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刻吸取事故教訓,推進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深入開展,2020年8月,國務院安委會印發方案,部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一年的非法違法“小化工”專項整治,整治非法違法生產、儲存化工產品及使用化工產品非法違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小化工、小作坊、黑窩點。截至2021年1月,全國各地共查處各類非法違法“小化工”1489處。
非法違法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行為,特別是非法違法“小化工”、小作坊、黑窩點缺乏基本的安全生產條件和保障措施,安全風險隱患大,極易引發安全事故。此次專項整治主要推動各地各部門查清當前非法違法“小化工”底數,分門別類建立清單臺賬,嚴厲打擊非法違法行為,充分利用大數據、網格化、社會監督等多種手段,建立健全常態化監管機制,有效防止非法違法“小化工”死灰復燃,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化工行業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安委辦要求,各地各部門深入開展非法違法“小化工”專項整治。要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將非法違法“小化工”專項整治作為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領導機構和工作專班的重要專題,深入開展,務求實效。要有力有序推進,緊密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將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部門、具體人員,倒排工期,把握好時間節點,扎實做好各項工作落實。要強化督促考核,對因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造成底數不清、整治不力、取締不堅決的,要依法依紀嚴肅問責,推動各項任務如期完成。
專項整治分為動員部署、排查整治、鞏固提升三個階段進行,當前處于排查整治階段,各地正在組織力量集中開展全面排查,建立清單臺賬,排查出一批安全風險隱患,主要包括超許可范圍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非化工企業未經許可生產化工產品(危險化學品),無證無照或證照不全生產化工產品(危險化學品),以掛靠、租賃或“廠中廠”等方式非法違法生產化工產品等問題。江蘇在國務院督導組的督導幫助下,全力防范化解危險化學品系統性安全風險,深入開展非法違法“小化工”專項整治,省、市、縣三級成立工作專班,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同級紀委監委、政法委全程參加,將責任傳導至鎮村主要負責人,建立“以村保鎮、以鎮保縣、以縣保市”的責任體系,充分運用“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方法,共排查治理“小化工”1117家,行政刑事拘留207人,沒收非法所得、行政處罰2681萬元,專項整治成效顯著。
2020年底,安徽省應急廳接到媒體反映,蚌埠市安徽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證到期后仍繼續生產,存在非法生產嫌疑。安徽省應急廳迅速組織核查,在現場確認八一化工非法生產事實成立后,立即約談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責令并監督指導八一化工于2021年1月5日停止運行全部化工生產裝置,責成當地有關部門沒收八一化工違法所得人民幣887.79萬元,并處罰款人民幣49萬元。后續將按照《安全生產領域舉報獎勵辦法》對舉報人進行獎勵。
非法違法生產活動具有一定的隱蔽性,需要發揮社會監督和技術手段舉報查處,應急管理部設立了全國統一安全生產舉報投訴特服電話,號碼為12350,鼓勵人民群眾積極舉報安全隱患和各類非法違法生產建設經營行為,讓非法違法者無處藏身,打贏“小化工”專項整治這場持久戰、攻堅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