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國務院2020年度省級政府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開展以來,為切實提升考核巡查實效,近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同步派出多個礦山、化工、工貿、水上運輸和漁業船舶、燃氣等重點行業領域暗查暗訪組,分赴各地協同考核巡查一并開展“四不兩直”暗查暗訪,查證問題線索,加強典型案例曝光。
在吉林:危化品違規儲存,未設置壓力聯鎖
4月29日至30日,國務院安委辦暗查暗訪組在吉林省吉林市開展暗查暗訪,重點檢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開展情況。暗查暗訪組先后來到位于吉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吉林省九新實業集團化工有限公司和位于吉林市龍潭區的吉林市吉化北方聯騰化工有限公司,仔細查看車間、裝置、控制室等。
“出現溫度過高情況時,具體采取哪些應對措施?這里只寫了降溫,應完善預案,事后還要分析總結原因。”在吉林省九新實業集團化工有限公司中控室,暗查暗訪組工作人員向值班人員詳細詢問值班記錄等情況,并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建議。
在該企業,暗查暗訪組還發現六項較為突出的問題隱患。一是危險化學品未按規定儲存,在企業車庫中存放含有乙苯在阻聚劑DNBP(屬于危險化學品)超過10噸、無標簽的化學品,以及多個氮氣瓶等。二是烷基化反應安全儀表系統(SIS)未設置壓力聯鎖。三是地區輸電線路與企業最近的阻聚劑車間乙類廠房(局部甲類)間距不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四是阻聚劑車間乙類廠房與18號丙類倉庫間距不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五是硝化反應和烷基化反應集散控制系統(DCS)過程報警系統未投用。六是硫酸車間(有毒作業場所)設置了桌椅等固定操作場所和長條椅等休息設施。
暗查暗訪組指出,目前企業硝化工藝采用間歇式生產,現場共有14臺5000L反應釜,布置密集,固有安全風險高,且工藝聯鎖控制設置不當。建議企業研究以微通道、管式反應器等新技術應用代替釜式反應,從根本上消除硝化反應失控風險。
企業負責人表示,將對上述問題立即整改,組織開展安全設施、應急救援物資檢查。對部分危險化學品未按規定儲存、個別報警系統未投用、部分罐區未設置危害告知牌等問題隱患,企業已逐項分解落實到相關責任部門和具體責任人,明確了相應整改時限。
吉林市經開區應急管理局負責人表示,將嚴格督促企業開展隱患整改工作,組織化工專家對企業整改提供技術指導服務,按時限組織復查驗收。針對企業違法違規行為,將按照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依法依規給予行政處罰。
就暗查暗訪組指出的使用堿液罐吸收事故氯、部分特殊作業未辦理作業許可證、有毒作業場所設置休息設施等問題,吉林市吉化北方聯騰化工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將以問題隱患整改為突破口,以保證生產安全為目標,扎實推進問題隱患整改。
在黑龍江:安全員一問三不知,危險源監測不到位
4月26日至29日,國務院安委辦暗查暗訪組工作人員赴黑龍江開展暗訪,重點檢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開展情況。暗查暗訪組工作人員先后深入黑龍江凱倫達科技有限公司、安達市海納貝爾化工有限公司、安達市多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黑龍江常江化工有限公司、大慶三聚能源凈化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通過實地檢查、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等方式進行檢查,發現突出問題、隱患12項。
安全員不具備履職能力
“是否會檢查制氣釜內有沒有殘余物料?”暗查暗訪組工作人員問。
“我是安全員,平時負責在裝置外部的罐區、公用工程等區域巡邏和收集安全資料,我不懂裝置生產工藝和設備。”企業安全員回答。
“你有沒有隱患排查的工作職責?”暗查暗訪組工作人員追問。
“我不知道,我不具備這個能力,我們有安全部部長。”企業安全員回答。
這是國務院安委辦暗查暗訪組工作人員在黑龍江凱倫達科技有限公司檢查時與安全員的一段對話。
然而,該公司負責人介紹,“安全部部長”已在事故中身亡。據悉,4月21日,該公司包括安全部部長在內的4名員工在停產檢修芐草丹生產車間制氣釜時遇難。
