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明確落后能化產能退出目標,2022年底前退出地煉企業6家、焦化企業4家、輪胎企業18家、化工企業154家;江蘇今年計劃再關閉退出200家企業,其中沿江1公里園區外企業30家,做到應關盡關、應搬盡搬。近期,兩大化工強省山東和江蘇相繼公布了今年淘汰落后動能和化工企業整治提升目標,推動化工行業轉型升級。
山東明確落后能化產能退出目標
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近日印發《全省落實“三個堅決”行動方案(2021~2022年)》,要求今明兩年堅決淘汰落后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壯大新動能,并通過嚴格執行標準、強化倒逼機制、開展綜合評估等措施,到2022年底之前退出地煉企業6家、焦化企業4家、輪胎企業18家、化工企業154家。同時大力開展改造提升工程,到2022年高端化工實現營業收入9500億元,全省化工產業園區化率達到40%。
據了解,圍繞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確定的六大高耗能行業,山東省精準聚焦地煉、焦化、煤電、輪胎、煤炭、化工等8個重點行業,錨定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聚焦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高風險低效落后產能,進一步健全并嚴格落實環保、安全、技術、能耗、效益標準,分類組織實施轉移、壓減、整合、關停任務,加快淘汰低效落后動能。
其中,到2022年,共關停退出包括山東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壽光市聯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在內的6家地煉企業、產能1520萬噸。同時推進位于城市人口密集區和年煉油能力在300萬噸及以下未實現煉化一體化的地煉產能分批整合轉移。
2021年,山東省將淘汰炭化室高度小于5.5米焦爐及熱回收焦爐,壓減焦化產能180萬噸。2022年,組織單獨廠區100萬噸以下獨立焦化企業115萬噸產能整合退出。加快推進炭化室高度等于及大于5.5米焦爐減量置換。不接受省外焦化產能轉入,確保全省焦炭年產量控制在3200萬噸以內。
到2022年,年產能120萬條以下的全鋼子午胎、500萬條以下的半鋼子午胎企業全部整合退出,退出產能可以進行減量置換,逾期未完成的直接關停。
此外,全面梳理排查氯堿、合成氨、化學農藥原藥、合成材料等行業,將行業內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且改造升級無望、手續不齊備且無法完善的化工企業列入關閉淘汰名單,依法依規予以關閉。到2021年,關停退出化工企業154家;2022年關停退出的化工企業清單待省級行業主管部門按最新標準和要求綜合評估后另行公布。
根據這一方案,山東省計劃到2022年騰退能耗指標2760萬噸標煤、煤耗指標1270萬噸標煤,年減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1.2萬噸、3.4萬噸,實現騰籠換鳥。
在此基礎上,該省提出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重點,大力開展改造提升工程,推動產業基礎再造,促進全產業鏈整體躍升。
在高端化工產業,要圍繞煉化一體化、新材料、海洋化工、煤化工、精細化工、輪胎制造等六大產業,強化產業鏈優勢,加快補齊補強短板,推動化工園區優化提升,形成技術優勢突出、產業特色鮮明、區域協同有序的發展新格局。
江蘇化工整治:由“一年小灶”轉入“三年大灶”
4月21日,江蘇省政府召開全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領導小組工作會議。會議指出,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一年小灶”各項任務順利完成,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今年是深化全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的關鍵之年。
去年,江蘇省化治辦實施一場“百日攻堅行動”,對各地擬保留的2608家企業逐一開展“一企一策”評估論證,徹底摸清存量企業現狀,查出各類問題隱患7.6萬多條,并“緊盯不放”,截至4月20日,整改率已達94.45%。
當前,江蘇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已由“一年小灶”轉段進入“三年大灶”。對標更高標準,江蘇省化工產業層次尚待優化,園區規范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還不夠高,化工整治提升之路任重道遠。
如何在保持“小灶”勁頭的基礎上,高標準開好“大灶”呢?江蘇省副省長齊家濱表示,這就要緊盯關鍵環節,持續做好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工作“后半篇”文章。
化工園區規范化管理方面,會上提出,要對已認定的化工園區、化工集中區跟蹤評價、動態調整,評價不合格且不能按期整改的要堅決取消定位,努力打造產品關聯度高、產業集聚度高、管理水平高的示范樣板園區。
分類指導企業整治提升方面,今年江蘇省計劃再關閉退出200家企業,其中沿江1公里園區外企業30家,做到應關盡關、應搬盡搬,著力破解“重化圍江”“重化圍城”等突出問題。目前,全省化工生產企業2341家,其中園區外企業還有1342家,約占57%,園區外企業規范化管理亟需進一步加強。
江蘇省還開展關閉退出企業“回頭看”,省化治辦去年對已關閉退出的4454家生產企業逐一開展“回頭看”專項核查工作,目前只剩不到500家企業未開展核查。
隨著低端低效產能大幅減少,區域產業布局明顯優化,全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全省累計關閉化工企業4454家,總數從近7000家下降至2341家,壓減率約65%;化工園區從54家壓減至29家,壓減率為46%。
一邊是企業數量的“降”,一邊卻是發展質態的“升”。去年,江蘇省化工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微增0.56%,營業收入利潤率6.65%,同比提高0.54個百分點。今年1-2月,全省化工行業新增利潤118億元,拉動規上工業利潤增長29.5個百分點,成為拉動江蘇省工業利潤增長的第一大行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