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 ||
文件號 | 制發日期 | 2023-12-20 |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實施意見》(工信部聯科〔2023〕249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為更好地理解和執行《實施意見》,現解讀如下:
一、《實施意見》出臺背景是什么?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質量工作,強調要大力增強質量意識,視質量為生命,以高質量為追求。《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提出要開展先進標準研制,推廣卓越質量管理實踐,為制造業質量提升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目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量的增長到了平臺期,質的突破還處在孕育期,制造業企業質量管理能力不高,高端產品供給不足,結構性矛盾突出,制約制造業由大變強。實施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提升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和產品質量水平,夯實“中國制造”的質量基礎,是加快補齊短板弱項、培育競爭新優勢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動制造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的現實需要。
二、卓越質量的內涵和外延是什么?
卓越質量是指理解、滿足并超越用戶對質量的感知和期望而進行的持續質量改進實踐,為用戶提供卓越的、富有魅力的質量。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引發質量理念、機制和實踐的深刻變革,賦予卓越質量更多的時代特征和內涵要求。一是質量管理體系更加全面。卓越質量要求企業對全員、全要素、全過程、全數據的質量管理和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進行系統重構,驅動質量管理范式向數字化、體系化、系統化、精益化、零缺陷轉型。二是質量發展動力更加強勁。卓越質量要求提升供給對需求的適配性,促進企業對研發、制造、試驗、保障等全流程實施策劃、控制和改進,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推動企業實現持續成功。三是質量數字轉型更加成熟。卓越質量引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質量管理融合應用,推動質量管理活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有效實現精確感知、精細管理、精益生產、精準預警、智能控制,增強產品全生命周期、全價值鏈、全產業鏈質量管理能力。四是質量績效表現更加優異。卓越質量引導企業釋放創新驅動潛能,縮短產品研制周期,降低過程質量損失,增強整體經營績效,帶動經濟效益增長,實現成本最優化、效益最大化,在市場需求變化及技術迭代中始終保持競爭優勢。
三、《實施意見》劃分制造業企業質量管理能力等級的依據和考慮是什么?
當前,制造業到了從“量的積累”轉向“質的提升”的關鍵期,但大量企業受到傳統質量觀念影響,缺乏對質量價值的科學認知,不愿滿足強制性標準之上的質量需求和用戶期望,缺少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內在動力,疊加產業鏈供應鏈質量信息不透明、不對稱等因素,市場主體缺乏質量判別依據,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等現象普遍存在,“中國制造”質量變革步履維艱,始終處在價值鏈中低端,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
《實施意見》提出采用工程化思維、規范化手段,推動企業評估質量管理能力等級,充分考慮了不同行業、不同技術條件和質量基礎的企業實際,依據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結合國內外關于質量管理的先進方法、模型和研究成果,由低到高依次劃分為經驗級、檢驗級、保證級、預防級、卓越級。有助于企業充分認識和貫徹落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各項要求,漸進式提升質量管理水平,不斷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有助于破除市場上的質量信息壁壘,強化信息傳導,傳遞質量信任,推動市場從低質低價、劣幣驅逐良幣的逆向選擇轉向優質優價、優勝劣汰的正向選擇,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質量提升中的決定性作用。
四、制造業企業向卓越質量攀升的方法是什么?
《實施意見》提出采用策劃、實施、檢查、處置模式,推動制造業企業強化質量意識、建設能力、數字賦能和科學評估,不斷追求卓越、實現持續成功。一是增強質量意識。引導企業按照《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等標準,聚焦全員、全要素、全過程、全數據,強化用戶需求導向,發揮最高管理者作用,推動企業全員參與,加強過程方法應用,實施持續迭代改進,深化質量循證決策,提升關系管理水平,以系統抓、抓系統為導向,增強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二是鞏固基礎能力。指導企業按照木桶原理、補齊短板的思路,圍繞制約質量提升的難點堵點,對照《質量管理 組織的質量 實現持續成功指南》《質量管理 實現財務和經濟效益的指南》等標準,找到問題關鍵、分析問題核心、解決問題根源,不斷增強質量績效,以持續改進實現持續成功。三是強化數字賦能。推動企業順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趨勢,以數字化賦能質量管理,對照《企業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度評價要求》等標準,科學評判質量管理數字化水平,精準把握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四是評估迭代改進。遵循“企業自愿、地方推動、正向引導、分步實施”的原則,按照“貫標、培訓、評估、復核”的實施路徑,指導企業開展質量管理能力評價,診斷問題、識別差距、確定等級,通過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強,激發企業的內生動力。
五、制造業企業質量管理能力評價結果有何應用價值?
對企業而言,評價結果可作為質量判別依據,用于質量診斷和改進,幫助企業更好地貫徹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標準,提高質量辨別能力,加速向高質量和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對行業而言,通過貫標評價方式,可引導企業、供應商和用戶等認可“卓越質量”理念,采信分級評價結果,沿供應鏈傳遞質量要求,帶動產業鏈上下游更多企業共同貫標,促進產業鏈質量水平整體提升。對政府而言,評價結果有利于切實掌握制造業質量發展情況,動態掌握制造業質量發展趨勢,充分積累制造業質的有效提升重要數據,為精準施策、精準引導、精準服務提供決策參考,為政策支持、資源配置提供重要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