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監測處正式發布《江蘇省新污染物監測方法作業指導書(2024年版)》(試行),該作業指導書圍繞《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2023年版)》(生態環境部令第28 號)、《第一批化學物質環境風險優先評估計劃》(環辦固體〔2022〕32 號)中缺失監測方法標準的新污染物,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的《新污染物環境監測作業指導書(2023年版修訂)(試行)》的基礎上,進一步針對我省新污染物環境監測工作實際需求編制完成。作業指導書涵蓋10個水質監測方法,包括抗生素、烷基酚、有機氯農藥、多溴二苯醚、多氯聯苯、得克隆、五氯酚、六溴環十二烷、紫外吸收劑和有機磷酸酯等共計10大類125種目標物,由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牽頭組織南京、徐州、常州、泰州、南通、揚州、鎮江等7家駐市環境監測中心共同完成。這些方法均在2024年我省各類新污染物監測調查工作中進行了適用性驗證,方法具備成熟性、可靠性和通用性。
作業指導書牽頭編制單位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近三年來積極投身到國家新污染物試點監測和我省新污染物調查監測工作中,以實踐促能力,在新污染物監測方法開發和標準化研究方面不斷探索前行,全面建設新污染物監測技術能力,并組織帶動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系統能力提升。經過三年不懈努力,目前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已具備水中14大類重點管控新污染物、20類優先評估化學物質,以及土壤和沉積物、環境空氣和廢氣中部分新污染物約400余種化合物的監測能力,并編制了多項方法標準。完成《水質 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的測定 三重四極桿質譜法》(HJ1242-2022)行業標準1項、《水中144種藥品和個人護理品的測定 大體積直接進樣/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法》(T/CAQI 380-2024)等國家團體標準3項,以及立項在研《地表水新污染物監測技術規范》等2項江蘇省地方標準、《土壤和沉積物 紫外吸收劑的測定 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法》等2項團體標準。
除自身建設外,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還不斷加強全省新污染物監測技術能力培訓,組織部署全省13家駐市環境監測中心開展新污染物監測能力建設。截至2024年4月,全省駐市環境監測中心已協作形成2套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水質監測能力,標志著我省新污染物監測能力網絡初步搭建完成。該作業指導書的形成,是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共同努力的成果,體現了江蘇新污染物監測技術能力水平,也為我國新污染物監測標準體系的完善提供了方法基礎。作業指導書將進一步在后續全省新污染物環境調查監測工作中發揮指引作用,規范我省新污染物監測過程,提升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可比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