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報記者調研發現,化肥行業在市場環境方面有兩大困擾,一是假冒偽劣產品屢禁不止,這不僅讓農民蒙受巨大損失,而且擾亂了整個肥料行業的市場環境;二是各地環保執法尺度不一,加之不少違規小企業頂風作案、暗地生產,擠壓了正規企業的市場,讓投入巨資進行環保整治的各大化肥企業遭遇不正當競爭。因此,公平環保執法,凈化市場環境,成為廣大化肥企業的強烈呼聲。
假冒偽劣難禁,正規品牌受傷
在肥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期間,不少企業向調研組表達了對假冒偽劣肥料的控訴。眼下,肥料市場魚龍混雜,假冒橫行,換包裝、虛含量、傍名牌、假進口等方式層出不窮。氮含量嚴重不足卻以金色包裝和產品故意誘導消費者相信氮含量很高的“金尿素”;抓住消費者使用時圖方便的心理,號稱不怕曝曬且施灑后自動進入土壤下達到緩釋效果的“曬肥”;將除氮磷鉀之外的有機質、中微量元素計入總養分標識,從而達到國家規定的“含鋅、含硫尿素”肥等假冒偽劣產品,被明目張膽地擺放在各個農資經銷店內。假肥泛濫,不僅坑農害農,也對正規廠家的品牌肥市場造成了嚴重擠壓。
據記者了解,近年來,農村田間地頭冒出了許多所謂的科學施肥“講師團”。他們借“講師”名干忽悠事,冒充農業專家講授“農業知識”,借機向農民推銷肥料,甚至“熱心”幫助農民施肥入地。但農民購買到手的肥料質量卻和推銷樣品相去甚遠。更有甚者,以價格低廉的化工原料或劣質礦石冒充肥料,購買者施用后會造成土壤局部鹽分濃度過高。調研企業告訴記者,有山東某地農民購買這種肥料施用后,致使種植的大姜、大蔥、芋頭等作物減產、絕產,造成經濟損失90多萬元。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也向調研組反映,云天化每年都要承受劣質低價肥、甚至是假冒產品的競爭。據云天化初步統計,每年仿冒云天化旗下品牌銷售的肥料,就不下百萬噸。為此,云天化不得不成立了專門的打假小組開展打假維權,該項工作還得到了云南省工商局和國家工商總局的高度重視。今年6月28日,國家工商總局競爭執法局還在昆明召開“云天化”案件查辦工作會,要求全國各地高度重視“云天化”重大仿冒侵權案件查辦,維護云天化的合法權益。
除了假冒偽劣肥料之外,傍靠大企業的現象愈發嚴重。有不良企業利用大企業的品牌效應,起了一個和大品牌極為相似的名稱,制作高仿包裝,偽裝成高檔貨,使消費者真假難辨。搜索國家工商總局官方網站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可以發現,無論是貴州開磷集團、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還是其他的知名企業,幾乎所有知名企業字號都存在被小廠仿冒的現象,還有的對大品牌名稱略加修改,使農民在購買和使用相關產品時難以分辨,一些劣質化肥搖身一變就成了知名廠家生產的優質化肥。面對這種情況,那些被冒牌的大型企業必須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財力,發律師函向法院提起訴訟,維護自身權益。但即便花費大量精力贏了官司,法院對侵權企業一般也只做撤銷字號處理,并無其他的處罰措施,這使得企業打假成本高、維權難度大,且治標難治本。
前不久, 一家名為“山西天背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申請注冊“夭脊新一代YAO JI XIN YI DAI”商標,結果由于“夭脊新一代”的名字與商標“天脊”過于相似,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不予注冊。“天脊”商標是我國知名化肥生產企業天脊煤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注冊的商標,也是化肥行業首批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的知名品牌。
業內人士稱,這家山西的企業靠玩文字游戲,抄近道傍大牌,如此作為的企業竟堂而皇之地去申請商標注冊,由此可見,化肥品牌傍靠現象有多么嚴重。“夭脊”這種商標一旦注冊成功,極易誤導農民,將對誠信生產的化肥企業造成極大傷害。
執法尺度不一,環保反成“劣勢”
近些年,我國下大力氣進行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很多肥料大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都做在了政策的前頭,特別是一些央企、地方國企,在綠色環保方面互相比拼,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從生產流程、生產工藝、打造循環經濟等方面入手,絞盡腦汁爭取資源高效利用,將原料吃干榨盡;不能完全利用的“三廢”也都達標排放,并且排放量在逐年下降。
