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數據表明:化工檢修過程,作業人員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事故約占事故總數的88%,作業人員的不安全行為是造成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化工人!請不要讓家人擔心,踏踏實實出門,安安全全回家!下面這6項檢修作業中的安全措施,一定要牢記!
NO1:腐蝕性介質檢修作業
作業風險:
泄漏的腐蝕性液體、氣體介質可能會對作業人員的肢體、衣物、工具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壞,并對環境造成污染。
安全措施:
1.檢修作業前,必須聯系工藝人員把腐蝕性液體、氣體介質排凈、置換、沖洗,分析合格,辦理《作業許可證》。
2.作業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熟知工作內容,特別是有關部門簽署的意見。
3.低洼處檢修,場地內不得有積聚的腐蝕性液體,以防作業時滑倒傷人。
4.腐蝕性液體的作業面應低于腿部,否則應聯系相關人員搭設腳手架,以防殘留液體淋傷身體、衣物、但不得以鐵桶等臨時支撐。
5.作業時,根據具體情況戴橡膠手套、防護面罩,穿膠鞋等相應的特殊勞保用品。
6.拆卸時,可用清水沖洗連接面,以減少腐蝕性液體、氣體介質的侵蝕作用。
7.接觸到腐蝕性介質的肢體、衣物、工具等應及時清洗;若有不適,應及時治療。
8.作業完成后,工完料凈場地清,做好現場的清潔衛生工作。
NO2:轉動設備檢修作業
作業風險:
轉動設備檢修時,誤操作電、汽源產生誤轉動,會危及檢修作業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設備(或備件)較大(重)時,安全措施不當,可發生機械傷害。
安全措施:
1.檢修作業前,必須聯系工藝人員將系統進行有效隔離,把動火檢修設備、管道內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質排凈、沖洗、置換,分析合理,辦理《作業許可證》。
2.在修理帶電(汽)設備時,要同有關人員和班組聯系,切斷電(汽)源,并在開關箱上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
3.作業項目負責人應落實該項作業的各項安全措施和辦理作業許可證及審批;對于危險性特大的作業,應與作業區域安全負責人一起進行安全評估,制定安全作業方案。
4.作業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熟知工作內容,特別是有關部門簽署的意見,在作業前和作業中均要認真執行。
5.拆卸的零、部件要分區擺放,善加保護,重要部位或部件要派專人值班看守。
6.在使用風動、電動、液壓等工具作業時,要按《安全操作使用說明書》規范操作,安全施工。
7.設備(或備件)較大(重),需要多工種協同作業時,必須統一指揮,令行禁止。
8.加強油品類物質管理,所有廢油應倒入回收桶內。
9.作業完成后,工完料凈場地清,做好現場的清潔衛生工作。
NO3:高處檢修作業
作業風險:
作業位置高于正常工作位置,容易發生人和物的墜落,產生事故。
安全措施:
1.作業項目負責人安排辦理《作業許可證》、《高處作業許可證》,按作業高度分級審批;作業所在的生產部門負責人簽署部門意見。
2.作業項目負責人應檢查、落實高處作業用的腳手架(梯子、吊籃)、安全帶、繩等用具是否安全,安排作業現場監護人;工作需要時,應設置警戒線。
3.作業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熟知工作內容,特別是有關部門簽署的意見:
使用安全帶工作時,按照《安全帶使用管理規定》執行;
使用梯子工作時,按照《梯子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使用腳手架工作時,按照《腳手架 使用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在吊籃或吊架內作業時,參照《起重設備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4.高處作業時不應上、下同時垂直作業。特殊情況下必須同時垂直作業時,應經單位領導批準,并設置專用防護棚或采取其他隔離措施。
5.避免夜間進行高處作業。必須夜間進行高處作業時,應經有關部門批準,作業負責人要進行風險評估,制定出安全措施,并保證充足的燈光照明。
6.遇有6級以上大風、雷電、暴雨、大霧等惡劣天氣而影響視覺和聽覺的條件下或對人身安全無保證時,不允許進行高處作業。
7.高處作業過程中:
全監護人要經常與高處作業人員聯絡,不得從事其他工作,更不準擅離職守;
當生產系統發生異常情況時,立即通知高處作業人員停止作業,撤離現場;
當作業條件或作業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必須重新辦理《高處作業許可證》。
8.作業完成后,工完料凈場地清,做好現場的清潔衛生工作。
NO4:動火檢修作業
作業風險:
