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工生產企業有若干個主要生產車間和多個輔助車間,擁有反應釜和精餾塔若干臺套。從整體上看,設備多,貯罐多,管網縱橫密布;從結構上看,整個生產系統是由若干個生產單元組合而成。每個生產單元又是以一臺或多臺反應釜、冷凝器與精餾塔組合而成。單元系統中反應釜在操作過程中的安全技術措施,以液體物料輸送和放熱反應的一臺常壓反應釜和一個冷凝器作為最簡單的操作單元,分析其可能產生的危險有害因素,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及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
一、精細化工中反應釜主要危險因素
1.1 投料失誤
進料速度過快、進料配比失控或進料順序錯誤,均有可能產生快速放熱反應,如果冷卻不能同步,形成熱量積聚,造成物料局部受熱分解,形成物料快速反應并產生大量危害氣體發生爆炸事故。
1.2 管道泄漏
進料時,對于常壓反應,如果放空管未打開,此時用泵向釜內輸送液體物料時,釜內易形成正壓,易引起物料管連接處崩裂,物料外泄造成人身傷害的灼傷事故。卸料時,如果釜內物料在沒有冷卻到規定溫度時(一般要求是50℃以下)卸料,較高溫度的物料容易變質且易引起物料濺落而燙傷操作人員。
1.3 升溫過快
釜內物料由于加熱速度過快,冷卻速率低,冷凝效果差,均有可能引起物料沸騰,形成汽液相混合體,產生壓力,從放空管、汽相管等薄弱環節和安全閥、爆破片等卸壓系統實施卸壓沖料。如果沖料不能達到快速卸壓的郊果,則可能引起釜體爆炸事故的發生。
1.4 維修動火
在釜內物料反應過程中如果在沒有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的情況下實施電焊、氣割維修作業,或緊固螺栓、鐵器撞擊敲打產生火花,一旦遇到易燃易爆的泄漏物料就可能引起火災爆炸事故。
二、精細化工中反應釜安全技術
2.1 加熱控制措施
對于反應溫度在100℃以下的物料加熱系統,可采用蒸汽和熱水分段加熱,在保證物料不因局部過熱出現變質的情況下,先用蒸汽中速加熱到60℃左右,以提高生產效率,再用100℃沸騰水循環傳熱,緩慢升溫到工藝規定的溫度并保溫反應。這樣分段加熱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又可以防止物料局部高溫受熱分解或劇烈汽化,進而形成汽液相混合體而沖料爆炸,還可以對物料均衡反應提高收率,降低消耗成本。
2.2 聯鎖冷卻措施
對于放熱反應,反應初期階段需要加熱,但反應過程又會放熱,因此必須快速有效轉移多余的熱量。正常使用的反應釜冷卻系統主要是夾套冷卻和盤管冷卻,使用的冷卻液主要是循環水和冷凍液。冷凍液冷卻速度快但成本高。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不正常反應的情況下,特別是溫度和壓力急劇上升的時候,操作人員會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而快速撤離操作現場,不能有效切斷加熱源,不能有效開啟冷卻系統。為此應該在操作崗位以外的遠距離場所設置緊急開啟冷卻聯鎖系統。最好能靠近車間蒸汽分汽缸的蒸汽閥門,在關閉蒸汽閥門和切斷攪拌電源的同時開啟冷卻聯鎖系統,實施斷熱、斷電、停攪拌、快速冷卻降溫的措施,將事故控制在初期階段,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2.3 聯鎖泄爆措施
為了防止釜內物料在溫度失控產生氣體形成壓力的情況下,能夠及時卸壓,對于常壓反應設備也應該根據反應的具體情況安裝緊急卸壓設施。在釜的頂部要安裝安全閥,對可能具有比較劇烈反應的過程應安裝爆破片。爆破片的連接管出口必須伸到室外安全地點或抽風管口,不能直接指向道路或操作平臺,以防物料噴濺傷人。有滴加反應過程的應該嚴格控制滴加速度。
2.4 密閉輸送防靜電措施
