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應急管理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安全生產資格證書涉假專項治理工作情況。會上,應急管理部執法工貿局局長楊智慧表示,安全生產資格證書涉假問題給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埋下重大事故隱患,近年來,因從業人員持假證或無證違規作業釀成的事故屢屢發生。對此,應急管理部會同相關部門堅決予以打擊,取得階段性治理效果。
但因利益驅動,一些不法分子心存僥幸、鋌而走險,假證問題很容易死灰復燃。比如,去年北京市查出的一條特大跨省偽造特種作業操作證黑灰產業鏈,據虛假網站后臺數據顯示,超50萬人關注該網站,超過1.9萬人購買了偽造的證件。
楊智慧介紹,為全面加強安全生產資格證書涉假問題系統綜合治理,依法查處打擊相關證書涉假違法犯罪活動,應急管理部、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礦山安監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九個部門迅速行動,按照“三個強化”的思路研究做好安全生產資格證書涉假專項治理工作。
一是強化全鏈條打擊。貫穿制假、售假、買假、用假、虛假營銷等多個環節,不僅在使用現場,更要從源頭上杜絕假證空間。二是強化多部門聯合。九個部門加強聯動,進行了多次會商,就“打什么、如何打、誰來打”達成一致意見,根據各自職責職能,構建起全方位、無死角的嚴密網絡。三是強化疏堵結合。堅持打擊與服務引導并重,不僅出臺了一系列精準打擊措施,還致力于打造便捷、高效的特種作業管理體系支撐。
從印發之日到12月底,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專項治理,此次專項治理,對象更加聚焦,力度更強,力爭通過一系列務實管用的舉措,堅決防范遏制假證問題,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目前,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已經迅速部署行動,細化完善工作任務分工,確保專項治理按計劃推動。九個部門建立了部際聯絡等工作機制,定期會商研判,定期調度掌握進展情況,加大工作推進和督導力度,確保工作方向不偏移、力量不分散、動作不走樣。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