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廠冬季防凍、防凝工作是確保安全生產的主要手段,為嚴防一切凍凝事故的發生,根據裝置特點防凍防凝工作也應按照“以防為主,以消為輔”的方針進行。加強對易凍、易凝物品的收、送,使用與管理,按基本方法提前進行預防,依據規定認真進行檢查,合理處理凍堵問題,達到保證安全生產的目的。
一、防凍方法
化工廠常見的防凍、防凝方法有排空、保溫、伴熱、循環等方法,冬季防凍、防凝應根據設備、管線運行狀態,結合往年防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經驗,采取其中的一種或多種方法。
1. 排空。排空防凍、防凝方法大致分為三類:
一是地面間歇運行或長期不用的設備、管線排空處理,可按照下列步驟進行排空處理:
(1)關閉相關閥門,必要時加上盲板,防止閥門內漏;
(2)打開高點排氣閥、低點排凈閥,排空設備內的物料;
(3)用氮氣吹掃、置換殘存物料;
(4)常開低點排凈閥,并定期檢查。
二是地下閥門井內的設施、管線排空,主要是無伴熱的消防設施(如水炮、消防栓),從閥門井內關閉根部閥,通過排凈閥排空閥門上部的水,并保持排凈閥常開,消防炮頭向下。
三是臨時使用的設備、管線或軟管,用完后及時排空管內介質,用氮氣吹掃干凈;有條件的話,可以將其放置在保溫廠房內。
2. 保溫。從防凍角度考慮,化工廠保溫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設備、管線及其附件加保溫棉隔熱,入冬前應結合往年出現的問題,對此項工作應仔細排查并進行完善,尤其注意沒有伴熱,僅靠物料溫度進行防凍的設備、管線末端、盲端及現場壓力表的保溫,保證保溫到位。
二是廠房等室內空間密閉保暖,檢查確認廠房門窗、門簾是否完好,及時投用廠房內的暖氣。
三是地下閥門井密封保暖,對于閥門井,采用塑料布提前做好密閉工作,必要時采取保溫措施。
3. 伴熱。就冬季防凍而言,常見的伴熱介質有熱水伴熱、蒸汽伴熱、電伴熱。熱水熱適用于在操作溫度不高或不能采用高溫伴熱介質的條件下。蒸汽伴熱一般用于管內介質的操作溫度小于150℃的伴熱。
電伴熱不但適用于蒸汽伴熱的各種情況而且適用于熱敏性介質管道,能有效的進行溫度控制,防止管道溫度過熱,適用于分散或遠離供氣點的管道或設備以及無規則外形的設備的伴熱。
伴熱介質的選擇應結合物料性質、指標要求、施工難度、運行成本等方面進行選擇,并按照規范進行施工,在達到防凍、防凝目的的同時,避免出現新的問題。
4. 循環。采取循環防凍、防凝的方法主要用于間歇運行或長期不用的設備、管線,且沒有采取上述方法(排空、保溫、伴熱)進行防凍,或者是采取上述方法無法滿足防凍要求。該方法大致分為四種方式:
一是通過運行設備出口物料回流至備用設備入口進行循環,該方式常用于備用動設備防凍、防凝,如通過泵出口單項閥旁通管線,或者是通過單項閥閥芯開孔的辦法。
二是通過設備入口管線跨接至設備出口管線,該方式常用于停用的換熱進出、口管線防凍,在換熱器的進口閥前及出口閥后連接管徑較小管線,保持進、出管線介質進行循環。
三是按照正常運行模式少量循環,一般盡量關小備用設備的出口閥門,減少介質循環量,滿足防凍要求即可。
四是少量介質連續或間斷外排,此種方式主要針對無法建立循環管線末端進行防凍,如軟管站,儲罐脫水管線及閥門,蒸汽管線低點排凈閥,洗眼器等。
二、防凍檢查
防凍檢查是冬季防凍工作的一個極其重要環節,定期進行防凍檢查,可以及時發現、處理防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效避免凍堵問題的進一步擴大。防凍檢查主要是檢查防凍、防凝工作的效果,查漏補缺,進一步完善防凍、防凝工作。主要檢查內容及其方法如下:
1. 蒸汽伴熱管線定期檢查疏水器疏水情況,發現疏水不正常的及時進行排查處理,無法直接查看疏水情況的(如集中至疏水回收站),可用測溫槍或手點觸疏水閥閥體(保溫時需預留出檢測孔),檢查一般要求溫度要30℃以上或有燙熱感覺為正常,有時感觸的溫熱情況并不一定確認疏水正常,尤其針對集中至疏水回收站情況,因附近正常疏水管線導熱,往往會誤導檢查判斷。
2. 熱水伴熱,有水流指示計的檢查水流情況,或則用測溫槍、手點觸電伴熱帶預留檢查位置,檢查電伴熱熱帶溫度是否正常;伴熱熱水管線集中回收時,也應根據經驗避免因附件正常熱水管線導熱干擾,影響檢查判斷。
3. 有溫度指示的電伴熱不僅要定期檢查溫度指示值,而且還需要用測溫槍或手點觸電伴熱帶預留檢查位置,以防止溫度指示不準,保證電伴熱熱帶溫度正常,無溫度指示的電伴熱更應該檢測溫度。
4. 密閉廠房應設置有溫度表,定期檢查門窗密封及暖氣溫度情況,根據室內溫度調整室內暖氣量;閥門井檢查其保溫密封情況,必要時監測其內溫度。
