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近日,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劉昌俊課題組通過密度泛函理論研究了氧化銦負載的銀催化劑應用于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的可行性,從理論上確定了反應轉化途徑,并用實驗證明了理論預測結果,在負載銀催化劑高活性、高選擇性二氧化碳加氫合成甲醇實驗方面取得了突破。
在碳中和背景下,二氧化碳如何進行高效轉化成為化學家關注的焦點。在可能的各種化學反應中,最有希望開展大規模應用的是二氧化碳加氫生成甲醇的反應。目前,具有高活性和高選擇性的二氧化碳加氫催化劑成為進一步應用的關鍵。
銀催化劑已被用于研究光催化和電化學還原二氧化碳。然而,尚未有研究證實其對于二氧化碳選擇性加氫制甲醇具備高活性。
劉昌俊介紹,自2013年起,他們與合作者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驗證實,含氧空位的氧化銦及其負載的鈀、鉑、金、鎳、銠、銥等金屬催化劑對于二氧化碳加氫生成甲醇具備很高的甲醇選擇性和較高的活性,氧化銦負載金屬催化劑也具有很好的穩定性。氧化銦負載銀催化劑應用于非均相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反應尚未有研究報道。
在最新的這項研究中,劉昌俊課題組將氧化銦的合作者聚焦在金屬銀催化劑上,通過銀與氧化銦的結合調變,使Ag/In?O?催化劑成為二氧化碳加氫合成甲醇的高活性催化劑。
研究人員首先通過密度泛函理論計算,分析了銀與含氧空位氧化銦表面之間的相互作用。計算結果發現,二者之間的界面位點能夠很好地活化二氧化碳分子,使其更容易在該位點發生加氫反應。
基于理論計算的結果,研究人員采用沉積沉淀法制備出Ag/In?O?催化劑,并與氧化銦催化劑對比進行了反應活性評價。對比結果顯示,銀的加入提升了二氧化碳加氫生成甲醇的能力,明顯降低了其轉化的表觀活化能。而穩定測試的結果也說明Ag/In?O?催化劑具備更好的催化穩定性,相比In?O?催化劑,反應10小時后,活性保持率為90.5%,而In?O?催化劑的活性保持率僅為80.4%。
此外,表征實驗也證實,銀的加入能夠促進表面氧空位的生成,從而增多氧空位位點的數量,促進二氧化碳的吸附與解離過程。研究人員表示,希望這項工作為高選擇性氧化銦基催化劑的理性設計提供指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