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應急管理部派出6個工作組,赴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等14個重點省份開展危化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發現了諸多安全隱患。
同一人連續上5天通班 鐵人也受不了
6月18日,應急管理部第一督導核查組突查包頭寧鹿石油有限公司油庫時發現,該企業在消防記錄單上造假,連續5天白班和夜班都是同一個人簽字,面對督導核查組專家的質問,企業負責人承認消防記錄造假。督導核查組還發現該企業特殊作業管理制度有嚴重缺陷,汽油儲罐缺少液位不間斷采集記錄設施,罐區內柴油管線的改造未經正規設計等重大事故隱患。18日晚,當地應急管理部門暫扣了該企業的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責令其停業整改。
企業超試生產期限 已責令停產整改
2021年6月19日,第六督導核查組赴江西省吉安市歐氏化工有限公司檢查時發現,該企業4000噸殺蟲單改擴建及其4200噸副產鹽項目的試生產日期為2020年6月5日至2021年6月4日,已超半月,目前屬于超期試生產狀態,存在重大事故隱患。
“你們的試生產超期了知道嗎?”“為什么不做延期?”“你們在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面對督導核查組的連連質問,企業負責人面面相覷、點頭承認。
江西歐氏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98年生產農藥殺蟲劑的老廠,目前涉及胺基化和氯氣兩處重點危險工藝,有液氯倉庫3級(20噸)、甲類罐區3級、劇毒倉庫4級三處重大危險源,重點監管的化學品有甲醇、二甲胺、三氯化磷,劇毒化學品有氰化鈉、液氯。
督導核查組前往微型消防站檢查時,要求企業員工現場操作正壓式消防空氣呼吸器的使用。企業員工在打開包裝箱準備穿戴時,發現氣瓶上的肩帶出現了斷裂。消防專家李寧寧隨即要求其更換一套空氣呼吸器再次進行操作。
“十分鐘了,你還沒有穿完,動作太慢了!一旦遇到氯氣泄漏,這么長時間你肯定中毒了!你們沒有定期培訓嗎?”企業員工拖拖拉拉,整個操作過程動作不規范,十分不熟練。
“建議你們搞個比賽,定期訓練!”
專家還發現,包裝箱內的空氣呼吸器檢查維護記錄并沒有填寫。
此外,企業冷凍水車間內的交接班室對面是甲類生產裝置,交接班室內有大量員工,沒有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進行整改。危險化學品專家宋東日告訴記者:“這是非常危險的,涉及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的生產裝置控制室、交接班室原則上不得布置在生產裝置區內,一旦發生突發事故,現場的值班人員沒有配備任何的防護裝備,是根本無法及時撤離的。若需設置交接班室,就應當按照《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設計規范》中的規定,在2020年底以前完成抗爆設計、建設和加固。”
督導核查組要求江西歐氏化工有限公司立即停止試生產行為;當地應急部門要對其試生產超期行為進行調查處理,并及時反饋調查處理結果;地方政府要舉一反三,對類似的試生產行為進行全面排查整治,依法嚴懲有關違法違規行為。
總經理長期不在企業 責任制難落實
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第五組對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有限公司開展專項督導核查。
該企業成立于2012年5月,位于福州市福清江陰化工園區。督導核查組查閱資料發現,該企業總經理同時擔任福建耀隆化工公司法定代表人,辦公地點在福州市區,除參與年度黨委會等重要會議外,平時不在企業辦公,安全生產責任制難以落實。
督導核查組表示,張家口“11?28”爆燃事故暴露出主要負責人長期不在崗,導致安全責任難以落實的問題,要深刻吸取教訓,防止類似事故發生。
負責現場核查的專家發現,企業液氨罐區控制室、中控室通風系統新風入口處無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液氨球罐噴淋系統雨淋閥漏水,系統壓力不足;液氨球罐區未設置消防水炮等多項安全隱患。
“通風系統新風入口處無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將導致有毒氣體泄漏時,無法第一時成人員傷亡事故。”督導核查組專家表示。
在檢查該企業一級重大危險源罐區――液氨球罐區時,督導核查組現場“出題”,要求企業按照有關程序拉響“事故警報”,開展演練。
然而,在“事故警報”拉響幾分鐘后,該企業工藝處置隊只有兩人到場,并且未攜帶可燃氣體探測儀和堵漏工具;企業專職消防隊雖然迅速到場,消防車輛卻隨意停放。
演練結束后,督導核查組專家當場指出演練暴露出的問題,包括未組織現場偵檢,未劃定警戒區域,企業專職消防員未穿戴輕型防化服和空氣呼吸器,工藝處置隊和企業專職消防隊應急處置能力不足。
