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稅務總局近期發布的《關于調整出口退稅政策》顯示,自12月1日起,我國汽油、柴油、航煤的出口退稅率由13%下調至9%?!斑@一調整短期可能會壓縮成品油出口利潤空間,但長期來看將加速國內落后煉油產能淘汰整合,行業格局有望進一步優化?!睒I內對此次成品油出口退稅率下調的看法較為一致。
出口利潤承壓
“此番下調成品油出口退稅率,意味著退稅額度減少,后期出口成本將增加,油品企業出口效益會受一定影響。”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徐鵬介紹說,目前我國成品油需繳納13%的增值稅,金額約在800元~1000元(噸價,下同)。執行13%的出口退稅率,即出口企業可獲得全額退稅。出口退稅率下調至9%后,汽柴油將有200元~300元的增值稅額度無法退返企業。
這就意味著出口企業在零售或批發價格調整頻率不高的情況下,其收益率將面臨下滑,導致部分企業減少出口量,影響其市場活躍度。徐鵬坦言:“出口成本增加后,煉油企業在內外市場經營過程中將面臨更多挑戰。”
中小煉油企業面臨的形勢也將更為嚴峻?!爸行捰推髽I的生產成本較高,產品種類相對單一,退稅率下調將進一步加劇生存壓力。”遼寧某煉油企業負責人張航表示,中小煉油企業的加工流程相對較短,規模效應不足,產品鏈集中在煉油業務,“油轉化”程度不高,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差。
華泰證券分析團隊也在研報中表示,伴隨上述政策落地實施,預計短期內成品油出口利潤或進一步承壓。
國內競爭加劇
“退稅率下調后,成品油出口企業在成本壓力下將向國內市場轉移。”國投期貨研究院分析師高明宇認為,成品油出口利潤回落,將增加內貿市場銷售壓力。
當前,我國煉油行業供過于求矛盾突出。徐鵬介紹:“盡管近幾年落后產能加快淘汰,但同時大煉化項目接連投產,帶動總煉油能力保持上升趨勢,成品油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而且成品油作為傳統能源,在‘雙碳’背景下消費已經受到諸多限制。尤其是今年以來經濟增長面臨壓力、替代能源快速發展,導致汽柴油消費低迷。”
據隆眾資訊預測,2025—2029年,我國新增煉油一次加工能力預計達1.18億噸,但國內成品油行業面臨需求達峰壓力?!敖衲瓴裼托枨笠殉霈F負增長,2025年汽油消費也面臨達峰挑戰?!备呙饔罱榻B,2023年我國成品油出口占總體產量的14.6%,為國內供需盈余的邊際調節項??紤]到2025年國內仍面臨裕龍石化、中海油大榭、鎮海煉化、華錦石化等企業合計4200萬噸/年的新增產能投放,同時國內煉油企業迫于出口成本壓力,或將成品油出口減少的部分轉移至國內市場,這些都將進一步加劇國內成品油市場競爭。
行業整合加速
“此次下調成品油出口退稅率或將加速落后產能的淘汰整合,行業格局有望進一步優化?!比A泰證券分析團隊認為,成品油出口利潤的下滑將進一步加大國內市場的供應過剩壓力。在過剩的市場條件下,煉化企業的競爭將愈發激烈,這也將加速落后產能的淘汰和產業的整合。
事實上,成品油出口一直處于下降趨勢。張航認為,此次成品油出口退稅率下降,可能只是加速出口萎縮的趨勢,企業要迅速調整發展戰略,適應市場變化。過去5年汽油出口增速為-1.1%,柴油出口增速為-10%,僅有煤油出口保持2.1%增速,成品油整體出口增速在下降。這也說明,即使成品油出口退稅率不做調整,成品油的出口趨勢也已呈現下降趨勢?!爸皇菚r間早晚問題,企業要根據自身情況迅速采取應變措施?!睆埡秸f。
但此政策對于出口依賴度較低的一體化煉油企業影響不大。因為這些企業對出口退稅的依賴較小,可能在成本控制和市場競爭力方面具有優勢。退稅率下調可能會減少這些企業出口成品油時的退稅收入,影響其出口競爭力和利潤空間。然而,這些企業可能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提高效率等措施來減少影響。而對于中小煉油企業來說,在“雙碳”的大背景下,則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以適應市場變化和政策調整。
雖然退稅政策的調整短期內將使煉油企業面臨壓力,但長遠來看,可能促使全行業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對煉化設施進行技術升級,提高市場競爭力,煉化行業整體格局有望得到優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