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6月29日,江蘇油田與金陵石化、南京煉油廠在南京簽署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項目合作協議。按照協議,乙方南京煉油廠每年新建10 萬噸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裝置及相關設施,丙方金陵石化負責提供大于98%的高濃度二氧化碳原料,甲方江蘇油田加速CO2驅油技術研究與應用,實施上下游企業深度合作,加快一體化發展,攜手打造二氧化碳捕捉利用示范工程,為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展現央企 責任擔當。
江蘇油田積極踐行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堅持走低成本開發之路,不斷探索CO2驅油提高采收率技術,二氧化碳采油應用規模持續擴大,至目前,建成注氣井26口,累計注氣12.3萬噸,增油5.17萬噸,封存二氧化碳10.7萬噸。今年以來,又著力打造“花-沙-瓦”和“馬-邵-聯-黃”兩個CO2驅提高采收率示范區,年部署注氣7萬噸,增油2萬噸,已新開注氣井12口,注氣2.74萬噸,增油近萬噸。
為了推動CO2驅油提高采收率規模化發展,江蘇油田聯手金陵石化、南京煉油廠共謀綠色潔凈發展戰略,落實中國石化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爭當駐蘇企業低碳發展先行軍。
三方約定,乙方項目建成后,江蘇油田采取租賃方式經營南京煉油廠建成裝置及相關設施,金陵石化負責提供大于98%的高濃度二氧化碳原料。
江蘇油田主要領導方志雄表示,通過上下游合作,努力打造成減碳減排的“綠色工程”,用足用好金陵石化140萬噸高濃度CO2資源,加大捕集力度,拓寬利用渠道,做到“驅埋結合、變排為注、變廢為寶”,把三方合作項目建成集團公司CCUS示范工程;打造成增油上產的“效益工程”,在10萬噸產能規模基礎上,分期擴建1套10萬噸、1套20萬噸裝置,隨后再根據減排要求,利用廢棄油井進行50萬噸規模年埋存,最大限度滿足三次開發需要和減排要求,全力夯實老區穩產根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