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5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討論多年的微塑料限制案于布魯塞爾表決通過,借由對REACH法規附件十七的修改,限制微塑料本身及其相關產品在歐盟范圍內的投放,從而減少微塑料對環境的污染。
根據法規: 新增的附件十七第七十八條規定:“合成聚合物微粒不得單獨作為物質,或為實現某種特性而故意添加到混合物中(且添加濃度大于或等于0.01%(按重量計))投放市場。” |
新增的附件十七第七十八條規定:“合成聚合物微粒不得單獨作為物質,或為實現某種特性而故意添加到混合物中(且添加濃度大于或等于0.01%(按重量計))投放市場。”
同時本次新增的七十八條中對于“合成聚合物微粒”的定義使用了廣義的微塑料定義,即涵蓋了所有直徑在5毫米以下或長度不大于15毫米,長徑比大于3的難以降解的不溶(溶解度≤2 g/L)非天然合成碳基聚合物顆粒或纖維(占總顆粒質量1%及以上)。
對適用于豁免的聚合物降解判定標準和溶解度的測試標準,本次修改也在提案附錄15與附錄16中做出了更加嚴格的規定。同時也規定了相應的豁免情況以及對應的信息通報、標識要求。
本次修改,除微塑料作為物質本身受到影響外,涉及的常見產品,包括但不限于:
用于人造運動場表面的顆粒填充材料;
添加了微塑料的化妝品,其中微塑料用于多種目的,例如去角質(微珠)或獲得特定的質地、香味或顏色;
含微塑料的洗滌劑、織物柔軟劑、閃光、肥料、植物保護產品、玩具、藥品和醫療設備等。
規定合成聚合物微粒不得單獨作為物質,或為實現某種特性而故意添加到混合物中(且添加濃度大于或等于0.01%(按重量計))投放市場。主要包括以下用途:
自2029年10月17日起,用于香水封裝的合成聚合物微粒;
自2027年10月17日起,沖洗產品,除非此類產品屬于第(a)點。如沖洗產品包含用作研磨劑的合成聚合物微粒,即剝離、拋光或清潔(“微珠”),則自2023年10月17日起適用;
自2035年10月17日起,唇部產品、指甲產品以及化妝品除非此類產品屬于第(a)或(b)點。如唇部產品、指甲產品以及化妝品含有微珠,則自2023年10月17日起適用;
自2029年10月17日起,免洗類產品,除非此類產品屬于第(a)或(c)點;
自2028年10月17日起,洗滌劑、蠟、拋光劑以及空氣護理產品,除非這些產品屬于第(a)點。如洗滌劑、蠟、拋光劑以及空氣護理產品含有微珠,則自2023年10月17日起適用;
自2029年10月17日起,醫療器械,如醫療器械含有微珠,則自2023年10月17日起適用;
自2028年10月17日起,不在法規(EU) 2019/1009范圍內的肥料產品;
自2031年10月17日起,植物保護產品以及生物殺滅產品;
自2028年10月17日起,第(g)或(h)點未涵蓋的農業和園藝產品;
自2028年10月17日起,用于人工運動(場所)表面的顆粒填充物。
工業用合成聚合物微粒,包括作為物質本身或在混合物中的;
環境危害風險較小的情況,包括以下:
通過特定技術手段保護,從而使其按照使用說明在預期的使用過程中難以釋放到環境的合成聚合物微粒;
合成聚合物微粒的物理性質,在預期的使用期間永久改變,使得聚合物不再落入該法規的范圍內;
在預期最終用途期間永久結合到固體基質中的合成聚合物微粒。
此外,為了避免二次監管、豁免下列投放市場的產品:
指令2001/83/EC范圍內的醫藥產品和法規(EU)2019/6范圍內的獸藥產品;
法規(EU)2019/1009范圍內的歐盟肥料產品;
法規(EC) No 1333/2008法規(EC)范圍內的食品添加劑;
體外診斷設備,包括法規(EU) 2017/746范圍內的設備;
本段第(c)點未涵蓋到的,(EC) No 178/2002法規條款2定義的食品,以及該法規條款3(4)定義的飼料。
同時對于處于緩沖期或豁免的產品,法規也增設了相應信息通報要求與標識要求。如:向下游用戶與主管部門提交相應的物質特性、使用及釋放數量,處置及使用說明、在產品包裝上添加清晰易讀不可擦除的警告聲明等。
此次歐盟微塑料限制要求的出臺,預計可為歐盟減少70%的微塑料污染,并在未來20年內累計減少約50萬噸微塑料垃圾,將有力推動歐盟乃至全球微塑料治理的進程。
但面臨著日益繁復的REACH法規限制,企業面臨的管控要求越來越多,無疑也提高了我國企業的競爭門檻與風險,需要相關企業積極應對,及時關注輸歐產品是否符合管控要求,以便從容應對法規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