對物料輸送管道系統應根據物料特性選擇鋼管或塑料管(原則規定不能使用塑料管,但特殊情況除外)。不管是何種管道均應用法蘭或螺栓連接牢固,以防脫落泄漏物料。不能使用橡皮套連接塑料管輸送有機溶劑。對鋼管的法蘭部分要做好靜電跨接,一對法蘭上如果有六只螺栓(含六只)可不要靜電跨接,四只以下(含四只)均要靜電跨接(為了對稱,正常沒有五只,如果有五只也需跨接)。靜電跨接線要使用4平方毫米的銅芯電線。塑料管在輸送有機溶劑或易產生靜電的其他物料時應該做好靜電連接,連接方法是在管道內部設置細銅錢。具體方法主要是在金屬管出口處焊接一棵小鋼釘并適度向管內傾斜,細銅錢必須纏繞在小鋼釘上并緊固,從塑料管內通過,另一個端口出來并在管口纏繞緊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靜電流產生回路并及時將靜電轉入接地系統。
2.5 勞動保護措施
對操作崗位安裝鼓風機或抽風機,既可保護操作者健康,又可降低操作崗位可燃氣體濃度,防止達到爆炸極限。為了防止釜內物料在有壓力的情況下氣體物料泄漏,擴散至操作室傷害操作人員,應該對操作室安裝鼓風機。引進室外高空新鮮空氣至操作室,使操作室處于微正壓狀態。散發有毒有害氣體的設備應設置在當地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側,便于氣體的擴散或抽空,也便于操作者合理操作減少氣體污染傷害。
2.6 維修動火安全措施
動火管理安全技術措施的目標是兩個確保:一是確保動火設備管道內部沒有易燃物,二是確保動火設備管道周邊沒有可燃物。要做到兩個確保,必須正確認識動火管理的重要性,增強安全意識,切實實施切斷、隔離、置換、清洗、通風等安全技術措施,按程序做好初審、復查、批準、監護、清理、驗收等安全管理措施。
2.7 其他安全措施
機械設備必須有效接地,且接地電阻不能大于10Ω;電動機必須有接零線措施;減速機傳動部位必須有防護罩;操作臺必須穩固不能晃動,不能有洞口;防護欄桿必須高于1.05米,且欄桿上下間距不能大于0.35米;設備離開地面高度以不能碰撞人體頭部為宜。對于在操作過程中間需要分批投料宜在人孔蓋上安裝閥門和漏斗;冷凝器的放空管應用連接管輸送到室外或抽風管口,不能直接對準通道和操作人員的場所;有條件的還應設置緊急疏散通道和全過程監控報警設施;停車過程中的要做好氮氣保護措施。對于停電停水有可能引起失控反應的設備應該有雙電路雙水源系統。
三、精細化工中反應釜突發事件緊急處置措施
3.1 生產溫度、壓力快速上升無法控制
生產溫度、壓力快速上升無法控制時要迅速關閉所有物料進口閥;立即停止攪拌;迅速關閉蒸汽(或熱水)加熱閥,開啟冷卻水(或冷凍水)冷卻閥;迅速開啟放空閥;在無放空閥及溫度壓力仍無法控制時,迅速開啟設備底部放料閥棄料;在上述處理無效果,且底部放料閥棄料無法短時間完成時,迅速通知崗位人員撤離現場。
3.2 有毒有害物大量泄漏
有毒有害物大量泄漏時要立即通知周圍人員迅速往上風向撤離該現場;迅速佩戴正壓式呼吸器關閉(或嚴密)有毒有害泄漏閥門;在無法關閉有毒有害物閥門時再迅速通知下風向(或四周)單位及人員撒離或做好防范工作,并根據物質特性噴灑處理劑進行吸收、稀釋等處理。最后將泄漏物收容,作適當處理。
3.3 易燃易爆物大量泄漏
易燃易爆物大量泄漏時要迅速佩戴正壓式呼吸器關閉(或嚴密)易燃易爆泄漏閥門;在無法關閉易燃易爆泄漏閥門時再迅速通知周圍(尤其是下風向)人員停止明火、易產生火花的生產和作業,并迅速停止周圍的其他生產或作業,同時在可能的情況下,將易燃易爆泄漏物移至安全區域處理。在氣體泄漏物已經燃燒的情況下不能急于關閉閥門,要注意觀察防止回火和氣體濃度達到爆炸極限引起爆炸。
3.4 人員傷害時要立即查明中毒原因
人員傷害時要立即查明中毒原因,有效性地進行處理;由吸入引起中毒時,迅速將中毒人員移至上風向的新鮮空氣處。中毒嚴重時迅速送往醫院搶救;由食入引起中毒時,飲足量溫水,催吐,或給飲牛奶或蛋清解毒,或服其他物導泄;由皮膚引起中毒時,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就醫;當中毒者停止呼吸時,迅速進行人工呼吸;當中毒者心臟停止跳動,迅速進行人工按壓心臟起跳;當人員身體皮膚被大面積灼傷時,立即用大量清水洗凈被燒傷面,沖洗時間在十五分鐘左右,同時注意不能受涼凍傷致病,更換無污染的衣物后迅速送往醫院就醫。
總結:反應釜是精細化工生產企業最通用的設備,也是單元系統中最典型的設備,是安全生產監管的工作重點。只有管好每一臺反應釜,每一個單元系統的安全生產,采取相應的安全聯鎖防護措施,落實人為誤操作警示聯鎖裝置,才能減少事故的發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