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特任教授談鵬團隊發現通過改變鋰離子濃度,調控傳輸與成核動力學之間的匹配程度,可以顯著提升鋰氧氣電池的放電容量。該研究為實現高能量密度鋰空氣電池提供了理論指導。相關研究發表于《自然·通訊》。
鋰氧氣電池因其超高的理論能量密度,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未來能源存儲的革命性技術。近年來,研究人員在鋰氧氣電池的高倍率性能和穩定性方面取得了諸多進展,但實際容量遠沒有達到理論值,主要原因在于多孔正極內空間利用率不足。其中,相變、傳質及法拉第反應的復雜耦合以及對電極內部精確表征的技術限制,為揭示正極過程、突破容量瓶頸帶來挑戰。
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是建立放電產物過氧化鋰微觀行為和電化學性能的聯系。在此次研究工作中,為了排除溶劑、催化劑等因素對過氧化鋰行為的影響,研究人員通過改變鋰離子濃度調節初始動力學狀態。
通過可視化電極和跨尺度數學模型,研究團隊進一步探究了過氧化鋰分布特性。在每升0.5摩爾電解液中,過氧化鋰顆粒呈現逆氧氣梯度分布,標志著成核與傳輸動力學達到最佳平衡,從而實現最大放電容量。
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突破鋰氧氣電池容量瓶頸的關鍵在于維持電極深處的物質傳輸,而非僅取決于加速氧氣傳輸。研究人員介紹,此次研究深化了對電極設計準則的理解,并為其他固體產物體系的金屬—氣體電池提供了參考路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