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 ||
文件號 | 工信廳聯節函〔2024〕16號 | 制發日期 | 2024-01-10 |
為落實《“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引導工業園區、工業企業推行無廢生產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工業固廢源頭減量和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現組織開展“無廢園區”“無廢企業”典型案例征集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集對象
(一)無廢園區:成立3年以上、具有法定邊界和范圍、具備統一管理機構的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園區產業規劃合理,生產工藝及裝備水平先進,工業固廢產生強度低,綜合利用水平較高,固體廢物管理機制健全,利用處置設施完備,已形成具有示范意義且可推廣的典型模式。
(二)無廢企業:成立3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正常經營且具有一定生產規模,信用記錄良好,工藝技術先進,單位產品主要原料消耗水平低,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高,在固廢減量產生、循環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等方面已形成具有示范意義且可推廣的典型模式。
二、基本要求
(一)無廢園區
申報單位原則上應符合以下要求:
1.園區內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90%,或近三年綜合利用率累計提高20個百分點以上。
2.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強度近三年累計降幅≥10%。
3.近三年未發生較大及以上污染事故、生態破壞事件。
4.列入強制清潔生產審核名單的企業應全部通過審核驗收。
5.信息化管理手段完善,園區內工業固體廢物的種類、數量、流向、貯存、利用、處置等信息詳實準確。
(二)無廢企業
申報單位原則上應符合以下要求:
1.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80%,或近三年綜合利用率累計提高20個百分點以上。
2.單位產品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顯著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或近三年累計降幅≥10%。
3.近三年未發生較大及以上污染事故、生態破壞事件;未被列入失信企業名單。
4.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設施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范要求。
5.建有固體廢物管理信息化平臺(系統),工業固體廢物的種類、數量、流向、貯存、利用、處置等信息詳實準確,能夠實現可追溯、可查詢。
三、工作安排
(一)材料申報:請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組織本地區園區、企業開展“無廢園區”“無廢企業”典型案例申報工作,并對本地區案例進行評審和遴選。2024年3月31日前,擇優推薦案例報送至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版材料發送至zyzhly@miit.gov.cn),并抄送生態環境部。每個?。▍^、市)推薦的案例原則上不超過5個,鼓勵針對產生量大、利用難度高的固體廢物報送案例,推動解決制約行業發展共性問題。
(二)評審及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生態環境部組織專家對各地報送的案例進行評審,遴選出一批在全國具有推廣意義的典型案例并公開發布。
聯系電話:010-68205338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
2024年1月10日
附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