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高額關稅促使中國生物柴油企業尋找新的市場。”過去兩天,多家國際媒體對此表示關注。8月16日,歐盟開始對中國生物柴油征收12.8%至36.4%的臨時反傾銷稅。據路透社報道,有生物燃料企業高管表示,一些較大的生產商正瞄準中國和新加坡的船用燃料市場,以降低歐盟保護政策的影響。
為何盯上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一種使用植物油、動物油或廢棄油脂等原料,通過酯交換工藝制成的可再生能源,是一種典型的“綠色能源”。它能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溫室效應,對經濟可持續發展和能源替代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生物柴油的應用領域相當廣泛,除了供公交車、卡車及柴油車的替代燃料外,還可用于海洋運輸、水域動力設備、地質礦業設備以及燃料發電廠等。
2023年,全球生物柴油消費量4631萬噸。從消費量來看,全球最大的生物柴油消費地區是歐盟,占全球生物柴油總消費的34.65%。根據歐洲生物柴油委員會(EBB)統計,歐盟目前八成以上的生物燃料原料依賴進口,中國企業2023年向歐盟出口了180萬噸左右的生物柴油。根據中國海關數據,荷蘭是2023年最大的進口國,占到中國對歐盟生物柴油出貨量的84%,其次是比利時和西班牙。
提出申訴的歐洲生物柴油委員會聲稱,大量來自中國的生物柴油對歐盟的生產造成了影響。過去兩年,歐洲生物燃料市場價格從每噸2250歐元暴跌至1100歐元,對當地生產造成了一定沖擊,EBB將多家歐盟生產商項目的停擺歸咎于中國,并稱:“雖然中國的進口不是做出這些決定的唯一原因,但這加劇了當地生產商面臨的困難。”
2023年10月,EBB向歐盟委員會提起反傾銷投訴,并于去年12月展開調查。歐盟委員會也表示,生物柴油方面,歐盟內部消費量的溫和增長與進口量的激增不相稱。據報道,此次加征的臨時關稅預計會持續到2025年2月,屆時將確定為期5年的最終反傾銷稅。
大型生產商在歐洲縮減投資
根據歐盟委員會此前公布的反傾銷初裁結果,中國3家公司將面臨12.8%至36.4%的關稅,其中包括怡斯萊集團(12.8%),卓越集團(25.4%)和嘉澳集團(36.4%),其他合作公司將面臨23.7%的關稅,其他公司將被征收36.4%的臨時反傾銷稅。
盡管歐洲利益相關者希望,這些措施能為歐盟內部的生產商帶來亟需的刺激和投資確定性,但歐盟委員會發現,不少大型生產商正紛紛縮減投資。
歐盟否認了“有關關稅將阻礙歐盟實現2030年運輸領域可再生能源目標”的說法,并表示歐盟內的生產商有足夠能力來滿足未來需求。但據美國標普全球網站報道,今年7月,雪佛龍、殼牌和英國石油公司都停止了在歐洲建立獨立生物煉油裝置的計劃。8月13日,英國《金融時報》刊登文章,標題就是:關稅足以拯救歐洲的生物燃料行業嗎?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董一凡2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歐盟對從中國進口的生物柴油征收臨時反傾銷稅,反映了歐盟相關產品競爭力不足,出于自身產業利益和產業保護的需要,歐盟只能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但是,這一做法無法從根本上提升相關產業的競爭力,只會影響全球產業鏈的穩定。
董一凡認為,歐洲生物柴油從原料、技術以及產能上來看,處于初步階段,盡管歐洲在生物柴油產業領域探索的時間比中國要長,但是在成本、效率、規模經濟等方面與從中國進口產品相比,并不是很占優勢。目前來看,歐洲很難通過貿易保護措施來加快其生物柴油生產進程,如果其自身不能通過加強技術提高本土競爭力,那么歐洲市場也得不到有效的拓展。
中企積極應對
受歐盟調查影響,自2023年中期以來,中國對歐盟的生物柴油出口明顯下降。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中國對歐盟的生物柴油出口量同比下降51%,至567440噸。而在高峰時期,2023年中國生物柴油對歐盟出口達到創紀錄的180萬噸。
路透社在報道中說,盡管許多規模較小的生物柴油工廠可能會無限期停產,但有生物燃料企業高管表示,大型生產商正在探索新的銷售渠道,包括國內的船用燃料市場和國際航運重要樞紐新加坡。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船用燃料中心,目前正在船用燃料中更多地使用生物柴油。
歐盟初裁結果宣布之后,國內多家企業也發布公告表示歐盟這一措施對自身業務“總體影響有限”。7月26日,卓越新能表示,目前和律師團隊已著手準備,將在初裁結果公布之后進行申訴聽證,爭取獲得更低關稅,同時,卓越新能開始進行海外部署;嘉澳環保也發布公告表示,此次歐盟加征臨時性關稅對其生物柴油出口歐盟市場產生了一定影響,但總體影響有限,該公司目前正在采取措施積極應對;海能新科則表示,此次臨時反傾銷稅對企業造成階段性的不利影響,但總體影響有限。目前,該公司正積極開發歐盟以外的市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