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西班牙錫切斯舉行的歐洲化學品經銷商協會(FECC)年會上,與會的歐洲化工價值鏈各領域人士表示,如果歐洲化工行業要實現脫碳目標并實現歐盟委員會設定的氣候和可持續性目標,歐洲化學品價值鏈必須主動加速轉型。
會上,羅蘭貝格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克里斯提·隆佩表示,歐盟化工行業正在面臨監管法令的大潮,包括歐洲綠色協議和“Fit for 55”立法方案,其規模將是該行業以前從未處理過的。一個結果是歐盟的碳信用價格急劇上升,給區域未脫碳的國家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比如,德國是歐洲脫碳程度最低的國家,因此其化工業成本將急劇增加。對于備受關注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隆佩表示,CBAM對歐洲化學工業來說“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壞事”。他說:“歐盟將受到關稅和稅收的保護,但整個行業都必須遵守CBAM,必然帶來額外的成本負擔,尤其是中小企業。”
隆佩還提示,歐盟化學工業還必須應對區域內外不斷變化的危險分類和供應鏈法律。其他地區正在通過立法促進清潔技術來爭奪需求,如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盡管如此,歐洲和全球的化學工業仍將受到電動汽車市場增長的推動,包括電池材料、創新塑料和合成橡膠的需求增長。汽車電動化將為化工行業開拓一個新市場,電動汽車較內燃機汽車的化學品需求要高得多。
北歐化工烴和能源業務高級副總裁托馬斯·范德維爾德在小組討論中表示,歐洲化工業界需要開發綠色技術來生產石化品和塑料,淘汰一些難以脫碳的舊技術。目前,行業做得還有所不夠。范德維爾德說,歐洲化工行業已經能夠生產生物基產品,但數量還很少,需要擴大規模。隆佩也表示,歐盟現有和計劃中的循環經濟立法將推動創新。歐洲化工業界需要開發符合歐盟委員會循環目標的塑料產品,在塑料產品方面擁有循環解決方案的公司將占據優勢。
與范德維爾德一致,物流公司Bertschi執行主席漢斯·喬格·貝爾斯基也表示,由于高成本和立法負擔,一些化學品的生產正從歐洲移出,但開發新產品的創新可以扭轉這一趨勢。“歐洲必須創新,找到脫碳的解決方案。”貝爾斯基說。他認為,化工行業不應等待市場需求再投資綠色產品,因為歐盟立法浪潮即將到來,行業生存可能岌岌可危。“為了生存下來,你必須投資。現在有中試項目的公司將具有競爭優勢。”他說。
阿科瑪公司高級副總裁兼執行委員會成員理查德·詹金斯將歐洲的情況與美國情況進行了對比,在美國,公司是在法規出臺之前就開展工作,因為開發解決方案所需時間比政府出臺政策時間更長。
目前,歐盟化工行業正經歷一個極具挑戰性的時期,需求疲軟、成本高昂、價格波動,而前景還不確定。范德維爾德表示,隨著行業開發新產品實現轉型,化學品的長期前景會依然強勁。他說:“我們所處的周期將再持續2~4年,但我們需要將其與長期趨勢區分開來。從長遠來看,化學品需求依然存在。”
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滿足立法要求價值鏈上下游加強合作。航運公司Essberger&Stolt總經理Jan Eghoej表示:“我們看到了讓所有人在可持續發展主題上共同努力的機會。在過去2~3年,E&S的長期合作伙伴數量增加了兩倍。最終,重要的是選擇正確的合作伙伴,此舉必然會有回報。因為10年后,如果歐洲化工產業鏈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仍然是基于化石原料,就不會有需求了。”
對于價值鏈,詹金斯表示,作為一家特種材料的主要生產商,隨著世界向凈零排放轉型,阿科瑪必須在其產品投資組合中進行取舍,必須將綠色和增長結合起來。詹金斯說,在開發可持續產品時,有必要評估其“足跡”或產品是什么,以及產品帶來的益處。“人們不會因為可持續性而接受經濟或舒適度的降級。”他說。詹金斯指出,可口可樂、寶潔和聯合利華等品牌所有者已經做出了可持續發展承諾,接下來,以阿科瑪為代表的歐洲化工行業的任務就是開發環保成分,使這些公司能夠履行承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江蘇省財政廳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江蘇省商務廳 江蘇省應急管理廳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江蘇省統計局
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協會 遼寧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內蒙古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重慶市石油與天然氣學會 河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山西省化學工業協會 吉林省能源協會 黑龍江省石化行業協會 浙江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安徽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福建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湖北省石化行業協會 湖南省石油化學工業協會 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海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協會 四川省化工行業協會 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 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 陜西省經濟聯合會 甘肅省石化工業協會 青海省化工協會
電話:協會:025-8799064 學會:025-86799482
會員服務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傳真:025-83755381
郵箱:jshghyxh@163.com
郵編:210019
地址:南京市夢都大街50號東樓(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5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30
備案號:蘇ICP備13033418號-1