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應急管理廳正式發布《江蘇省應急管理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清單》(以下簡稱《清單》),明確對符合條件的企業輕微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免予行政處罰。《清單》有效期3年,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旨在落實國務院規范行政執法要求、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并進一步減少執法“枷鎖”,激發市場活力。
生產經營單位未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生產經營單位未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生產經營單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一般事故隱患……翻開《清單》,20條內容的適用情形、法律規定和處罰依據均在《清單》中進行了明確。
“《清單》的不予處罰事項主要集中在規章制度、臺賬資料等危害后果輕微并及時改正的首次違法行為。”省應急管理廳執法監督局局長陳健永介紹。《清單》適用于我省應急管理部門監管的生產經營單位。但免罰并非無原則寬縱,而是設定了4項嚴格條件,即初次違法、危害后果輕微且及時改正、3年內未發生過人員死亡的生產安全事故、未被列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
何謂“初次違法”?《清單》認定嚴格,明確要求自2025年5月1日《清單》實施之日起,存在《清單》列明的任一項違法行為首次被查獲,且在省安全生產行政執法系統中無相應的現場檢查記錄。
對危害后果輕微且及時改正,《清單》明確,違法行為未造成明顯危害后果和社會影響,符合《清單》規定的適用情形,且在應急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前主動改正,或在責令改正后按要求改正。
“必須同時滿足上述所有條件,才能適用免罰。”陳健永強調,該政策絕非降低安全標準,而是通過差異化監管引導企業更自覺遵守法規。“一方面鼓勵企業主動排查隱患并積極整改,另一方面引導執法人員聚焦重大事故隱患、重點行業領域和重點檢查事項,既能提高監管執法效能,又能助力企業精細監管。”
為確保免罰政策落地規范,《清單》配套設定了清晰的執行流程——
在初步調查上,要求監管執法人員在現場檢查時,發現生產經營單位有可以適用《清單》的輕微違法情形,應依法收集相關材料,當場出具《現場檢查記錄》,如實記錄有關問題。
在責令整改上,要求監管執法人員完成現場檢查后,生產經營單位能當場改正的,應當責令立即改正。不能當場改正的,監管執法人員按要求下達《責令限期整改指令書》,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改正。
在復查驗收上,要求生產經營單位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整改,監管執法人員按規定對整改情況進行復查,確保整改情況符合要求。
在案件辦理上,即使免予處罰,監管執法人員仍應做好不予行政處罰的事實證據收集和梳理,按期限履行立案手續(當場予以糾正的除外),及時形成《行政處罰案件調查報告》并出具《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做好行政處罰卷宗結案與歸檔。
免罰不等于免責。《清單》明確,對適用企業,監管執法人員須同步開展“說理式”普法:詳細闡明違法事實、法律依據及潛在后果,并督促企業完善安全生產機制。
“相比簡單罰款,這種教育讓我們更清楚合規要點,有助于從源頭上減少違規沖動。”無錫某危化企業負責人說。
此前,省應急管理廳曾于去年10月8日試行對12種輕微違法行為實施“首違不罰”,截至目前,全省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已辦理不予行政處罰案件675件,為企業免于處罰1,724萬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