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從中國涂料工業協會鈦白粉行業分會獲悉,歐盟委員會1月9日就對華二氧化鈦反傾銷調查公布了最終裁決,對華二氧化鈦產品正式征收反傾銷稅。
中涂協鈦白粉分會表示,已經會同律師事務所,及時了解企業訴求和建議等相關情況,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情況,繼續關注發展動態,適時就歐盟對華二氧化鈦反傾銷調查進行再次申訴。
據了解,除油墨用二氧化鈦予以排除外,非白色涂料用、食品級、防曬霜用、高純度二氧化鈦,以及銳鈦型、氯化法等二氧化鈦均列為反傾銷征稅產品范圍。
反傾銷稅的征收方式,由百分比形式的從價征收改為從量征收,即:龍佰集團0.74歐元/公斤、安徽金星鈦白集團0.25歐元/公斤、其他應訴企業0.64歐元/公斤、其他未應訴企業0.74歐元/公斤;臨時反傾銷稅仍需從初裁公布之日起征收,不可減免;不以發貨時間為準,以到港報關時間為準;不進行追溯征收;歐盟進口商需在各成員國海關按要求提供帶特定聲明商業發票,以便適用上述反傾銷稅;對于初裁反傾銷稅與終裁反傾銷稅的差異,采取多退少不補的方式處理;符合條件的新出口商后續可申請平均稅率等。
2023年11月13日,歐盟委員會代表歐盟27個成員國對原產于中國的二氧化鈦發起反傾銷調查(以下簡稱:歐盟反傾銷調查)。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支持下,中國涂料工業協會組織全國26家鈦白粉生產企業委托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開展了行業無損害抗辯應訴工作。
歐盟委員會于2024年6月13日公布了初裁前的事實披露、2024年7月11日公布了初裁結果,按傾銷幅度計算反傾銷關稅稅率:龍佰集團39.7%、安徽金星鈦白集團14.4%,其他應訴企業35%,其他未應訴企業39.7%。經過律師和企業的共同努力,向歐盟委員會申請了聽證會,我國企業有理有據地提出相關意見。歐盟委員會又于2024年11月1日公布了終裁前的事實披露,按傾銷幅度計算反傾銷關稅稅率:龍佰集團32.3%、安徽金星鈦白集團11.4%,其他應訴企業28.4%,其他未應訴企業32.3%,稅率比初裁略有下降,同時不進行追溯征收。
江蘇泛華化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曉光表示,受益于公司研發生產的多款高端二氧化鈦產品的優秀性能,即使面對高額關稅,歐盟成員國許多客戶仍然堅持在向他們不斷拋來訂單橄欖枝。這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走技術創新、開發高品質產品道路的信心。
顏鈦鈦行業分析師揚遜認為,歐盟反傾銷調查終裁,短期對我國鈦白粉行業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但中國的鈦白粉是一個具有整體性優勢的產業,反傾銷加稅實際損傷的是價格優勢,但中國鈦白粉還有包括質量、供應、服務、個性化等等其他更多的優勢,所以這種優勢體系還是會比較穩定。另外,中國鈦白粉也會根據相關政策靈活調整策略,漸漸的整體性優勢也會更加穩固。
寧波新福鈦白粉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華指出,西方國家的反傾銷目前已成了常態,對于我國鈦白粉企業來講,除了應訴也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隨著中國鈦白粉產業的興起,國外的貿易壁壘只會越來越多,但是最后吃虧買單的也只能是下游客戶。一方面我們要加大投入,開發高端產品,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計降低成本,做強自身。同時,希望國家有關部門聯合出手,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來解決貿易爭端。
國家化工生產力促進中心鈦白分中心副秘書長孫哲宇認為,歐盟終裁是把雙刃劍,既會導致中國鈦白粉企業出口市場份額下降,企業利潤空間壓縮;同時也將加速行業洗牌與整合,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孫哲宇指出,歐盟是中國鈦白粉的重要出口市場之一,反傾銷稅的實施使中國產品在歐盟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大幅減弱,導致出口量減少,市場份額被歐盟本地企業或其他國家的企業所占據。如2024年7月歐盟對中國鈦白粉作出反傾銷初裁后,部分中國鈦白粉貨源因被征收高額關稅,出貨已開始受到影響。。
孫哲宇表示,在出口壓力和利潤下滑的雙重影響下,鈦白粉行業內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一些競爭力較弱的企業可能會退出市場,而具有規模優勢、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的企業則會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面對反傾銷壓力,企業會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和產品附加值提升,加大在高端鈦白粉產品、差異化產品以及綠色環保生產工藝等方面的研發投入,以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推動行業向高質量、可持續方向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