫酸、硝酸、氫氧化鈉、液氯等危險化學品,涉及危險化學品三級重大危險源2個。
督導核查組安全生產專家在查閱資料時發現了問題,“你們企業提供的在役裝置安全設計診斷報告僅有專家評審意見,并沒有具體診斷內容和相關圖紙,未由設計單位編制,是重大事故隱患!”
專家現場指出,企業新、改、擴建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和在役化工裝置的安全設計診斷必須由具備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負責設計。未經正規設計,就無法從源頭上控制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安全風險。
督導核查組專家來到液氯庫,發現氯氣緩沖罐排污管道僅設單閥,且未安裝壓力遠傳報警裝置,液氯儲存、氣化操作人員未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
更為嚴重的是,企業提供的《重慶華彩化工有限公司硝基蒽醌裝置安全儀表系統隱患整改項目方案設計說明》,方案編制單位(黑龍江龍維化學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法人及主要設計人員的身份與實際不符,方案合法性存疑;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GDS系統)均未經正規設計,未設置報警操作員站和控制室聲光報警器,未設置現場區域報警器;硝化裝置控制室面向硝化裝置開有門窗,且控制室總圖定位、建筑結構等同樣未經設計單位正規設計。
消防專家在液氯庫現場拉動了應急演練,發現部分工藝處置隊隊員未穿重型防護服,未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及防毒面具,防護裝備佩戴不規范。在檢查鈉庫時,消防專家發現一項火災隱患:兩座鈉庫間距僅0.36m,防火間距不符合規范要求。
針對上述多項隱患和漏洞,督導核查組要求:要盡快推動華彩化工搬遷改造升級工作,通過規范設計,提高裝置自動化控制水平,以滿足安全發展的要求。
09特種作業無證上崗、老裝置無正規設計診斷
近日,應急管理部再次派出6個工作組赴重慶、貴州、安徽等重點省份開展第二階段的專項督導核查。此次專項督導核查的重點是:推動各地區深入開展危化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繼續圍繞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檢查工作質量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年度重點工作,進行“一督五查”,對被督導核查省份工作質量進行量化評估。
2021年7月2日,重慶市多地連降暴雨,記者跟隨督導核查第六組冒雨赴墊江縣兩家企業開展督導核查工作。重慶博杰能源有限公司是督導核查組抵達的第一站。該公司成立于2013年6月,是重慶市第一家LNG產業的國有企業,主要從事液化天然氣(LNG)的生產、銷售、場站建設運營,涉及LNG和重烴兩種危險化學品。
在檢查企業特種作業人員持證情況時,企業只提供了電工、電焊工的操作證,未能提供天然氣液化操作工的操作證。企業管理人員解釋,天然氣液化不屬于危險工藝,不清楚天然氣液化操作也需要持證。
督導核查組安全生產專家告訴記者:“依據《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0號),特種作業目錄中明確將天然氣液化作業列為‘大中型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特種作業。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才可以上崗作業。”
另外,專家發現該企業董事長(安全第一責任人)和總經理安全職責部分重疊,企業董事長、法定代表人黃某兼任集團公司總經理職務,日常辦公地點位于墊江縣城,長期不在企業。從企業提供的2021年安全會議簽到表看,黃某僅5月參加了一次安全例會。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安全管理的重點,領導安全職責不清,安全管理規范化有待加強。
隨著檢查工作的深入,專家還發現,《重慶博杰能源有限公司LNG儲備調峰綜合利用示范項目(一期)安全設施設計專篇》(2014年8月14日),編制單位為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西南分公司,但廠區設計圖紙所附的資質卻為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總公司)資質,且設計圖紙未加蓋資質章。
在檢查重慶興發金冠化工有限公司時,督導核查組發現2座四氧化二氮儲罐和1座四氧化二氮殘液儲罐未經過正規設計且未進行安全設計診斷。
專家指出,二硫化碳控制室和二甲基亞砜控制室面向甲類生產裝置,未采用抗爆設計,且未進行爆炸風險評估,不符合《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設計規范》要求;二硫化碳儲罐V-002C和甲醇儲罐V-002D變換儲存,僅評價機構(重慶化工研究院)進行了風險分析,無設計單位進行設計變更。