該公司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指出,安全員有“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及時排查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提出改進安全生產管理的建議”的職責。暗查暗訪組工作人員認為,該安全員不了解生產工藝設備基礎知識和崗位職責,不具備履職能力。
暗查暗訪組檢查中還發現,該公司風險管理不到位,安全設計專篇、HAZOP分析報告等未識別出氧硫化碳中毒風險,現場未設置相應的氣體報警器;公司應急管理不到位,應急預案中無受限空間中毒應急處置方案,現場未配備空氣呼吸器、便攜式報警器等應急救援器材。
安全教育培訓不深入
在黑龍江常江化工有限公司,暗查暗訪組工作人員在檢查該公司安全教育培訓考試的試卷時眉頭微皺。
“這個員工沒有熟練掌握本崗位的安全知識。”暗查暗訪組工作人員指著一名員工試卷中對“簡述合成甲胍的工藝流程”問題的答案,對該公司負責人說。暗查暗訪組工作人員立即要求查看該員工的所有試卷,發現其不清楚滅火器的基本常識和滅火操作方法,對一甲胺泄漏急救措施等安全知識掌握不全面。這暴露出該員工不熟悉本崗位工藝流程和操作規程、企業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等問題。
在安達市海納貝爾化工有限公司,暗查暗訪組工作人員發現該公司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儲罐區仍然存有甲苯、甲醇等多種物料,但自動化控制系統、信號不間斷采集和監測系統、氣體泄漏檢測報警系統并未投用。
“儲罐區內還有幾個儲罐有物料?”暗查暗訪組工作人員問。
“一共有8個儲罐,有2個儲罐內分別儲存甲醇、甲苯。”該公司工作人員回答。
“儲罐區重大危險源監測系統為什么停用?”暗查暗訪組工作人員追問。
“我們的通信線路壞了,監測系統無法使用。”該公司工作人員回答。
暗查暗訪組工作人員在現場檢查中發現,該公司儲罐區的8個儲罐中,有4個儲罐分別儲存甲醇、甲苯、二氯乙烷、廢乙醇物料,與該公司負責人的描述有出入。
針對此次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暗查暗訪組向有關方面進行現場反饋,要求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加大安全投入和安全教育培訓力度,提升員工安全生產知識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同時,各地應急管理部門要及時跟進、指導企業整改問題隱患,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督促企業對問題剖析分類并舉一反三,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向縱深開展。
據了解,安達市安委辦按照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和綏化市委、市政府有關要求,于近日啟動為期一年的化工園區及企業安全生產“大反思、大排查、大整改、大監管、大提升”專項行動,確保在一年內實現安全大提升。
在上海:一企業查出29項安全問題
生產車間油脂泄漏、抽料管道凌亂堆放、中控崗位員工業務不熟......4月29日下午,國務院安委辦暗查暗訪組前往上海金山第二工業園區,由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監管二司副司長劉瑾帶隊隨機抽查位于該園區內的東邦(上海)化學有限公司,現場檢查出29項安全生產問題,其中包括4項重大隱患。
據悉,4月30日上海市金山區應急管理局已向東邦化學(上海)有限公司下達責令限期整改指令書。5月2日上午,該公司安全生產負責人溫祖有表示,目前企業正在停產整改中。
中控崗位員工對系統掌握不熟
東邦化學(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是日本國東邦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獨資公司,主要經營各類化學助劑、表面活性劑及其他精細化學品。
4月29日下午,劉瑾帶領暗查暗訪組一行人到達該公司,重點核查企業安全生產證照、安全設施設計、安全現狀評價報告、應急預案、特殊作業、隱患排查治理和承包商管理等情況。
暗查暗訪組現場檢查了企業中控室,發現中控室員工對系統工藝流程和控制邏輯不夠熟悉。
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監管二司副司長劉瑾(左二)帶隊暗查暗訪組檢查企業中控室。
中控室安全儀表系統屏幕閃爍,崗位上卻空無一人。“這個崗位是誰負責?”暗查暗訪組工作人員詢問。
附近崗位員工起身回答,“報警有提示,我們在旁邊就能看到。”
