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舉報工作的指導意見》實施以來,各地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舉報工作機制,鼓勵舉報重大事故隱患和安全生產違法行為,進一步營造人人參與安全生產監督的濃厚氛圍。近期,應急管理部選取并公布6起各地嚴肅查處的安全生產舉報案例。
案例1:舉報查處未依法開展安全條件審查
2024年1月,湖南瀘溪縣應急管理局接群眾舉報,反映瀘溪縣某高科技有限公司改建工程項目未開展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安全評價工作。經查,該企業于2023年10月開始對生產工藝、設備進行改建,生產產品由紅磷變更為阻燃劑(屬于危險化學品),未委托具備國家規定的資質條件的機構對改建建設項目進行安全評價,安全條件未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審查,舉報屬實。上述行為違反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瀘溪縣應急管理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
舉報人發現并舉報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按照《瀘溪縣安全生產舉報獎勵辦法》規定,瀘溪縣應急管理局于2024年1月獎勵舉報人5000元。
案例2:舉報查處無證生產危險化學品
2023年12月,福建霞浦縣應急管理局接群眾舉報,反映霞浦縣某松香廠無證生產危險化學品。經查,該松香廠現場存放松節油生產裝置1套、松節油82桶。經檢驗,該松香廠生產的松節油屬于《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中列入管理的易燃液體,該松香廠未取得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證生產危險化學品,舉報屬實。上述行為違反了《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第二條規定,霞浦縣應急管理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
舉報人發現并舉報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按照《寧德市安全生產領域舉報獎勵辦法》規定,霞浦縣應急管理局于2024年4月獎勵舉報人15000元。
案例3:舉報查處瞞報事故
2024年1月,甘肅省應急管理廳接群眾舉報,反映天水市秦安縣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非法生產,發生坍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未依法報告,涉嫌事故瞞報。經查,該企業于2023年7月發生一起死亡1人的生產安全事故,隱瞞已經發生的事故,超過規定時限未向應急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報告,舉報屬實。
舉報人發現并舉報生產經營單位瞞報事故行為,按照《甘肅省安全生產舉報獎勵辦法》規定,甘肅省應急管理廳于2024年4月獎勵舉報人30000元。
案例4:舉報查處違法儲存危險化學品
2024年2月,天津市應急管理局接群眾舉報,反映北辰區某工貿企業違法存放危險化學品,存在安全隱患。經查,該企業倉庫內存放柴油及CLEANSOL HS清洗劑,經對照企業提供的上述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等10部門公告(2022年第8號)相關內容,上述兩種化學品屬于危險化學品,均存在散發可燃氣體、可燃蒸汽的危險性,存放場所未設置可燃氣體探測報警裝置,不符合《建筑防火通用規范》(GB55037-2022)第8.3.3項要求,舉報屬實。上述行為違反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條第一款、第三十二條規定,北辰區應急管理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
舉報人發現并舉報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按照《天津市應急管理局安全生產領域舉報獎勵規定(試行)》規定,天津市應急管理局于2024年5月獎勵舉報人9000元。
案例5:舉報查處煤礦重大事故隱患
2023年9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應急管理廳接群眾舉報,反映某煤礦隱瞞下井人數,存在重大事故隱患。接到舉報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應急管理廳按照《礦山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實施細則(試行)》相關規定將該舉報移交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新疆局辦理。經查,該煤礦為躲避人員位置檢測系統超時報警,各班組安排一人攜帶其他人員定位卡升井并代簽出入井簽字記錄,導致井下實際作業人員與人員位置檢測系統、出入井記錄本統計的人數不一致,根據《煤礦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第十八條第五項規定,屬于煤礦重大事故隱患,舉報屬實。上述行為違反了《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第八條第二款第(十五)項規定,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新疆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
舉報人發現并舉報生產經營單位重大事故隱患,按照《礦山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實施細則(試行)》規定,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新疆局于2024年4月獎勵舉報人256056元。
案例6:舉報查處未按批準的安全設施設計施工
2024年4月,四川寧南縣應急管理局接群眾舉報,反映寧南縣某礦業有限公司未按照設施設計施工礦硐,存在事故隱患。經查,該企業礦硐未按照批準的安全設施設計施工,原采場未按照設計留設采場房間間柱和礦房內礦柱,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第十四條規定,寧南縣應急管理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
舉報人發現并舉報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按照《寧南縣安全生產舉報獎勵辦法》規定,寧南縣應急管理局于2024年4月獎勵舉報人20000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