例如,安徽昊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近幾年先后投資近3億元,實施噪聲、煙氣、揚塵等治理和廢水、廢渣的綜合利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他們通過對合成氨凈化工序技術改造,采用醇烴化氣體凈化裝置,淘汰高污染、高消耗的銅洗工藝;采用變壓吸附脫碳技術,代替碳丙脫碳工藝,減少污染物排放,更好地實現節能、減排;調整產品結構,淘汰落后的的碳酸氫銨生產裝置,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昊源公司還將進一步加大環保資金投入,新增廢水、廢氣、廢渣處理裝置;采用先進生產技術、裝備,淘汰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產能;提高生產工藝技術水平,降低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積極應用環保先進技術,提高污染治理水平。
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為了持續改善廠區和附近區域環境質量,用于環保治理方面的投資持續增加,“十二五”以來,公司在新、改、擴建項目中的環保投資超過10億元;為了確保公司污染物排放持續穩定達標,每年環保設施運行成本1億多元。
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對尿素生產裝置先后分別投入了4000萬元和7000萬元進行技術整改,于今年5月份在濮陽市化工企業中率先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中原大化還投入巨資開展VOCs綜合治理工作,成為河南省第一家VOCs綜合治理達標的煤制甲醇生產企業。
一些企業在環保上的努力真實可見,但很多化肥企業卻反映這種做法成了自己的羈絆。調研中記者了解到,原來由于各地方政府執法尺度不一,以及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很多地方環保不能完全達標的化肥小廠依然在進行生產,并且由于不必講究“環保”,其生產節約了大量所謂的“成本”,產品以更低的價格在市場上進行銷售。這樣的情況導致那些在環保上有大量投資的企業效益受到很大影響,并且嚴重挫傷了這些企業的環保積極性。
亟待加強監管,構建良好環境
調研活動中,對于這些假冒偽劣、鉆環保空子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肥料企業表示,工商管理部門和正規知名企業雖然持續采取打擊預防措施,但實事求是地說,效果不太明顯。每年春耕、秋播等農資消費高峰時段,全國各地工商執法部門都會查處一批假冒偽劣肥料產品坑騙農民的案件,但依然只是冰山一角,而且缺少形成極大震懾力的典型執法案例,造成“年年打假年年假、舊假未去新假來”的局面,不能從根本上遏制假冒偽劣和傍名牌泛濫的現象。這里面,企業和農民往往是處在弱勢的一方,能夠做的工作非常少,需要政府監管部門負起更大的責任。
調研肥料企業提出建議:第一,各地監管部門應加大對假化肥、劣質化肥的治理力度,重點打擊農資批發、零售市場和各類展銷會銷售假劣農資、虛假宣傳、鄉村門店不規范經營、流動商販無證無照經營、團伙“忽悠”式經營等違法行為,從快從嚴查處一批假冒偽劣的典型案例,在全行業形成震懾力,讓懷有投機鉆營心態或僥幸心理的人不敢再觸碰法律的紅線,為中國農民用上優質肥料從源頭上提供保障。與此同時,也要加大對違法者的懲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
第二,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加大對化肥企業商標字號的監管力度,對骨干肥料企業的商標給予重點保護。商標是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是骨干企業多年苦心經營來之不易的成果。管理部門一定要旗幟鮮明地保護好品牌,支持通過知名商標和包裝“排他性”等多種措施,保護知名和骨干企業的合法權益。
第三,建立完備的肥料產品,尤其是新型肥料產品標準體系,為管理部門加強監管、行業加強自律提供依據和準繩。無規不成方圓,當前肥料市場環境不佳、秩序偏亂,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在于相關標準規范缺位,致使監管部門執法無據、行業自律無憑,讓不法投機分子有機可乘。
第四,建議環保部門繼續加強環保治理力度,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尺度,堅決取締環保不達標、質量不合格的“散、小、污”企業,讓環保做到前面的企業享受到環保紅利,提高企業對于環保的積極性,把企業引導到依靠技術提升、環保升級等更加健康、綠色的發展道路上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