此外,消防專家在現場檢查時發現,該企業的消防車日常停放位置與二硫化碳甲類工藝裝置防火間距以及廠區辦公樓與甲類工藝裝置防火間距均不符合現行規范要求。
督導核查組消防專家抽查企業無預案拉動實戰演練,測試企業專職消防隊與工藝處置隊協同作戰能力。
針對兩家企業存在的問題,督導核查組要求:企業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認真對待督導核查中發現的各類問題隱患,并舉一反三、全力整改。同時,切實加強企業變更管理,有工藝變更的項目應由設計單位進行設計;提高自身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水平,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防止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確保生產運營安全平穩;地方應急管理部門要督促企業對督導核查發現的問題隱患立行立改,并依法依規對其進行處罰。
10有毒氣體報警儀問題多,消防設施形同虛設
近日,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第二組從山西的203家重大危險源企業中,隨機抽取7家重大危險源企業開展督導核查,現場檢查發現,不少企業安全管理、消防安全仍有短板漏洞。
有毒氣體報警儀問題多
6月21日,督導核查組在潞安集團天脊煤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檢查時,發現該公司液氨輸送泵區域設置的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與泄漏點水平距離約6米,不符合《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標準》中不宜大于4米的相關要求。
該公司目前備案的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共11處,其中涉及一級重大危險源2處,分別為液氨貯槽儲存單元、苯胺原料成品罐區儲存單元,這一問題正是發生在一級重大危險源區域。
“氨是有毒氣體,眼睛和皮膚直接接觸高濃度的氨氣,可能引起嚴重的化學灼傷,液氨一旦泄漏出來,極易氣化擴散,導致人員中毒傷亡,而且氨易燃易爆。”督導核查組專家對陪同檢查的企業工作人員說。
該公司連夜組織專家對現場進行可行性論證,決定在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4米范圍內)再增設一臺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
從6月22日整改情況報告上來看,該公司現已在泵區的東南側和管道相對密集的西南側各增加1臺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3臺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呈三角形布置,可將此區域全覆蓋。
6月25日,督導核查組對正在停產的山西瑞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檢查時,發現該企業操作規程中缺少氧化爐溫度、氨空比值的報警值,而且氨氣吸收器頂部缺少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
督導核查組要求,當地監管部門要督促指導企業有序推進停產,全面排查、閉環管理各類隱患問題;加強液氨儲罐的看管守護,防范化解安全風險;嚴格復產標準,將隱患問題徹底整改,組織有關專家驗收合格后方可復產。
消防設施形同虛設
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晉中石油分公司晉中油庫設有油罐16座,被劃分為3個儲油罐組,其中1個儲油罐組為一級重大危險源,另外2個儲油罐組為三級重大危險源。在消防設施設備方面,該油庫配備了178千瓦消防引擎泵4臺、320千瓦發電機1臺,以及4000立方米消防水池。
油庫的消防設備設施看似齊全,但督導核查組在08操作區檢查過程中,專家按下消防手動報警器的報警按鈕時,報警器毫無反應。
“在改造時,我們已將這個手動報警線路剪斷了。”陪同檢查的企業工作人員說。
督導核查組專家指出,汽油庫區無手動報警按鈕,只配備手搖報警器,違反了甲乙類裝置區周圍和罐組四周道路邊應設置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要求。
在該油庫,專家隨機依照其預案,模擬波紋軟管泄漏著火處置程序組織現場演練,發現其預案本身不完善,現場操作與科目設定的要求有較大差距,消防隊只出水對罐體進行冷卻,沒有對起火部位進行處置。
專家建議,山西晉中石油分公司聘請有資質的第三方維保公司對廠區、庫區內重要消防設施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建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置消防控制室,安排專人值班值守,實現泡沫系統、消防水泵遠程控制。