“假如出現情況,那邊反應釜在進行反應,這邊警戒聯鎖也啟用,你到底先顧哪一頭?只有一個人怎么處置?”上述員工聞聲沉默。
“安全儀表系統的投入和解除,需要什么簽批表格手續?誰能解除?”暗查暗訪組工作人員詢問。
“現在還沒解除過。”安全生產負責人溫祖有回答。
“管理制度怎么規定?”面對持續追問,溫祖有坦陳,“好像沒有這個表。”按照規定檢維修需切除裝置安全儀表系統聯鎖,暗查暗訪組在現場未查到安全儀表系統聯鎖解除審批記錄。
在中控室一項工作記錄表格中,位號為103的可燃氣體報警儀在今年1月至3月份持續報警,記錄中卻未寫明處置過程。
暗查暗訪組工作人員當場要求企業查清原因,“是真的泄漏了,還是報警系統有誤,要及時處置。”
在現場,暗查暗訪組要求企業介紹安全儀表系統工作原理,然而從崗位員工到安全生產負責人均無人能清晰闡明,中控室操作崗位旁也無最新版本的操作規程。
工藝設備變更未進行風險分析
據東邦化學(上海)有限公司向暗查暗訪組出示的近期安全現狀評價報告,該公司使用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等危險化學品,甲A類罐區構成二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甲B類罐區構成三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生產車間構成四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
當日,暗查暗訪組兩位專家進入甲類倉庫、罐區、裝卸車站臺和生產車間,現場檢查出29項安全生產問題,其中包括4項重大隱患。
企業環氧乙烷罐組超壓排放尾氣酸吸收裝置處未設置有毒氣體報警儀。
記者發現,多項問題涉及未設置有毒可燃氣體報警設備,或報警儀故障形同虛設。例如,企業環氧丙烷卸車棧臺和環氧丙烷儲罐未設置環氧丙烷氣體檢測報警儀;原料罐區甲苯卸車處、甲苯儲罐、涉及甲苯的生產車間均未設置甲苯氣體檢測報警儀;高級醇儲罐、二乙二醇儲罐進出管線閥門組處未設置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儀;企業環氧乙烷罐組超壓排放尾氣酸吸收裝置處未設置有毒氣體報警儀。
而已設置的報警設備又不合規,企業有毒和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儀臺賬顯示,環氧乙烷一級報警設置為5ppm,二級報警為10ppm,遠高于國家標準,存在較大風險。
環氧乙烷儲罐ST-30B受料管道安全閥出口去向環氧乙烷儲罐ST-30A,進入ST-30A儲罐的根部閥關閉且無鉛封。
此外,專家還發現,環氧乙烷儲罐ST-30B受料管道安全閥出口去向環氧乙烷儲罐ST-30A,進入ST-30A儲罐的根部閥關閉且無鉛封。
在企業工藝設備變更和工作人員資質方面,專家發現企業一期生產車間臨時使用薄膜泵和金屬軟管連接生產管線,車間管理人員不清楚管內介質,未對該設備和工藝變更進行風險分析;企業一期生產車間新增RTO回收罐,未履行變更程序。同時,企業涉及制冷運行操作,操作人員未取得相應作業的特種作業操作證。
“精細化工企業大約1/3安全生產事故和工藝設備變更有關系。”專家向南都記者表示,變更管理(MOC)是衡量化工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標準,“比如你拆除一條管線,這是設備變更,因此工藝也發生變化,這是工藝變更”,變更管理的核心是風險分析,若不提前審計風險擅自變更,就有可能釀成安全生產事故。
企業被責令停產正對照清單整改
現場檢查結束后,暗查暗訪組指出安全生產問題,為企業把脈提供整改意見。
地面有多處泄漏的物料;現場有多根臨時抽料管道(膠管、不銹鋼軟管等)未清理。
暗查暗訪組專家表示,現場檢查“低老壞”問題尤為突出,“在意料之外。”例如一車間北門口3只安全閥全部泄漏;烷基化反應釜旁邊閥門有油脂泄漏;地面有多處泄漏的物料;現場有多根臨時抽料管道(膠管、不銹鋼軟管等)未清理;原料和成品罐區部分保溫下的管線腐蝕嚴重。此外,企業一車間烷基化反應釜旁邊設有PLC固定操作崗,顯示屏上系統處于報警狀態卻無人處置。
一車間烷基化反應釜旁邊設有PLC固定操作崗。
“我就不知道你們在這兒干活,心里踏實不踏實?”劉瑾直言,企業崗位員工應知應會內容培訓不到位,缺乏安全生產和精細化管理意識。
記者獲悉,4月30日,上海市金山區應急管理局已向東邦化學(上海)有限公司下達責令限期整改指令書,要求該公司對照暗查暗訪組問題清單于2021年5月31日前整改完畢,達到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規定要求。
5月2日上午,該公司安全生產負責人溫祖有向南都記者表示,將認真落實整改責任,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要求,目前企業正在停產整改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