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高超教授課題組首次發現,濕法紡絲制備的氧化石墨烯纖維在溶劑觸發下,能實現精確可逆的融合與分裂。尼龍、蠶絲、不銹鋼絲、玻璃纖維等傳統高分子、金屬和陶瓷纖維表面涂上一層氧化石墨烯后,也能夠具有“組裝―精確還原”的功能。這項成果5月7日刊登于《科學》雜志。
高超說:“所謂精確可逆,就是物體的數量、尺寸、組分、結構和性能等在一次融合―分裂循環之后可以恢復到原始狀態。普通材料制品一旦融合便難再復原。”課題組研究發現,氧化石墨烯自身帶有特殊的性質,包括豐富的含氧官能團、超柔性、自黏接等特性。多根氧化石墨烯纖維融合后的粗纖維密度大、孔隙率少,這就使得材料的親和力剛剛好,彼此能夠融合,也能分得開。
課題組將13500根氧化石墨烯纖維“融合”成了一根黑柱子,使其能承受680倍的自身重量。黑柱子浸入水溶劑后,如一縷頭發般散開,分離成13500條纖維。這一過程中,單個氧化石墨烯纖維的體積膨脹率達到近40倍,提供了充分的表面形變空間。
“在溶劑中纖維變軟了,就可以拿出來編織成節點融合的網。這張網保持了一定的強度,可支撐一輛玩具車。也就是說,這些纖維再融合之后依然能作為功能材料來使用。”高超說,神奇之處在于,氧化石墨烯纖維的這種特殊屬性還能應用到別的材料上。
高超表示,相比于已有的研究,課題組此次完成的氧化石墨烯基纖維精確可逆的融合―分裂過程是可控的,而且材料尺寸大,對于在可逆組裝過程中固體界面的獨特現象、材料的有效回收和重復利用等方面具有啟發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