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消費者院(KCA)聯合韓國環境產業技術研究院(KEITI)對通過海外代購或海外網絡進入韓國市場的生活化學產品進行了安全調查。
公示結果顯示,在調查的90種通過代購在韓銷售的產品中,約有一半被認為不符合《生活化學產品以及生物殺滅劑相關安全管理法》(簡稱《化學產品安全法》,K-BPR法規)規定的安全標準。
本次調查的主要對象包括以下產品: 15種車用涂層劑(拋光//特殊用途) 15種清潔劑 25種芳香劑 18種除臭劑 17種消毒劑調查對象包括
同時,KCA也將本次調查著重放在了噴霧型產品上。
從這些調查中發現多數產品存在超標物質,包括甲醛、甲醇和4-甲氧基苯甲醇。此外,還發現了違反K-BPR法規的禁用物質,包括MIT、CMIT、苯扎氯銨和苯。
以上述產品中檢出的MIT和CMIT為例,這些物質在K-BPR法規下被嚴格禁止在噴霧產品和芳香劑產品(所有劑型)中使用。不合規的原因
然而,在美國、歐洲以及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對這些物質并沒有單獨的限制規定,即只需在產品含有這些成分時標注該成分和相關的警示用語即可。
由于不同國家和地區進行安全認證的生活產品標準存在差異,當未經認證的產品通過代購等方式帶入韓國境內時,化學物質則可能會超出K-BPR規定的安全范圍。
根據此次調查結果,KCA和KEITI發布了通告,建議網絡平臺和代理機構停止銷售并撤回違反K-BPR安全標準的產品。同時,他們計劃為平臺企業提供相關法規制度的指導,以便能夠從源頭阻止未經認證產品的分銷。韓國采取重要措施
根據現行的K-BPR法規,通過中介銷售或代理購買進入韓國的生活化學產品,都需要嚴格按照K-BPR法規進行生活化學產品認證申報。
申報的產品標簽需要嚴格按照法規規定的內容進行展示,同時標簽上也會附上安全確認后的專用標志來區分認證產品和非認證產品。
瑞歐在此提醒您: 由于生活化學產品均為日常生活中消費者經常接觸到的基礎產品,因此如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企業的不合規產品出口到韓國,不僅可能會對企業的貿易造成損失,同時還可能影響企業的公眾形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