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英威達宣布已獲得一項尼龍回收工藝專利,該工藝可以通過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工業后回收(PIR)原料來改善尼龍6,6的制造。
英威達還提交了第二份專利申請,該申請涉及了一種工藝,該工藝可在生產新的尼龍6,6部件時使用高達100%的消費后回收(PCR)成分。這項創新旨在提高聚合物在未來應用中的可行性。
該專利和專利申請符合英威達的管理框架,并建立在其使用更少資源的承諾之上。專利和專利申請技術旨在幫助生產商和回收公司擴大生產能力,優化資源管理,增強尼龍6,6的回收能力。
英威達研發副總裁JerryGrunewald表示:“英威達致力于創新,為客戶創造長期價值。隨著我們的客戶繼續優先考慮環境責任和減少產品碳足跡,我們希望成為幫助客戶實現目標的技術開發的首選合作伙伴。”
除了內部努力推進尼龍6,6回收技術外,英威達的研發團隊還支持外部技術領導者和創新型初創公司,他們正在研究自己的尼龍6,6解聚解決方案。這些公司正在利用英威達在尼龍6,6化學中間體和聚合方面的廣泛專業知識來加速和評估他們的技術。此外,英威達正在積極尋求與其他正在開發尼龍6,6解聚解決方案的公司合作。
JerryGrunewald補充道:“專利和專利申請,以及我們與外部合作伙伴之間的合作,表明了我們對投資新興技術的承諾,這些技術將支持尼龍6,6邁向未來。英威達完全有能力與第三方合作,并利用我們自己的內部能力推動這些進步。”
第一個專利系列于去年秋天在美國、中國和歐洲獲得批準,涵蓋了一種回收高相對粘度尼龍的方法。該工藝使機械回收的高相對粘度(RV)尼龍6,6原料得到更廣泛使用,而這種原料一直以來不適合用于關鍵的下游應用。英威達希望與尼龍6,6價值鏈中有興趣實施這項技術的公司合作。
第二項專利申請描述了一種氨解工藝,用于將尼龍6,6或尼龍6混合的消費后回收料轉化為六亞甲基二胺和己內酰胺,這是制造尼龍6,6和尼龍6所需的單體。雖然該化學回收技術處于開發初期,但根據初始研發測試結果表明,這種化學回收技術預計產量很高且能夠生產出具有原始等效特性的單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