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全球化工業一直受到低需求的困擾,導致企業普遍利潤低迷。然而,多家研究機構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煉油行業也將陷入與化工行業一樣的困境。
路透社聯合伍德麥肯茲發布的報告預測,由于利潤率下降,到2028年,全球近四分之一的石化產能將面臨永久關閉的風險。該報告指出,由于產能過剩,全球石化行業的低迷期將比以往更長。煉油行業也將陷入困境,因為能源轉型將減少交通運輸對石油燃料的需求。
伍德麥肯茲目前仍然認為,交通運輸對石油燃料的需求變化尚不確定,并不一定隨著轉型而劇烈減少。該公司表示,電動汽車的爆炸式增長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現,部分負擔不起汽車補貼的國家電動汽車銷量還出現下降,還不能將能源轉型和交通運輸電氣化視為煉油行業陷入困境的原因。
但是,彭博社聯合美國榮鼎集團發布的報告則顯示,即使石油產品需求維持,煉油行業狀況也不樂觀。報告顯示,由于產能過剩,煉油行業將進入“日落”階段。榮鼎集團表示,石化產能過剩開始迫使行業參與者削減產量。由于供過于求,生產利潤率受到擠壓,一些工廠的開工率僅為設計產能的一半。
路透社和彭博社的報告都指出,亞洲石化產品制造商的前景最為黯淡。路透社援引伍德麥肯茲公司的數據稱,今年亞洲丙烯的生產利潤率將降至零以下,約為每噸-20美元。煉油生產商將完全無利可圖,無論將裝置轉向成品油還是化學品,都不賺錢。
現狀是,一些煉油商們正在關閉石化裝置。比如,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與沙特阿美的一家石化合資企業關閉了其石腦油裂解裝置。韓國、日本企業也在亞洲范圍內關閉工廠。
在歐洲,煉油商們正在見證近期業務漲勢的結束。行業普遍預測,未來一段時間,歐洲煉油利潤將再次下降,需求也將再次放緩,法國道達爾能源公司和芬蘭耐斯特公司在最新的季度報告中都發出了警告。據路透社報道,道達爾能源公司在其二季度報告中表示:“自2024年第一季度末以來,全球煉油利潤率急劇下降,仍然受到歐洲柴油需求低迷以及俄羅斯供應中斷后市場正常化的影響。”從本質上講,歐洲煉油市場在經歷了俄烏沖突導致的短暫良好表現后,正在恢復正常。現在,這些事件的影響正在減弱,事情又回到了沖突前的樣子,亞洲、中東和非洲新煉油廠的投產給歐洲煉油和化工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