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的開篇之年,要求通過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八大行動”,落細落實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著力消減重大風險,著力消除由于重大風險管控措施缺失或執行不到位而形成的重大事故隱患,切實提高風險隱患排查整改質量、切實提升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強烈意愿和能力水平,推動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加快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2024年,全國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比上年分別下降11.2%、7.7%,死亡人數為歷史新低,重特大事故起數歷史性下降到個位數。
回顧2024年,危險化學品領域以遏制重特大事故為首要目標,實施化工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以深化防范重大安全風險為著力點,通過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人員技能素質水平、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安全監管能力水平(“一防四提升”),推進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生產形勢取得較好的成效,全年未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
一、五大措施深化防范重大安全風險
2024年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發力,深化防范重大安全風險:
一是防范重大危險源安全風險。充分運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手段,推動企業落實安全風險承諾公告制度,深化運用雙重預防機制數字化系統推動重大危險源安全包保責任人履職;通過全方位的宣貫,推動了《化工企業液化烴儲罐區安全管理規范》(AQ3059—2023)在企業中的執行。
二是防范高危細分領域安全風險。2024年繼續開展硝化工藝企業、硝酸銨企業專家指導服務。對投產年限長、使用固定床間歇氣化爐技術的煤制合成氨企業,聚焦防控氣化、變換、合成、氨存儲裝置設施的安全風險,開展了專家指導服務;以發生事故、前期部級專家指導服務建議停產整頓及發現重大事故隱患的過氧化氫生產企業為重點,開展了過氧化氫生產企業專家指導服務,提升了關鍵裝置、設施安全風險隱患排查質效。
三是防范安全準入和化工產業轉移安全風險。對73個危險化學品重點縣開展專家指導服務,推動省級應急管理部門組織對2021年以來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以及2021年以來發證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許可條件進行現場復核;推動涉及硝化、過氧化、重氮化、氟化、氯化工藝等高危工藝的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的安全審查,由省級應急管理部門組織實施。
四是防范作業安全風險。針對2023年3起重大事故都存在異常工況處置不當而引發事故擴大,編制了《化工企業生產過程異常工況安全處置準則》,進一步防控生產過程異常工況安全處置不當的風險;針對近年來檢維修、特殊作業等環節引發的事故頻發,要求將作業安全管理作為各級應急部門日常監管、執法檢查等的必查項。
五是防范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安全風險。2024年繼續對100家中小油氣儲存企業開展部級專家指導服務,推動中小油氣儲存企業完善氣體檢測、緊急切斷、視頻監控等“三個系統”配備,繼續推進大型油氣儲存企業健全氣體檢測、緊急切斷、視頻監控、雷電預警4個系統,促進油氣儲存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持續提升。
二、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
為了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風險,推進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2024年,著重要求在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提升,即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提升人員技能素質水平、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提升安全監管能力水平。
一是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推動硝化企業全流程自動化改造,制定實施了《化工企業硝化工藝全流程自動化改造工作指南》,要求所有硝化工藝企業在2024年底完成改造任務。推動老舊化工裝置更新改造,要求堅決淘汰一批、退出一批、更新改造一批安全風險高的老舊裝置設備。
二是提升人員技能素質水平。強化對企業主要負責人等人員的考核,深化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從業人員安全培訓,示范引領各地區建立化工安全技能實訓基地,推進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培訓空間建設。
三是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推動全國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過氧化等5種高危工藝的400余家非重大危險源企業完成雙重預防機制數字化建設,實現政企數據互聯互通。要求重大危險源企業2024年全部建設應用特殊作業審批與作業管理系統、人員定位系統(包含人員聚集風險監測預警功能)。
四是提升安全監管能力水平。加強法律法規標準制修訂工作,2024年發布了《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技術規范》(GB17681—2024)《化工企業氯氣安全技術規范》(GB11984—2024)等4項標準,同時還有22項標準在編制之中,發揮標準在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中的引領作用。編制了《2024年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執法檢查重點事項指導目錄》,進一步強化監管執法,聚焦重大安全風險隱患開展精準執法。
三、2025年聚焦四大工作重點
分析2024年發生的10起較大事故,仍暴露出來在檢維修及特殊作業風險管控有差距、變更與設備改造風險管控有欠缺、試生產風險管控不力、反應安全風險管控缺失、異常工況處置風險管控不到位、設備完好性差等問題。因此,2025年在繼續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的基礎上,應著重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進一步強化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2025年將發布《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通用規范》與《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定級標準》,進一步優化標準化建設,推動企業標準化建設從“重結果”向“重過程”的轉變,真正發揮標準化建設在企業安全管理體系中的作用,促進企業安全管理上臺階。
二是進一步強化重大危險源安全風險防控。加強《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技術規范》(GB17681—2024)的宣貫力度,推進重大危險源本質安全提升。加快《危險化學品企業重大危險源安全包保責任管理要求》標準編制,壓實重大危險源主要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操作負責人的安全包保責任。持續提升企業雙重預防機制數字化建設應用水平,引導企業將日常巡檢、隱患排查、專項檢查統一管理。
三是進一步強化高危細分領域安全風險管控。鞏固硝化工藝全流程自動化改造成果,強力推動重氮化、過氧化、氟化、氯化等高危工藝在2026年底前完成改造任務。持續推動反應安全風險評估工藝危險度3級及以上的高危工藝企業應用微通道管式反應器等新裝備、新技術。推動煤化工、合成氨、氯堿、電石等傳統基礎化工行業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加快老舊裝置的更新換代。全力推動酸堿交替固定床過氧化氫生產企業加快改造提升,改進后處理工序,取消堿塔(干燥塔),實現堿洗工作液再生系統獨立設置,提升配制、氫化、氧化、萃取、凈化、后處理、純化、濃縮、儲存等操作單元全流程自動化控制水平。
四是進一步強化作業安全風險管控。近幾年,檢維修、特殊作業、異常工況處置不當等環節引發的較大及以上事故,已占當年較大及以上事故總量的3/4以上。因此,2025年還要繼續強化特殊作業審批與作業管理系統、人員定位系統(包含人員聚集風險監測預警功能)的應用,強化作業安全風險分析,規范作業審批流程,提升作業人員安全風險識別的能力和自我防護的能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