5. 定期檢查排空的設備及管線低點是否有物料流出及凍堵情況,或用扳手敲擊管線進行判斷,若發現凍堵及時排查物料來源,并進行相應的處理。
6. 定期檢查設備及管線防凍循環跨線,有水流指示計或視鏡的,觀察指示情況是否正常;無有水流指示計或視鏡用測溫槍或手點觸設備本體或相關防凍跨線,通過溫度進行判斷,難以通過溫度判斷的,也可用聽棒判斷設備或管線物料流動情況。對于采取少量外排循環防凍的物料,定期檢查外排量是否正常。
7. 儀表伴熱,定期檢查儀表伴熱箱密封情況及其內的溫度情況,同時根據伴熱方式,按照上述辦法檢查儀表伴熱;另外,可以通過現場及遠傳儀表進行對比,參考正常儀表指示值進行判斷儀表是否凍堵。
8. 無論是長期用,還是備用的動設備,應定期進行盤車,提前發現設備是否出現凍、堵情況;無法盤車的設備(如屏蔽泵),除做好防凍循環檢查外,啟動時應先進行點式,對易凍部位(如屏蔽泵后座)進行測溫,正常后再進行啟動。
9. 氣(汽)路管線末端排凈閥、U型彎低點排凈閥、軟管站閥門等,保持適度開度或定期進行排水檢查,避免物料在低點累計,導致管線凍堵。
10. 針對儀表氣,除對主管線末端、低點定期排水外,還應檢測其內水含量,避免帶水量在儀表內累計結凍,導致儀表調節失靈。
11. 定期檢查排凈的消耗設施出水口,低點排凈閥處是否有水流出或出現凍堵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疏通,并確認其根部閥是否關嚴。
12. 定期檢查系統放空、呼吸排放口,如儲罐呼吸閥及阻火器,緊急放空泄壓口,空壓機放空口,鍋爐安全閥放空口,保證其放空口暢通。
13. 定期檢查室外風機入口防護網、濾網,電機等設備冷卻散熱風扇入口防護網是否有凍堵現象,如該設備周圍存在蒸汽排放或遇到下雪天氣,容易出現堵塞。
14. 定期檢查室外水封槽或液封罐內液體是否凍堵,發現異常及時處理,保證其應有的功能。
15. 如遇大幅度降溫,或者是夜晚,應加強檢查,根據氣溫調整伴熱量,廠房暖氣量,防凍循環量,不能一勞永逸,避免出現凍堵情況。
三、凍堵處理
在處解凍過程中還應結合具體情況進行處理,一般來說,對于凍堵的設備較小,管線較短,儀表,閥門等,可直接用蒸汽吹掃凍堵表面進行化解,有保溫的需事先解開保溫;若凍堵的設備較大,管線較長,常采用鋪設臨時伴熱(如用金屬軟管)并保溫的辦法,緩慢進行解凍。若凍堵的設備、管線、儀表,閥門方便拆走,可以視情況將其拆走放置在溫度較高的室內進行解凍。
為避免在處理凍堵過程中出現有毒有害氣體、液體噴出傷人或引起爆炸等安全事故,在處理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檢查凍堵設備、管線及閥門有無開裂破損現象以及閥門開關狀態;
二是要處理前對相關系統做好隔離;
三是操作要緩慢,用低溫蒸汽慢慢化解,防止突然受熱損壞凍堵設備、管線及閥門;
四是考慮在解凍過程突然疏通后對儀表及工藝狀況的影響,提前做好應對措施。
四、其他事項
1.結合往年的防凍經驗,處理好出現的防凍問題,備好防凍物質,如保溫材料、疏水閥,金軟管,臨時接頭,防凍手套等。
2.未雨綢繆,入冬前提前投用、檢查各種防凍措施,為處理防凍問題提供足夠的時間,避免突然降溫導致防凍措施無法落實。
3.及時調整伴熱量,既要滿足防凍的需要,又要避免伴熱量過大造成的浪費、工藝指標超標、儀表指示不準等。
4.有伴熱的物料管線,要有膨脹方向,避免物料加熱膨脹導致設備或管線出現憋壓的情況,有壓力表的,注意監控其壓力。
5.物料管線在運行流動狀態,伴熱管線與其所伴熱的物料管線相互伴熱,若管線內的物料停止流動,應重點檢查,適當調大伴熱量。
6.洗眼器伴熱溫度合適,應避免伴熱溫度過高導致應急情況使用出現新的傷害。
7.因檢修需要臨時停用熱水或蒸汽伴熱的,注意避免伴熱管及所伴熱的物料管線出現凍堵的情況。
8.有伴熱的設備,運行中需要散熱的,應解開保溫、調小或停用伴熱,避免設備運行出現超溫現象。
9.電伴熱應注意伴熱帶負荷,防止過載跳停或起火;檢修電伴熱應先進行斷電,檢修期間考慮好其所伴熱的物料防凍措施。
10.發現蒸汽伴熱疏水異常,如水錘,疏水量過小、過大,伴熱不熱,要及時進行處理。
11.采用循環防凍的方法,在滿足防凍要求的情況下,盡量減小循環量避免循環量過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12.類似消防閥門井,地下閥門關閉時,應配備好打開井蓋及閥門的工具,以備緊急情況下及時投用。
13.及時消除現場跑冒滴漏現象,避免地面積冰、空中掛冰現象,若出現,及時進行處理。
14.定期進行防凍檢查,保證檢查質量,同時根據不同時段、溫度情況、防凍難度,有重點地進行檢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