加熱、熔渣散落、火花飛濺可能造成人員燙傷、火災、 爆炸事故,弧光輻射、觸電等,也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安全措施:
1.檢修作業前,聯系工藝人員將系統有效隔離,把動火設備、管道內的易燃易爆介質排凈、沖洗、置換。
2.分析合格后,辦理《作業許可證》、《動火作業許可證》分級審批;
取樣分析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改變工藝狀態;
動火作業過程中,如間斷半小時以上必須重新取樣分析。
3.《動火作業許可證》由動火作業人員隨身攜帶。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清楚工作內容,特別是有關部門簽署的意見。
4.作業人員必須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持有相應的資格證;在進行焊接、切割作業前,必須清除周圍可燃物質,設置警戒線,懸掛明顯標示,不得擅自擴大動火范圍。
5.動火作業應設監護人,備有滅火器;作業時,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動火現場。在甲類禁火區進行動火作業,項目負責人要按規定提前通知專業消防人員到現場協助監護。
6.進行電焊作業時,要檢查接頭、線路完好,防止漏電產生事故。
7.氣焊作業時,氧氣瓶與乙炔氣瓶間的距離應保持在5m以上,2氣瓶與動火點距離應保持在10m以上,檢查氣管完好。
8.高處焊接、切割作業時,需安放接火盆,防止火花濺落;同時,要清除下方所有的可燃物,地溝、陰井、電纜等要加以遮蓋。
9.可燃氣體帶壓不置換動火時,要有作業方案,并落實安全措施。同時,設備內壓力不得小于0.98kpa,不得超過1.5691mpa,以保證不會形成負壓;設備內氧含量不得超過0.5%。否則,不得進行動火作業。
10.作業人員離開動火現場時,應及時切斷施工使用的電源和熄滅遺留下來的火源,不留任何隱患。
11.作業完成后,工完料凈場地清,做好現場的清潔衛生工作。
NO5:密閉空間檢修作業
作業風險:
密閉空間內存在有缺氧、高溫、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氣體等隱患,安全措施不到位,易發生燃燒、爆炸,可造成人員傷亡等事故。
安全措施:
1.聯系工藝人員切斷設備上與外界連接的電源,并采取上鎖措施,加掛警示牌;有效隔離與有限空間或容器相連的所有設備、管線。
2.密閉空間經排放、隔離(加盲板)、清洗、置換、通風,取樣分析合格后,作業人員辦理《作業許可證》、《進入密閉空間作業許可證》,分級審批。
取樣分析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改變工藝狀態。
3.作業前,準備好應急救援物資,包括安全帶、安全繩、長管面具、不超過 24V的安全電壓照明、防觸電(漏電)保護器以及配備通訊工具。
4.監護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選擇好安全監護人員的位置;監護過程中,要經常聯絡,發現異常應立即通知作業人員中斷作業,撤離危險區域;同時,必須注意自身保護。
5.作業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
第一次進入密閉空間,必須佩戴好防毒面具(長管或空氣呼吸器),必須系安全帶和安全繩;
熟知工作內容,特別是有關部門簽署的意見;
密閉空間作業人員實行輪班制,按時換班,及時撤至外面休息。
6.密閉空間移去蓋板后,必須設置路障、圍欄、照明燈等,以免發生事故。
7.進人密閉空間作業,必須在線分析,若有異常情況,應及時撤離。
8.作業完成后,工完料凈場地清,做好現場的清潔衛生工作。
NO6:電氣檢修作業
作業風險:
電氣檢修作業時可能發生電擊危險、電弧危害或因線路短路產生火花造成事故等,使人體遭受電擊、電弧引起燒傷、電弧引起爆炸沖擊受傷等傷害。
此外,電氣事故還可能引發火災、爆炸以及造成裝置停電等危險。
安全措施:
1.檢修作業前,聯系運行人員切斷與設備連接的電源,并采取上鎖措施,在開關箱上或總閘上掛上醒目的“禁止合閘,有人工作” 的標志牌。
2.所有在帶電設備上或其近旁工作的均需要辦理《作業許可證》,執行《許可證管理程序》。
3.作業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符合“變電所工作時個人防護器材要求”),熟知工作內容,特別是運行人員簽署的意見。
4.電氣作業只能由持證合格人員完成,作業時必須2人以上進行,其中1人進行監護。
5.電氣監護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取得上崗合格證,有資格切斷設備的電源,并啟動報警信號;作業時防止無關人員進人有危險的區域;不得進行其他的工作任務。
6.在維護檢修和故障處理中,任何人不得擅自改變、調整保護和自動裝置的設定值。
7.電弧危害的分析和預防,對于能量大于 5.016J/m2的設備,必須進行電弧危害分析,以確保安全有效地工作。
8.對于維修中易產生靜電的過程或系統,應該進行靜電危害分析,并制定相應措施和程序,以預防靜電危害。
9.金屬梯子、椅、凳等均不能在電氣作業場合下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