“不能僅為演練而演練,而應該將演練當成事故來應對。”督導核查組專家表示,由于該企業未設置企業專職消防隊,僅靠合作,出錢雇傭企業專職消防員,一旦發生突發事故,勢必影響施救。建議與鄰近企業專職消防站協商,組成聯防,進一步完善與聯防企業專職消防站協作和考核機制、聯絡機制,健全考核評價體系。
在向該企業的反饋會上,第五督導核查組組長鄭雙忠指出,危化品重大危險源企業要以此為契機,深刻吸取相關事故教訓,切實落實好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及時整改發現的問題隱患。地方要舉一反三,加強其他行業安全防范工作,全力推進各行各業持續健康發展。
水泵房水管爆裂 消防水炮無加壓效果
6月18日,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組第二組從山東省東營市7個縣(區、開發區)270家重大危險源企業中,隨機抽取到位于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的重大危險源企業――東營海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開展督導核查。
在檢查企業消防水炮維保記錄和檢測記錄時,督導核查組專家發現,該企業消防管網水壓值半年來一直處于不規范狀態,且無整改記錄。 對此,專家決定前往現場核實。
在對一門消防水炮進行測試時,專家發現,該消防水炮完成直流及開花效果后,出水壓力逐漸減小,在規定時間內無任何加壓效果。經查,發現該企業水泵房左側一處水管爆裂,從裂縫處流出的水已經漫延到廠區地面。
原來,該企業臨海,地下水位高,消防管網易受海水侵蝕,加之地下供水管網年久失修,導致水管耐壓能力降低。
專家指出,該企業一旦發生火災,消防管網將形同虛設,不能真正發揮作用;建議該企業盡快組織整改,更換新的管網,盡快徹底修繕,并加強定期維保。
在隨后檢查中,專家發現,該企業滅火和應急預案還需完善,工藝處置與消防處置合成演練少。專家要求企業工藝處置隊和企業消防隊加強聯合演練,切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督導核查組要求企業按照專家意見立即整改,舉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改隱患;當地應急管理部門和消防救援機構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督導核查結束后,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應急管理局和消防救援大隊帶領安全、消防專家,連夜到企業召開現場整改會議,針對消防管網壓力不足、消防管道爆裂問題,責令該企業立即停產整頓。整頓期間,消防救援大隊將抽調消防車和消防員到企業應急備勤,確保安全。
6月19日12時,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應急管理局和消防救援大隊組織專家到該企業進行復查,發現該企業已停工整改,消防管網水壓不足、管網爆裂的問題已經整改,可以使用。在督導核查組發現的問題、隱患中,已有9條得到全面整改;針對其他問題、隱患,該企業已制定整改方案。
負責人合格證過期 承諾公告復制粘貼
6月18日,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第四組到遼寧省葫蘆島市經濟開發區化工園區花王葫蘆島鑄造材料有限公司進行檢查。
督導核查組專家劉國銳發現該企業所有有毒氣體報警儀都沒有顯示數據。對此,該企業安全員表示:“我平時負責在裝置外部的罐區、公用工程等區域巡邏和收集安全資料,不懂裝置生產工藝和設備。”
那你有沒有隱患排查的工作職責?”劉國銳追問。
“我不知道,我不具備這個能力。我們有安全部部長。”該企業安全員回答。
然而,督導核查組檢查發現,該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規定,安全員有“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及時排查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提出改進安全生產管理的建議”的職責。
督導核查組認為,該企業安全員不了解生產工藝設備基礎知識和崗位職責,不具備履職能力。
在查閱資料時,督導核查組發現,該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考核合格證已經過期。
對此,督導核查組組長張興林表示,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是一項科學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只有掌握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基礎知識、具備安全生產管理基本技能,才能真正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在對該企業倉庫進行檢查時,督導核查組專家楊欣鴻向企業工作人員問道:“你知道甘油、硅烷等要儲存在危險化學品專用倉庫內嗎?”
