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獲悉,湖北省政府圍繞生態環境補短板工程,將在3年內投資1413億元解決“化工圍江”問題。
根據《湖北日報》報道,湖北省將從醫廢危廢收集處理、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重點流域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五個領域實施補短板工程,累計謀劃項目419個,總投資1744億元。
醫廢危廢收集處理方面,湖北省擬實施重大項目23個,總投資56億元。到2022年底,全省建成較完善的醫療廢物和危險廢物的收集、轉運、處置及利用體系。
沿江化工關改搬轉方面,湖北省擬實施重大項目257個,總投資1413億元。今年底,完成沿江1公里范圍內化工企業關改搬轉;2022年12月31日前,推進沿江1公里至15公里范圍內的化工企業關改搬轉。通過推進沿江化工企業搬遷改造,加快產業結構高端化進程,根除長江化工污染隱患。
今年8月份,湖北省剛剛印發的《湖北省疫后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瞄準十大重點領域,全力補短板強功能。
方案提出,積極爭取西氣東輸三線湖北段開工建設,推進天然氣管道互聯互通。建成監利―潛江輸油管道、三峽翻壩運輸成品油管道項目。統籌推進儲氣設施集約化、規模化建設運營,沿主干管道和長江布局,構建以地下鹽穴儲氣庫、大中型液化天然氣(LNG)儲罐為主,地方小型應急儲氣設施為輔的儲氣體系,重點建設潛江地下鹽穴儲氣庫,武漢安山、白滸山和黃岡、宜昌等地LNG儲氣庫,黃石LNG罐箱基地,形成潛江、武漢、鄂東三大儲氣基地。
方案還提出,完成沿江1公里范圍內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推進沿江1―15公里范圍內的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建立循環型全生命周期綠色產業鏈,實現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和廢物“零排放”,提升園區綠色發展水平。加強園區安全管理的專業化水平,強化日常監管,提升應急響應能力,提升園區的本質安全。建立安全、環保、應急救援和公共服務一體化信息管理平臺,建設智慧園區。推廣應用高新技術,大力推進清潔生產技術改造,推動化工產業鏈向高端延伸。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