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周刊》近日報道稱,標普全球商品洞察公司特種化學品終端市場總監凱文·米可恩表示,“今年全球煉油催化劑市場需求將增長2%,但北美和歐洲市場需求將分別下降2%和3%。未來5年,美洲、歐洲和日本的煉油催化劑消費將繼續下降。中國的煉油催化劑市場將在未來3年內達峰,之后將小幅下降。全球煉油催化劑需求增長將由南亞、東南亞、中東和非洲推動”。
生產商對市場需求持樂觀態度
美國催化劑巨頭雅保公司的子公司科琴公司總裁邁克爾·西蒙斯指出,今年煉油催化劑市場需求將溫和增長,其中經濟增長和煉油能力的提高是主要因素。隨著各國努力實現碳減排目標,人們越來越重視清潔燃料和高效煉油工藝,這種轉變將推動對先進催化劑的需求,因為先進催化劑可以提高煉廠效率和環保性。與此同時,全球經濟,特別是新興市場經濟的持續復蘇和增長正在增加對運輸燃料和石化產品的需求,也推動了對煉油催化劑的需求增長。此外,新建煉廠和各種擴建煉油項目的投產也有提振作用。
全球領先的煉油催化劑生產商格雷斯公司也預計,今年煉油催化劑市場需求將增長。該公司煉油技術總裁路易斯·西里哈爾表示,新建煉廠和煉油升級項目將刺激煉油催化劑的消費。
霍尼韋爾UOP公司總裁拉杰什·加圖帕里預計,煉油催化劑市場需求將保持穩定。煉廠升級的速度、監管框架、原油供應和價格波動等因素,可能導致煉油催化劑需求變化。全球能源需求正在增加,催化劑對于提高現有煉廠的效率和可靠性至關重要。
能源轉型給市場帶來挑戰
電氣化和能源轉型將減少對煉油催化劑的需求,這種影響未來十年可能更明顯。短期來看,由于運輸和工業應用繼續依賴化石燃料,煉油催化劑需求將保持強勁。長期來看,煉油催化劑市場需求或許不會顯著下滑,但能源轉型或將推動催化劑產品線發生較大變化。
隨著政府支持和稅收優惠的減少,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步伐或將放緩。特朗普上臺,新能源汽車在美國的普及和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或將進一步推遲。此外,由于技術限制,印度與東南亞要部署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基礎設施將需要幾十年。
雖然各地區發展步伐不相同,但新能源汽車的總體發展趨勢不可逆轉。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傳統運輸燃料的需求將下降,這也將減少煉油催化劑的需求。煉油催化劑產業需要找到新方向,以適應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態勢。
此外,煉油催化劑市場還面臨與監管合規和技術進步有關的挑戰。更嚴格的環保法規要求煉廠采用更復雜的催化劑來達到排放標準。
抓住機遇探尋其他發展路徑
雖然面臨能源轉型的挑戰,但煉油催化劑市場也存在機遇,即生物燃料和可再生柴油需求正在不斷增長。美國和西歐等市場正為可再生燃料提供大量財政激勵措施,推動對生物燃料相關技術的投資。因此,部分煉廠已開始推行業務多元化,通過改造裝置生產和加工可再生燃料,或是專注于使用不同類型催化劑以生產高價值石化產品。
西里哈爾指出,雖然能源轉型導致部分煉廠關停,但高價值石化產品的生產也離不開催化劑。比如,流化催化裂化(FCC)催化劑的需求就與運輸燃料需求日益脫鉤,轉而更多使用在石化產品生產過程中。石化產品的需求增速將是運輸燃料需求增速的兩倍以上,FCC催化劑的平均需求仍將持續增加。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由于塑料、化肥和其他石化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2030年前,石化產品所需石油將占石油需求增長的30%以上,2030年~2050年將占近50%。
加圖帕里表示:“煉油催化劑廠商應抓住機遇,探尋適應生物燃料與其他可再生燃料的發展路徑,實現徹底的業務轉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