“不是很清楚。”
“你們這是成品倉庫,不具備危險化學品儲存條件,你知道嗎?”楊欣鴻指出。
“知道。”該企業工作人員支支吾吾地表示,將立即安排工人把甘油、硅烷等搬出成品倉庫。
督導核查組經過仔細詢問和查閱審批臺賬發現,該倉庫存放的物品與該公司2019年9月《安全評價報告》明確的倉庫可存放物品不符,《安全評價報告》中無甘油、硅烷等。
督導核查組專家指出,這種情況屬于《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第二十條規定的情形:未按國家標準分區分類儲存危險化學品,超量、超品種儲存危險化學品,相互禁配物質混放混存。
督導核查組在檢查中還發現,該企業安全風險研判承諾公告完全復制粘貼模板,未認真履行相關工作要求;四級重大危險源糠醇儲罐壓力檢測沒有能夠遠傳和連續記錄;消防控制室通往疏散通道的門只是普通門、一些消防標識不清楚、消防控制室沒有懸掛安全組織結構圖和消防設備一覽表等。
督導核查組指出,企業要強化安全管控措施,全面排查問題隱患,狠抓工作落實,力戒形式主義。地方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加快完善消地聯合處置機制,緊抓工作落實,形成監管合力。
應急器材過期缺失 檢查表卻對勾確認
6月21日,在位于上海市奉賢區的上海天旗物流有限公司廠區內,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第三組的專家開始對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危化品倉庫進行抽檢。
在7-1號甲類倉庫,專家發現,放在倉庫一角的庫房清理工具中,銅鍬是有效的防爆工具,木柄上也貼著企業自制的“防爆工具”標志,但長柄畚斗卻是摩擦地坪易產生火花的鐵皮質地。專家指出:“同一危化品庫房里應該用同樣類型的工具,知道采用防爆銅鍬,為啥使用畚斗時就想不到這一點呢?”
在倉庫門口的巡檢記錄上,專家發現,6月13日至18日之間的記錄缺失。企業人員辯稱當時是端午假期。專家嚴肅指出:“安全巡檢要天天進行,危險危害因素不會因為過節就不存在。退一步說,端午假期只有3天,但記錄缺失了6天!”
在庫房外的應急器材柜里,督導核查組人員發現,2個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過期了,其有效期截止時間分別為2019年4月和2020年6月。“過期的防毒面具可能存在過濾失效、面具變形漏氣等問題,無法對使用該產品的應急處置人員提供有效的安全防護。”督導核查組人員解釋。在2-1號倉庫的應急器材柜里,防毒面具同樣過期。督導核查組人員對照貼在柜門上的應急器材清單查看,發現柜子里缺了4副防化手套。而應急器材柜月度檢查表都打了確認對勾,還有檢查人員簽字,并沒有記錄任何異常。“這完全是走過場的檢查!”專家說。
在5-1號恒溫庫房內,專家發現,新增的幾臺空調柜都未作接地連接,消防報警按鈕的防爆接線口也沒嚴格處理,失去防爆作用。專家還發現,所有抽查的倉庫都沒有按照規程進行上鎖管理,且所有抽查庫房的防火探測紅外線發射器都被堆積的貨物擋住,另一側接收器無法接收紅外信號。
“對危化品倉庫的防火防爆問題決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嚴格按照安全技術標準執行,不能有任何馬虎和敷衍。”專家說。
1個多小時的檢查時間里,督導核查組人員檢查出10多處隱患。而該企業在前期重大危險源專項自查中,卻未查出任何隱患。督導核查組人員指出,安全生產不能做表面文章,管理應該更細致、更深入、更嚴格。
儲罐間距不足 負責人無證上崗
“罐體怎么挨得這么近?有沒有量過距離?看起來間距都不合格。”近日,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督導核查組第四組在遼寧省撫順市檢查撫順順特化工有限公司時,督導核查組專家劉國銳一步入儲罐區,就指出了問題。
撫順順特化工有限公司屬于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主要產品為原甲酸三甲酯,該企業因安全生產許可證過期,目前處于停產狀態。
檢查完整個儲罐區后,專家發現了更多問題:儲罐區隔堤沒有人行跨步;甲醇儲罐進出口沒有進行柔性連接;甲醇儲罐處可燃氣體報警儀沒有接通電源;可燃、有毒液體儲罐沒有液位、壓力溫度遠傳;氫氰酸成鹽反應釜沒有壓力、液位顯示及報警。
對于儲罐區存在的諸多問題,該企業工作人員解釋稱,儲罐區是多年前按照老標準設計的,的確存在諸多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在停產期間,企業會盡快整改,將其中幾個儲罐整體搬遷,并按國家最新標準對儲罐區進行重新規劃后再安裝。
停產企業的機器設備已停止運行,但安全管理措施如果不跟上,同樣容易發生事故。督導核查組對此十分關注。
督導核查組專家何瑾和當地消防救援支隊工作人員決定,對該企業消防安全情況進行檢查。
何瑾認真檢查后發現,該企業消防值班室通往疏散通道的門未設置為防火門、消防車道局部寬度不滿足規范要求、員工不能熟練使用消防設施。
在查閱資料時,督導核查組發現,該企業存在未進行反應安全風險評估,主管生產負責人未獲得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證,生產裝置與辦公樓、控制室、化驗室間距不足等問題。
針對發現的問題,督導核查組要求撫順順特化工有限公司利用停產空檔期,對照問題隱患清單實施整改,實現硬件和管理全面升級;遼寧省應急管理廳暫時不審批該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未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延期許可前,禁止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停產期間,企業嚴格管控原甲酸三甲酯、甲醇、乙醇等物料,嚴防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