督導核查組在山西省靈石中煤化工有限公司進行消防檢查時發現,部分消防設施設備存在嚴重故障,管理也存在較大漏洞。
在廠區,督導核查組專家隨機測試低變爐及預脫硫塔裝置區一門消防水炮時,發現其射程不足30米,僅能到達裝置邊緣區,起不到保護裝置的作用。專家又隨機測試氣柜區一門消防水炮,20分鐘內,消防水泵未能動作,不能按要求實現加壓。專家還發現,該企業消防控制室未實現與自動噴霧系統、消防水泵聯動控制。
針對督導核查組檢查發現的問題隱患,山西省應急管理廳要求當地監管部門依法下達執法文書,督促企業立即整改。同時,將檢查發現的問題隱患通報全省,要求各企業舉一反三,全面排查安全風險隱患。目前,7家企業均已按照整改要求,對發現的問題立行立改,及時反饋了整改落實情況報告,并對未能立即完成整改的問題隱患作出了原因說明、制定了整改方案。
11事故教訓不吸取 主要職責不明確
6月29日至7月1日,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第三組赴陜西開展督導核查工作。
督導核查組深入陜西省渭南市渭北煤化工業園和華州區工業園區,隨機抽查了渭南鹵陽湖慶港天然氣資源利用有限公司、陜西中化藍天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晶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業。針對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職責不明確、重大危險源安全包保責任制落實不嚴格,自查不認真等問題,督導檢查組提出明確要求,并列出典型問題清單,責令地方應急管理部門實行約談、處罰等相關措施,督促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對同類企業事故不了解
“你知道去年廣西北海LNG著火事故嗎?”
“嗯……不知道。”
“你們怎么不學習?連同類企業發生的事故都不知道,不吸取事故教訓,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怎么落實的?”督導核查組專家追問。
渭南鹵陽湖慶港天然氣資源利用有限公司是西安慶港潔能科技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6月30日,督導檢查組在聽取該企業安全生產副總經理的匯報時,向其提出上述問題。專家認為,該企業在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方面完全沒有一個央企下屬企業該有的管理水平。
中控室是企業運行的“神經中樞”。在現場檢查中,督導檢查組發現該企業中控室設有餐具、水杯等定置擺放柜,兩名值班人員卻把各自的水杯放在操作平臺上。
專家表示,這是典型的無視崗位安全風險,不遵守三級定置管理制度的行為。水杯中的水若傾倒在鍵盤上會造成系統中斷,出現死機、黑屏等故障,從而導致控制系統出現癱瘓,后果將不堪設想。
在晶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檢查時,督導核查組專家詢問:“你知道曾經發生過一甲胺特大中毒事故嗎?就是1991年發生在江西貴溪的那起……”
“不知道。”該企業總經理回答道。
“這個事故案例在你們的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報告中寫得很清楚,難道你們就不組織員工學習?你作為企業總經理,不熟悉安全評估報告內容,連同類企業在歷史上發生的特大事故也不知道,怎么落實總經理職責?”督導核查組專家當場指出,前車之鑒,后事之師,不吸取事故教訓、不強化宣傳教育,也是重大安全隱患。
職責不清 責任人不明
督導檢查組在檢查中發現,渭南鹵陽湖慶港天然氣資源利用有限公司在2020年11月30日將原法人林玉和變更為趙永濤,而工商營業執照上的法人變更時間是2021年5月7日,且至今未在法定期限內向實施機關提出安全生產許可證變更申請。重大危險源包保責任制公告牌上的主要負責人依然是原法人林玉和,每天履行安全承諾的人又變成現場經理耿金昌。
督導核查組指出,每日安全承諾人應是重大危險源的主要負責人,該企業未嚴格落實重大危險源安全包保責任制。執行董事及法定代表人長期不在崗,也沒有明確其安全職責。此外,該企業與四川佳運油氣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簽訂了LNG裝置操作業務委托合同,但安全生產職責劃分并不清晰。
檢查結束后,督導核查組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對現場督查發現的問題立行立改,并依法進行處罰;同時舉一反三,切實提升企業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水平。二是地方要督促相關企業深刻吸取同類事故教訓,厘清安全生產職責,完善責任體系,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三是地方應急管理部門和園區要把“一防三提升”作為中心工作強力推進,扎實推動企業分類整治、精細化工整治任務“四個清零”、化工園區整治提升等重點工作落實落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