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 ||
文件號 | 工信廳聯規函〔2024〕240號 | 制發日期 | 2024-06-24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教育、科技主管部門,各國家高新區管委會,各有關高校:
為促進教育、科技、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國家高新區和國家大學科技園依托的高校開展高水平合作,服務企業創新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組織開展“百園百校萬企”創新合作行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促進國家高新區、高校和企業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圍繞成果轉化、技術攻關和人才培養開展深度合作,建立精準對接渠道,構建長效合作機制,落地一批科技創新成果,突破一批關鍵技術難題,輸送一批優質科技人才,增強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撐。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成果轉化對接行動。各地教育、科技主管部門結合國家科技計劃項目,遴選高校優質科技成果,形成成果轉化清單。各地國家高新區管理部門組織國家高新區根據產業發展需求,結合成果轉化清單,聯合國家大學科技園開展成果展覽、項目路演、顛覆性技術大賽等對接活動,邀請園內企業、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等積極參與。鼓勵國家高新區與國家大學科技園形成長效合作機制,加強對國家大學科技園技術轉化服務能力建設的支持。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指導國家高新區聯盟、國家大學科技園聯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組織開展系列跨區域成果轉化對接活動。
(二)實施聯合技術攻關行動。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面向優質企業征集技術攻關需求,結合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等要求和產業實際發展需要,以“揭榜掛帥”形式面向國家高新區、國家大學科技園發布技術攻關清單。國家高新區、國家大學科技園組織園內企業聯合高校、研發機構等創新主體共同“揭榜”,開展技術攻關,各地工業和信息化、教育、科技主管部門做好協調保障。
(三)實施產教融合育才行動。各地國家高新區、國家大學科技園管理部門組織國家高新區、國家大學科技園梳理園內企業人才需求,發布人才需求清單。各地教育主管部門組織高校選派人員赴企實崗鍛煉,承擔科技副總、技術顧問等技術職務和科研助理等工作崗位,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參與聯合研發項目等。鼓勵國家高新區組織園內企業加強與高校合作,共同探索“企業出題、師生共創”的新機制,實施項目制教學,建立根植于一線創新企業真實應用場景的體系化創業教育體系,在創新實踐中培養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和富有企業家精神的創業后備力量。
三、工作步驟
(一)制定計劃。各地工業和信息化、教育、科技主管部門聯合組織國家高新區、高校開展“百園百校萬企”創新合作行動。每家國家高新區、國家大學科技園組織或參與至少一項上述合作行動。鼓勵多地聯合開展跨區域合作。各項合作原則上以“‘百園百校萬企’創新合作行動——具體名稱”命名。請各地國家高新區管理部門牽頭制定本地區行動計劃,2024年7月31日前報送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模板見附件1,電子版請同步發送至huye@miit.gov.cn)。
(二)組織實施?!鞍賵@百校萬企”創新合作行動實施周期為2024年6月—2025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定期邀請重點國家高新區、高校和各地有關部門召開座談會,組織聯合調研,跟蹤進展成效,交流經驗問題;建設“百園百校萬企”信息共享平臺,組織各地依托平臺共享成果轉化清單、技術攻關清單、人才需求清單,更新合作進度,匯交合作成果。各地工業和信息化、教育、科技主管部門定期開展進度跟蹤和成果歸檔,做好組織調度和資源保障工作。
(三)總結評估。請各地國家高新區主管部門牽頭,分別于2024年12月、2025年6月前開展行動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并形成評估報告(模板見附件2,電子版請同步發送至huye@miit.gov.cn)報送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教育部、科技部組織遴選“百園百校萬企”創新合作行動典型案例,對園區特色做法和產教合作模式予以宣傳推廣。有關結果和成效將納入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體系。
聯系方式:
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 胡 也 010-68205743
教育部科技司 吳惠斌 010-66092082
科技部成果轉化司 楊少晨 010-58881564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
科技部辦公廳
2024年6月24日
附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