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2017年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質量標準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來自專業協會、地方行業協會、標準化技術機構、檢驗機構以及石油和化工企業的代表,總結近兩年石化行業質量標準化工作進展時表示,綠色發展與轉型升級已經成為質量標準化工作的主旋律。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周竹葉表示,兩年來,石化行業的質量標準化工作一直圍繞綠色發展與轉型升級展開:一是加強標準化的技術支撐與引領作用。啟動了綠色產業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工程,編制了《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產業技術標準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加強了新材料、綠色環保與健康、資源綜合利用等重點領域標準制修訂工作。二是強化標桿示范引領與交流推廣。石化聯合會制定了《環保型農藥乳油產品評價導則》團體標準,首批共有南京紅太陽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的42個產品被認定為環保型農藥乳油產品。三是加快淘汰落后產品、工藝和裝備。在參與生產許可、強制性認證、行業準入條件、能源消耗限額標準、清潔生產標準等政策制定中,石化聯合會及時把企業訴求、行業需求形成行業意見傳遞給政府有關部門。
工信部科技司副巡視員盛喜軍對石化行業的質量標準化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石化行業今年開展了標準化體系改革工作,包括高效完成標準計劃、百項團體標準應用示范等等,同時,緊扣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等主題,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會上還發布了包括《綠色設計產品評價規范 水性建筑涂料》等10項標準在內的首批石化聯合會團體標準,此前石化聯合會已分三批下達了56項團體標準試點項目計劃。國家標準委副主任崔鋼對此表示,團體標準的推出是一項重大突破,本次發布的關于綠色產品評價等團體標準有助于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下一步還要構建綠色化工標準體系,以加強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的評價。同時,石化行業還率先完成了國家、地方、行業強制性標準的整合評價任務,以及國際標準的轉化工作。
對于行業質量標準化的下一步工作,周竹葉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做好宣傳引導,推廣綠色發展理念,引導企業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到產品設計、開發到廢棄處理的全生命周期;二是深入實施三大戰略,逐步建立從綠色生產到綠色評價的技術標準體系;三是夯實行業發展技術基礎,強化質量基礎建設,加強質量分析研究,完善提高準入門檻。
國家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巡視員鄭衛華提出,未來質檢部門將與執法部門聯手,嚴格汽柴油、化學品、化工材料等的產品質量監督,特別是其環保性能,促進行業的質量提升和綠色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